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技术探讨论文_巩志远

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技术探讨论文_巩志远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公路交通网络已经四通八达,沥青路面由于具有承载力强、抗弯拉能力强等优势,所以在公路建设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公路工程的使用,沥青路面裂缝、坑槽、出现车辙等病害日渐增多,影响了沥青路面的美观度、舒适度以及使用寿命,后期维修也必然会增加维护成本。对此,建议加强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与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公路工程;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我国的公路路面结构目前大多采取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两种形式,其中沥青路面的应用范围和使用率更高,正常使用年限可以达到 15 年左右,但是由于施工条件、车辆超载等因素的影响,公路沥青路面的完整性和结构性容易遭到破坏,产生路面裂缝、坑槽等病害,后期维修不仅会增加维护成本,也会影响正常的交通。进一步讲,沥青路面需要进行经常性、预防性与周期性的养护,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公路使用寿命,但沥青路面养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涉及到很多的影响因素,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所以预防性养护技术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应用,增强相关部门的预防性养护意识,进一步提高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和综合效益。

1 公路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

1.1 路面裂缝病害

在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实践中,发现很多公路工程的沥青路面在使用三五年后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病害,其中出现的裂缝大小、形状不尽相同,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网状裂缝都会出现,这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有的公路工程在施工时原材料的体积较小,在路面基层施工中利用混凝土对碎石进行稳固,但是混凝土材料的强度较高,在浇筑过程中容易出现表面水分的蒸发,干燥时容易发生收缩,从而产生路面裂缝病害。其次,有的公路工程对沥青混合料的比例没有进行严格控制,当混合料的密实度处于较低水平时,公路路面的裂缝病害发生的概率也会随之提高。再次,有的公路工程在建设前期缺乏科学的调研分析,对公路车流量的增长速度和荷载量没有进行科学的评估,所以公路路面的荷载强度设计标准低,当路面承载过多车流量,尤其是超载的大货车时,沥青路面出现裂缝也就在所难免。此外,由于路面热胀冷缩的原理,沥青路面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定的裂缝病害。

1.2 路面坑槽病害

随着公路工程使用时间的延长,沥青路面发生坑槽病害的概率也就会不断增大,其原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公路工程的设计标准或施工质量标准较低,沥青路面的厚度不够,压实度不达标,或者混合配料比失衡等,都容易导致沥青路面局部位置的坑槽病害;另一方面,公路路面坑槽病害还容易受到自 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基于热胀冷缩的原理,公路路面在经历高温、低温、雨雪等气象灾害时,沥青路面容易出现受热不均或热胀冷缩,加上路面局部性的排水不畅等原因,也就容易出现坑槽病害。需要注意的是,当公路沥青路面出现坑槽病害时,需要及时的回填补救,否则坑槽会逐渐变大,严重影响公路路面的交通条件。

1.3 路面车辙病害

随着现代交通事业的发展,很多路段车辆量的增多,很多公路路面在承受比较大的荷载压力,尤其是在很多大货车超重行驶的情况下,公路路面的重复碾压、超重碾压,容易导致沥青路面的车辙病害,尤其是在一些交通要道的红绿灯路口,由于车辆的行驶轨迹相对固定,车辙病害的发生也就更加普遍,对于该病害的解决,关键是要研发新工艺、新材料,提高施工技术标准和养护质量。

2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选择应用

2.1 微表处理技术

该技术在增强公路沥青路面的耐磨性与平整度上具有显著优势,目前在公路干道以及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比较多。其技术要点是以一定比例的矿物填料、水、添加剂加之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为材料,利用先进的摊铺设备一次性完成摊铺工作,根据施工条件和要求还可以选择一层摊铺或多层摊铺,对公路路面的裂 缝病害有着很好的预防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稀浆封层技术

近年来,沥青稀浆封层技术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其技术原理是是以一定的比例将填料、骨料、水、乳化沥青、添加剂等进行搅拌,成稀浆状后进行 0.3cm-1cm 厚度的摊铺和封层。该技术的优势在于防水、耐磨、防滑,在预防和改善路面病害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但该技术在路面改善的应用中,主要适合用于路面条件较好、病害较轻的路段。

2.3 就地热再生技术

该技术是在施工现场就地取用原路面材料,并通过重新级配(依据筛分试验掺配适量的新料及沥青)的加热与混拌、摊铺与碾压等工序,一次性完成原沥青路面的再生。该技术在各种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中都具有适用性,如破坏面积较小的坑槽病害路段,利用该技术可以实现沥青路面的修补或翻新,使原沥青路面 转化成为新路基,这样一来就降低了路面养护费用,也可以让沥青路面焕然一起,有效提高了预防性养护的效率。

2.4 碎石封层技术

该技术的操作简单、高效,技术要点是在原路面由专用设备携带级配碎石骨料及沥青或改性沥青,施工时设备采取先喷撒沥青紧随撒料的同步方式,再通过胶轮碾压设备压实后形成一层磨耗层。该磨耗层实际上就是沥青路面的保护层,可以将公路路面 的磨损集中在磨耗层,进而减少对路面的破坏,延长路面的生命 周期。

2.5 雾封层技术

雾封层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在原沥青路面的表层均匀地喷洒一层防护剂,这层防护剂的主要成分是沥青或改性沥青,其目的就是给沥青路面提供一个“保护膜”,既能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还能减少外界对路面的迫害,具有经济、环保、整体性能好等优势,是一种高效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

3 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管理措施

3.1 定期开展沥青路面检测工作

各个地方的公路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制定科学的公路路面检测检查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公路路面的检查周期、检查方式和检测内容,对相关检查检测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对沥青路面检查检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理、上报,分析各类病害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进而为预防性养护和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参 考依据。

3.2 注重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数据库建设

在公路沥青路面加强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的同时,管理部门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的优势,注重预防性养护数据库建设,定期和及时的将公路路面类型、路面具体问题、路面养护技术等数据输入到对应的系统数据库里面,并仔细分析上述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公路路面实际病害的预防与整治提供数 据支持,找到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内在规律,进而提高沥青路面病害预防性管理的有效对策。

4 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交通压力的不断增大,公路工程建设要彻底转变以往“重建设、轻养护”的落后思维,能够针对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增强预防性养护意识,加强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并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工程项目特点,对预防性养护技术进行科学的选择和应用,这样才能在起到良好预防性养护效果的同时,降低资源的浪费现象,尽可能的提高公路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 范婕 .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08)

[2] 陈松,吴启华,陈政,龚锋,胡国祥 . 普通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与常规养护模式融合探讨 [J]. 建材技术与应用,2019 (03)

[3] 冯友鹏 . 城镇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研究 [J]. 福建建筑,2019(02)

[4] 王童 .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探析 [J]. 中国标准化,2019(02)

论文作者:巩志远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

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技术探讨论文_巩志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