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战略:理论基础与战略选择_贸易条件论文

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战略——理论基础与战略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中国家论文,发展战略论文,理论基础论文,战略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发展中国家是在已有一批发达国家存在的环境中追求经济发展的目标的。如何处理好与这一环境关系特别是经济贸易方面的关系、实施怎样的贸易战略,在外贸成为经济增长引擎的今天,无疑是发展中国家追求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传统国贸理论(H—O—S 理论)的回答是:发展中国家应遵循与其环境之间自由贸易的原则,以自己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同时享受它国的比较优势。然而,这一理论本身的缺陷及其政策主张与发展中国家追求经济发展目标的相悖,决定了它在指导发展中国家贸易战略选择上的不适用性。本文试图通过对这种不适应性的分析,并结合发展中国家追求工业化的现实,从理论基础与战略选择两个层次上,提示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应该是:摒弃传统国贸理论所推崇的自由贸易原则而采取贸易保护政策,并根据本国客观经济条件和国际经济环境,有选择地实施为本国工业化服务的进出口贸易战略,促进经济动态的长期的发展。

一、理论基础:传统国贸理论在指导发展中国家贸易战略选择上的不适用性及发展经济学家新国贸理论的提出

以比较成本论为基础的传统国贸易理论在发展中国家贸易战略选择上的不适用性可以从三个层次上予以说明:首先表现在其理论本身的缺陷,特别是其六个基本假设,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几乎没有一个条件是现实的;其次,即使这些假设前提满足,该理论所强调的比较利益于发展中国家也并不总是存在的;再次,即便比较利益亦存在,该理论所推崇的自由贸易与发展中国家追求工业化的目标也是相悖的。下面,我们就从这三方面逐一分析:

1、 传统国贸理论理论本身的缺陷从根本上否定了其对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传统贸易理论本身的缺陷,一是里昂惕夫之谜展现的美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实证分析与该理论不符;二是国际贸易伙伴结构提示出的国际贸易主要在发达国家之而非主要在要素结构不同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进行亦对该理论提出挑战;三是国际贸易内容主要是资本品与资本品之间的贸易而非资本品与劳动密集品和资源密集品间的贸易亦反证了该理论;四是依该理论的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各国要素价格将趋于一致,这实际上消除了该理论自己提出的要素禀赋差异从而成本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的说法,若如此,国际贸易的结果岂不是使国际贸易的源泉最终消失了?如果说上述缺陷只是从一般意义上提示了该理论的不足,那么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现实而言,这一理论的缺陷更明显了,体现在其六个基本假设中,没有一个是符合发展中国家现实的,其对发展中国家的指导作用,也便可想而知了。第一,该理论假定各国间所有生产资源在数量上是固定的、在质量上是不变的,它们都得到充分利用,生产要素不存在国际流动性。而事实上,世界经济以迅速变化为特征,各生产要素既非在数量上固定、又非在质量上不变,所以相对要素赋有量和比较成本并非是一定的,而处于变动状态,失业和资源利用不足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跨国公司的出现使国际要素流动频繁,资本和技能的巨大国际流动性在国际经济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第二,该理论假定各国生产技术是固定的或相似的,而且所有国家都可随意得到,同时消费者的偏好也是固定的、不受生产者的影响。而事实上。各国生产技术并不相同,技术进步亦不同步,发达国家随科技发展和工艺改进,技术资本替代劳动的空间正日益扩展,使发展中国家在要素(主要是劳动)方面的相对优势正日益被弱化。同时,世界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结构随收入的提高不断变化,往往迫使发展中国家出口产业的选择偏离其要素特征,因为发达国家对进口商品的要求包括许多内容,价格只是其中之一,还有诸如品种、质量、服务、包装、信用、卫生、安全等条件,因此,为使出口商品符合国际市场要求,发展中国家就不能仅根据本国的要素秉赋特征选择出口产品种类。而且,当出口产品的品种类型和质量被需求的性质所限定时,可供选择的生产技术就很有限。由此,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产业而言,是需求和生产技术的特点决定其要素的配置比例,而不是如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所说的相反。第三,该理论假定在各国国内,生产要素在不同生产活动中能自由流动,作为整体的经济以完全竞争的存在为特征。而实际上,发展中国家的实际生产结构常十分僵化,国内要素变动大受限制,而同时由现实国际贸易格局发展中国家往往只能将资源集中于少数几种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上,从而国内要素越难以流动,国家则越依赖这同种初级产品出口,结构便越僵化,发展中国家畸形的经济结构和外贸则更甚。第四,该理论假定政府在国际关系中不起作用,从而国际市场价格由供给和需求的力量来确定。而事实上,在贸易关系中政府能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富国政府通过其内外政策能影响世界经济事务,却不存在一个世界政府或超级机构来保护弱小国。第五,该理论假定贸易在任何时点上对每个国家都是平衡的。而实事上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正日益恶化,由非市场因素决定的商品定价制度使传统贸易理论的“自由调节”机制显得相当牵强。第六,该理论假定国家的贸易收益使该国国民得利。而实际上,发展中国家“飞地”的普遍存在使其出口也就很可能由于丢失控制权而靠不住。

2、 传统国贸易理论推崇的比较利益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不总是存在的。这里,我们分别从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国内供给的变化两方面来论证。从需求变化方面,我们运用“提供曲线(offer curve )进行分析。“提供曲线”表示一国根据不同交换比例对两种商品所愿意进行交换的不同贸易量,因此,它一方面表示本国商品的供给曲线;另一主面可看成是对外国商品的需求曲线。如图1—1中,Q[,P] 表示发展中国家的提供曲线,Q[,d]表示发达国家的提供曲线, 两曲线交点决定了贸易的均衡价格(均衡贸易条件)如E点,对应小麦和呢绒出口量分别W1 和C1,此时的贸易条件为T0。由于初级产品收入需求弹性低,而制品收入需求弹性大,随收入水平的提高,发展中国家对呢绒的需求增加,而假定发达国家对小麦的需求未变,则发展中国家的提供曲线会上移至Q[ ,p'],表示发展中国家愿意用更多的小麦换呢绒,这使其贸易条件发生不利变化,均衡点从E点移到E′点,相应的贸易条件由T0移到T1。此时,小麦的出口为W2,而呢绒的进口为C2,发展中国家需要用增加W1W2的小麦出口换取C1C2经绒进口。若贸易条件未变(仍为t0时),小麦的出口量应为W3,呢绒的进口量应为C3,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E ″点不是均衡点。当然,即使在E′点,发展中国家还是得益的,但是第一, 它的得益比发达国家少,如果这是一种长期趋势,差距会扩大,分化会出现。第二,发展中国家的得益是与如果贸易而自己不生产呢绒的状况比,但如果有机会自己发展制成品,可能不断降低成本,从长远看,可能得益更大,从后面我们要分析的工业化的动态收益可以证明这一点。

从供给方面来考察,我们便可进一步提示这种差距扩大会导致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增长”。如图1—2,TT表示国际价格线,生产可能性边界AB与TT切于b点,与无差异曲线U切于C点, 此时发展中国家出口bg初级品,进口cg数量的制成品。cg/bg表明一单位初级产品可交换到的制成品数量,它是TT的斜率,表示国示比价或贸易条件。假定该国初级产品生产要素增加,该国生产初级产品的潜能提高。生产可能性曲线向A′B′扩展,使之大量增加初级产品,导致其国际价格大幅下降,T ′T′线表示变化了的国际价格,与A′B′切于b′点, 与新的无差异线u′切于c′点,c′g′/b′g′表明初级品与制成品的新国际比价, 可看出,单位初级产品交换的制成品明显减少——初级品的贸易条件明显恶化。再比较无差异曲线u和u′上的c和c′点,虽初级产品出口数量增加,总的消费量却减少了,贸易的结果是贫困化的增长,也就是说,依传统贸易理论强调的按要素秉赋生产并进行自由贸易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不但没有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反而成为其贫困化加剧的主要原因。

3、传统国贸理论与发展中国家追求工业化的发展目标相悖。 这里,我们是假定比较利益的存在,见图1—3,描述的是这样一个国家,即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资本短缺,因此有利于生产大量使用劳动力的商品如稻米,不利于生产大量使用资本品的商品,如汽车,可以看到,在贸易发生之前,该国无差异曲线I 与生产可能性边界切于A点, 就产生了最大效用,该点上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是国内稻米与汽车的相对价格,但在世界市场上,稻米对汽车的相对价格比较比该国高,因为整个世界劳动力的充裕程度不及该国,这一比价关系表示在图中的世界贸易条件曲线上。进行贸易后,该国就能按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出口稻米,进口汽车,使其最大效用达到世界贸易条件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切的B点, 生产较多的稻米和较少的汽车。它所消费的这两种商品也都可以更多些,即达到世界贸易条件与无差异曲线Ⅱ相切的C点上, 由于无差异曲线Ⅱ在无差异曲线Ⅰ之上,因而进行贸易后两国消费者的满足程度和国民收入都提高了。

然而,发展中国家若依此长期地购买别国生产的工业制成品,虽可获得如上所示的暂时比较利益,即购买到较本国自己制造更便宜的商品,但由此而放弃建立本国现代工业的机会,从而丧失与现代工业并存的诸多利益和持续增长的潜力,从长期看是得不偿失的。因为现代工业的发展对一个国家长期持续增长的潜力,对一国科技水平的普遍提高和对该国人民生活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用李斯特的话说,“财富的原因与财富本身完全不同”,“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它不但可以使已有的和已经增长的财富获得保障,而且可以使已经消失的财富获得补偿。”〔1〕

发展经济学家对工业化的动态收益有精辟的论述。他们认为,从发展中国家追求工业化的目标看,虽然最初都有一个“放弃暂时比较利益”的过程,然而随新建工业的成长,本国产品的相对高成本可能会明显下降,不再高于进口产品,从而不会长期地损失比较利益,这一过程被形容为“边学边干”(learning by doing)〔2〕。图1—4和1—5表示的就是一国如何通过牺牲暂时的比较利益而得到工业增长的动态利益〔3〕。在图1—4中,工业增长开始阶段,假定为1960年。 按世界贸易条件,当不征收关税时,该国的产出应在A点,通过国际贸易,消费在C点。征收关税,使国内相对价格偏离世界相对价格,有利于生产以前的进口商品,如汽车,生产就会移至B点, 生产的稻米减少而生产的汽车增长。如果这个国家的贸易量较小,对有关商品的世界价格无影响,贸易就会按与以前同样的贸易条件进行,此时,消费就让位于与世界贸易条件线平行的BD线上的某一点,如E点上。 两种商品的消费量都会低于自由贸易时的水平,消费者的福利下降,通过贸易得到的利益减少。然而,这种代价可能只是暂时的,随着在保护之下替代进口产业的迅速增长,生产可能性边界会更多地朝以往进口商品的方向迅速扩展,如图1—5所示。由于国内生产的以往进口商品的产量增加,即使仍维持保护关税,它们在国内的相对价格也可能下降,使1980年价格线的斜率大于1960年的国内价格线。从而1980,生产达到新的国内价格线和新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相切的F点,消费达到与以前的世界贸易条件(假定从1960 年后保持不变)平行的FG线上的H点上。1980 年消费者在H 点的经济状况比1960年处于C点时要好,因为它们无差异曲线更高, 从而工业的增长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大的利益。而且更进一步,由于国内替代产业的竞争力增加,保护关税可能被取消,国内价格又与世界贸易条件趋于一致,生产将至Ⅰ点,贸易量会增加,消费就可以达到更高的无差异曲线的某一点上。

回顾历史发展的转迹,这种放弃暂时利益发展工业化的战略是一条通往现代化的老路,对于较大国家更是如此。除工业革命的先驱英国外,后发展的欧洲各国工业化国家在发展初期莫不面临先行国家大机器制造业的挑战,静态的比较利益表现为农产品、初级原料和传统的初级加工品、进口先进的制造业产品。然而,当看到现代工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和军事实力后,各主要国家都走上了牺牲暂时比较利益、在本国政府保护政策之下的工业化道路。美国便是典型的一例。它拥有肥沃广阔的耕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在出口原料和农副产品、进口来自欧洲大陆制造业产品中会获得显著的比较利益,但却在政府保护下建成了最强大的工业帝国。这种工业化的动态收益给发展中国家如何追求经济发展以极大的启示——必须早日实现工业化。但若依传统贸易理论强调的发展中国家应依自身资源禀赋优势追求自由贸易的比较利益,其结果只会使发展中国家陷入单一的工业结构和畸形的经济结构中。显然,这与其追求工业化的发展目标是相悖的。

以上三个层次的分析展示了这样一幅图景:为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实现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就应首先从理论基础上摒弃传统国贸理论的指导,选择适于保护自身工业化道路的贸易理论和贸易发展战略。为此,发展经济学家进行了不懈努力和探讨,并生产了一个包括基本理论、发展战略、政策主张、手段与机制在内的较完整的体系,尽管这些理论还不系统、完善、准确,但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战略和政策的制订还是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他们强调发展中国家外贸战略和政策的要旨是为工业化服务的,其贸易理论的特点则是从国际收支的角度而不是从要素禀赋状况来考察贸易与发展的关系,认为:不受限制的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和国际收支的不良影响,远超过从资源更有效配置所获取的任何利益。发展中国家若继续维持现有的国际贸易格局,墨守现有的比较利益结构,便不可能在国贸中求得真正的发展,难以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因而发展中国家需重新选择外贸发展战略,调整比较利益结构,以改善贸易条件。

二、战略选择:依自身客观经济条件与国际经济环境现实决定

从国际贸易史看,贸易发展战略有三种基本模式:初级产品出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替代战略。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初级产品出口战略是传统国贸理论所推崇的,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尽早摒弃之而采取具保护意义的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两种战略,这也是发展经济学家的新国贸理论所强调的。然而在这两种战略优孰劣的选择问题上,则是众说纷纭。事实上,两种战略是各有利弊。就进口替代战略而言,其优点是是保护了民族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可使发展中国家依靠自身走上工业化之路,减少对国外的依赖,特别是在其第二阶段——高级进口替代阶段,意义更大,对一国产业结构向高度化发展举足轻重。其缺点亦是明显的。主要体现在替代业部门享有优惠和保护,排斥了竞争,会导致资源低效配置和生产效率的损失,而且还易导致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寻租”成本出现,使资金和企业家精神都流入非生产性活动,不利于经济发展。同时,替代到了一定阶段,将需要大量使用中间产品,这些规模经济较大的产品若由国内生产则会因国内市场的狭小而难以扩大,从而效益会受到损失;若进口这些资本品则需大量外汇,这些新的进口需求往往会超过其替代的部分。就出口替代战略而言,其优点正好克服了进口替代中的上述缺点,而且出口的乘数效应更使国民经济增长超过出口的增长。然而,其弊端在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性大。尤其是出口依存度高的小国,一遇国际经济不景气,出口便会衰退,产生负乘数效应。另外,从发展中国家的实践看,还易产生依附效应和肤浅的发展——即出口加工区易受外资与跨国公司的控制,成为“飞地”或“自由走动的工业”,当出口替代产业由外国所控制,那么至多只能产生肤浅的发展,而某些“飞地”的产品只能销往投资国,从而产生了“依附效应”。由此,战略的选择是不能以抽象的优劣评判来决定的。我们认为,战略作为一种政府决策行为,是一种上层建筑的活动,其选择自然要受制于它所存在的经济基础。只有符合客观存在的经济、政治条件,一国的贸易战略才能取得实效。所以,贸易战略选择的关键首先是必须深入认识这些客观条件——国内的客观经济条件和国际经济环境,在此基础上,依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实行战略模式的转换。

首先探讨国内客观 的经济条件。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是为实现本国工业化服务的,所以制约战略选择的本国经济条件也就是一国工业化过程中的约束条件。在前文图1—5分析工业增长的动态收益时,我们隐含着一个假定,即随替代产业的建立和迅速发展,生产可能性边界会朝更多地生产以往进口品的方面迅速扩展。实际上,这种扩展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国内有足够的要素投入和相应的市场需求规模,否则其工业化的过程便会受阻。这也便是发展中国家在贸易战略选择时必须面对的国内客观经济条件的约束——投入约束和市场的约束。

投入约束指对任何产业,如果一国无法满足其要素投入要求的约束,包括资本约束、劳动力约束、自然资源约束和技术约束等;市场约束指如果一国国内市场太小,达不到产业规模经济要求的约束。一般而言,农产品和初级产品的生产技术要求简单、资本投资额要求低,劳动最为密集,因而投入约束较松。同时,它们是规模报酬不变的产业,无论其市场多么小,只要有需求就可以进行生产,因此其市场约束也松。相反,耐用消费品的生产技术要求先进且复杂,需要的最低投资额也高,并且是规模报酬递增的产业,其两方面的约束就较紧。而日用消费品工业的约束松紧度则居于二者之间。在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初期,从投入约束看,总会显得偏紧。首先是资本约束紧。发展中国家发展初期收入低,则储蓄率低,这些决定了对一个小国来说,在一开始往往只能建立和发展资本投入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大国而言,在一开始,或最多经过较短时间的积累,就可以具备了建立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条件了,其实现则需要政府通过广泛的干预和保护,对价格、利率乃至汇率的控制等手段迅速完成资本积累过程。其次是技术约束紧。同上面一样,对大国而言,有可能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攻克一些技术难关,建立一批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对小国而言,技术的因素则更进一步阻碍了这种产业的建立。再看人才约束,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高素质劳动力缺乏的制约,虽然仅就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较高级人才这一因素而言,大国也许比小国约束松,但大国并不会因此而出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素质比小国好从而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局面。从市场约束看,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初期,由于收入水平低,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量就低,对小国而言,这样的需求量是达不到生产的规模要求的,因而其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便受到紧约束,对于较大国家,相对而言其国内范围大,市场亦相应较大,其所受市场约束便松一些。这两方面的约束,决定了在贸易战略选择时,发展中国家政府必须一方面通过各种干预和保护措施动员资源以突破约束,这也是无论进口替代还是出口替代都强调政府保护的缘由,另一方面大小不同的国家由于面临的约束松紧不一,贸易战略选择亦会存在差异;同时,即使同等大小的国家,由于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约束松紧也不同,因而选择的战略也会不同;对小国来说,发展初期受约束只能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为避免自由贸易可能对本国工业的冲击,又必须实行保护,采取进口替代战略便是现实的选择,随产业的升级,资本和技术密集度的提高,它会面临越来越紧的约束,从而失去更高一步发展资本相对密集替代产业的条件,这时,这一客观经济条件就迫使政府不能不转向出口导向战略,通过出口(扩大市场)和进口(增加投入)来解决约束问题,鼓励劳动相对密集的产品出口以换回资本相对密集的产品,为进一步的产业升级作准备。而对于自然资源丰富,人口较多的大国,一方面由于其建立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各种要素投入约束相对松,有条件自己建立起来;另一方面其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国内市场都较大,它在劳动密集型产品能基本满足国内需求后建立资本密集型产业时仍推行进口替代战略便有其必然了。这也说明了现实中为什么一些较小国家和地区较早转向了出口导向战略,而一较大国家和地区会继续推行进口替代;同时亦说明一些推行进口替代的国家之所以经济和贸易表现不理想,其原因并不在于它们当时推行了进口替代战略,而在于未根据约束的实际变化调整自己的贸易战略。

接下来探讨与贸易战略选择相关的另一个决定因素——国际经济环境。因为贸易战略无论是进口替代还是出口替代,都与世界市场进出口商品的数量和结构变化相联系,因而,发展中国家贸易战略的选择必须面对这一现实,而无论这一外部环境是有利还是不利。各国本身如何依照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作出正确的反应才是战略选择中最重要的。在80年代,整个世界经济贸易增长都放慢了,唯有东亚国家一枝独秀,它们的实际出口年增长率在平均都达到了10%以上,不仅比其他各类国家高,而且高于1965—1980年的平均增长率〔4〕。东亚国家的实际说明, 相对外部条件而言,各国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才是更关键的因素。各国只能根据其变化及时作出战略调整才能不断适应。

总之,发展中国家贸易战略模式的选择取决于其本国客观的经济条件与国际经济环境,各国应随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战略模式。任何一种模式,作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也具有自身的局限性,不存在绝对的孰优孰劣的问题。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之间的有机联系在于: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在转向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之前,需要有一个进口替代过程,以奠定本国的工业基础;而当一国随产业结构开放,约束变紧时,又须据此进入出口替代阶段,以突破投入和市场的双约束。人们常用东亚的经验,尤其是“四小龙”的成功来证明出口替代优于进口替代,而其实,“四小龙”的经验并没否定进口替代的意义,因为它们本身亦经历过这一重要阶段(除香港外)。其具普遍意义的经验并不存在于它采取了出口替代模式本身,而在于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实行战略模式的转换。对于发展中的大国,则由于经济结构的多层次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存在着将两种模式结合起来实施的可能性,即在一定时期内除重点实施其中的一种模式外,也不放弃别的模式,只要它仍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

注释:

〔1〕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83 年版,第118页。

〔2〕K.J.Arrow:《The Economic l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doing》,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June 1962。

〔3〕帕金斯等著:《发展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 年版,第579页。

〔4〕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91年,第37页,图2.3。

标签:;  ;  ;  ;  ;  ;  ;  ;  ;  ;  ;  ;  

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战略:理论基础与战略选择_贸易条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