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反文化落差、消费与大学生在二维空间中的角色冲突_角色冲突论文

论反文化堕距、消费与二维空间中大学生角色冲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大论文,冲突论文,角色论文,文化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55/G6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120(2015)02-0072-06

       中国大学生上网人数与日俱增。据华中师范大学“自媒体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课题组的调查,57.3%的被访大学生是手机网民,手机随身带,每天用手机娱乐交流,看新闻、刷微博和上人人网[1]。实际上,手机上网成了大学生中非常普遍的现象,甚至成了大学课堂上的“公害”。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购物、寻找精神共同体(虚拟社区)、甚至网上婚恋等。在虚拟的空间,他们通过发帖、论坛和聊天等产生不同于现实空间的认同。

       看似与现实空间疏离断裂的虚拟空间却通过微博、微信等突破了现实与虚拟空间的边界,弥合了线上与线下生活的双重世界。哪个更真实已经不重要了,如何拓展言说和行动的可能性才是真正值得考虑的[2]。在两个模糊了边界的空间中,大学生极易混淆现实角色与虚拟角色的区别与联系,不同于现实空间运行规则的虚拟空间给大学生带来另类角色体验的同时,也对现有的大学生角色规范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对人们心中固有的大学生角色形象带来了挑战,这势必给大学生角色扮演带来困难并造成角色冲突。在互联网成了大学生了解消费品品牌最主要的渠道的背景下[3],消费作为社会地位和角色认同的外在体现,无疑是研究大学生在虚拟与现实空间中角色冲突非常好的切入点。

       本文通过实地观察和访谈方法获取资料,深入学生日常生活,参与学生工作等方式完成实地观察,访谈了众多本科学生。目的就是通过消费的外显行为,采用社会学理论分析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及背后的认同机理,探讨大学生在虚拟与现实空间中的角色冲突。

       一、大学生消费及社会学对消费的研究

       (一)大学生消费的研究。目前对大学生消费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大学生消费问题的调查[4],消费观念[5]、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消费心理等方面也进行了探讨。有的研究者通过调查认为,大学生消费呈多元化和超前化、符号消费和网络消费的特征[6]。有的认为,大学生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是家庭、社会和学校没有承担各自的角色,应该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7]。也有研究者分析了网络空间中大学生的消费问题[8],以及对大学生网络消费的调查[9]。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学,也有少数社会学的研究,最后都落脚于从教育角度阐释大学生消费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而所有研究都强调网络与现实空间的外部影响,罕有研究讨论虚拟与现实空间对大学生产生的内部作用,即对大学生引起的内部角色冲突;也没有将虚拟与现实空间结合起来分析的相关研究。仅从教育学角度研究特别是提出教育方面的对策也有待拓展与深化,需要更开阔的视野。

       (二)社会学对消费的研究。社会学家很早就研究过消费,马克思认为消费是社会关系的外化,韦伯认为消费是区分地位群体的标志,凡勃伦认为消费是一种炫耀和金钱竞赛,齐美尔则认为消费是人们追逐时尚的表现[10]。后来的社会学家基本继承了这方面的研究,如马尔库塞的虚假需求即人们将自身与商品一体化,弗洛姆的消费异化。后现代主义者如德里达的符号消费,布迪厄的社会区隔理论——通过消费标示身份。总的来说,社会学界基本认为有三个机制导致了消费社会或消费主义的兴起,即资本操纵机制、社会攀比机制和身份建构机制。在理论建构上,中国学者在反思西方的理论范式的同时,试图构建适合本土的消费理论。有人提出了中国消费主义形成的“国家让渡论”[11],有人从文化经济、生活风格和生活美学角度构建了分析框架[12],也有人从日常生活品味和物质文化方面解释消费行为[13]。最近,王宁又重新检视了消费全球化背景下消费理论的分歧[14]。在实践研究方面,有学者从实证角度分析了中国的消费主义现象,认为中国的消费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社会基础与西方有所不同[15];也有学者讨论了中国消费者的自我认同方面存在的问题[16];还有学者专门分析了消费对中国特定群体身份建构的功能[17];还有学者通过对大规模调查数据分析认为,中国消费分层与职业分层、经济分层和主观阶层认同之间相关度很高,与社会分层的客观状况基本相符[18]。不过,社会学对消费的研究都是针对职业群体,对过渡性角色、消费转嫁性角色的大学生缺少刻画,即使攀比机制、身份建构机制和生产者操纵对他们的消费有解释力,大学生消费特征也不能等同于一般职业者,对其特殊的机制仍然有研究的必要。

       (三)本文研究目的与理论框架。为了拓展和深化以上研究,本文试图用社会学理论分析消费对大学生认知产生的影响,即由外部分析延伸到内部的认知失调及角色冲突的分析,同时将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结合起来探讨,揭示大学生消费特点以及导致角色冲突的机制。研究文化变迁特点的时候,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提出了文化堕距理论,此理论认为:当文化发生变迁时,组成文化的各部分发生变化的速度并不一致,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由此造成文化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和差距错位的现象。虽然,非物质文化中各部分变迁速度也不一致,制度、风俗民德、价值观念依次发生变迁[19];但是,这种变迁特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上也出现了新的现象,即“文化反哺”。网络时代的到来,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平面,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文化同处于一个空间,不同时间变成了同一时点,人们受到其他先进文化或发达国家影响的时候,精神文化变化就会快于其物质文化的变迁。笔者称这种现象为“反文化堕距”,其本质是观念文化变化快于物质文化和现实状况的变化,人们的期望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现实状况,造成物质发展在短期内无法跟上人们期望的提高,如果人们在认知上无法协调二者的平衡,就会导致内心的困惑或行为的失范,从而导致角色冲突。因为社会学中角色冲突包括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而“反文化堕距”引起的主要是角色内冲突,所以本文所讲的角色冲突是指角色内冲突。当然,笔者也认为“反文化堕距”也有积极的一面,可能会促使人们奋斗和培养创新精神,提升现实角色、实现自己的预期角色。限于研究主题,本文讨论对大学生消极影响,积极作用将另文探讨。本文的理论框架可表述如图1:

      

       二、消费与角色错位:二维空间中大学生角色冲突的机制

       (一)“反文化堕距”与角色冲突。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家不再对大学生包分配工作,一些大学生角色的规范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大学生角色由天之骄子变成了普通公民和参与工作竞争的一般工作者。无论如何,能上大学的人还是不太多,大学生仍然是社会上的精英群体,是知识水平和道德素质较高的群体,以及工作后收入处于中层的中产阶级群体。大学生自己、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角色期待也是如此。在传统媒体时代和国家分配工作的年代,大学生的期待与现实地位基本是平衡的,产生角色冲突可能性较小。随着网络社会的来临,大学生角色选择范围扩大、角色体验增加;因为网络可以跨越时空,网络空间使沟通对等化和权力平等化,网络促使了人们交往脱域机制的形成。网络脱域机制的形成会使成年人产生诸多角色不清和角色混同,对心智发育不全和性格不成熟的大学生带来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现在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虚拟空间中的海量信息给大学教育形成挑战。虽然社会和大学生对大学生角色的认知如前所述是社会精英,以后是职场中的中等以上收入者、道德素质较高者;但这些标准在不同国家是不一样的,比如中国的中产收入、消费和生活方式与美国的中产阶层就不一样。网络世界将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压缩在同一时空,横向比较产生的不满足感远超过纵向比较产生的幸福感。因此,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对角色的期待就会高于现实角色,“反文化堕距”产生了权力虚增、能力虚增的虚拟角色,大学生通过网络生活建构虚拟角色可以释放或体验不同的自我,扮演不同角色获得现实中难以获得的心理补偿,表现另类自我和寻求自我导向的生活方式,以缓解现实压力。这样,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体验或认同的角色与现实角色就会产生冲突。因为现实能力难以承担大学生期待的角色或虚拟空间中扮演的角色,所以造成角色认同与角色扮演能力的张力。大学生角色冲突主要体现在消费方面,原因是角色的扮演是需要“道具”的。对物品的消费,不仅可以满足角色扮演的需要,而且通过网络空间形成的席卷全球的消费文化或消费主义已经成为青年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是青年自我社会化、自我解释和自我生成被扩张,多样性的社会化过程被拓展,也表现为个人风险的增加[20]。

       (二)消费认同上移与角色冲突。追求自己所认同的角色或参照群体,最好的“道具”当然是生活方式和消费物品,通过这些外在的可见的东西,不仅自己可以获得认同体验,而且也有可能获得他人的认同和承认。“反文化堕距”造成角色冲突的原理是: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不一致,网络空间变化快于现实空间,提高大学生预期造成角色冲突。更值得注意的是,现实空间和网络空间在抬高大学生期望方面也有“共振”效应,一起加速“反文化堕距”的形成,使认同上移和参照群体超过现实状况。因此,在“反文化堕距”作用下大学生角色认同不是向下看齐(如穷人或无家可归者),而是向上看齐的,参照的是更高生活水平、消费方式和消费昂贵商品的群体。表现在消费方面则是消费认同的上移,他们会通过消费名牌享受现代生活方式,比如过洋节、出入某些高级休闲场所和旅游等表现出来。在信息时代,大学生的消费认同由家庭、社会、传媒和广告、参照群体,以及网络空间中扮演的虚拟角色(如游戏中的大侠、土豪,唾手可得的QQ农场主)等共同塑造。对大多数时间在虚拟空间中的大学生来说,虚拟角色、发达国家的参照群体影响尤其明显,因此大学生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会向那些角色看齐。然而,认同的形成总是遵循了一定的秩序,违背了这些基本规则就会有“污名”的危险[21],如大学生消费山寨产品容易获得污名就是例证。虽然大学生希望通过消费与参照群体相同的商品获得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但是他们的现实角色又无法承受其认同的角色所消费的奢侈品,只好选择山寨品,如污名“屌丝”就是这种现象的具体体现。现在有的学生确实消费超过了当地大多数人的生活标准,据调查在南昌的大学生一个月最少的生活消费也在1000元以上,大多用于网购、恋爱等消费[22]。据笔者调查,在消费文化熏陶下成长的“90后”大学生消费机制:一方面与普通消费者一样。也就是其他研究者总结的炫耀性消费,模仿上层和显示自我的消费机制[23]。同时,也表现在过剩经济时代的符号消费,把人生的终极意义从来世放到现世,并赋予物质欲望满足的肯定意义,甚至终极意义[24]。另一方面,还呈现一种享乐型消费或享受型消费,大学生对安逸享乐的消费情有独钟。甚至还有一些大学生是体验性和盲目性消费,很多物品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好奇心,对自身没有消费过的商品有较强的好奇心,好奇过后不管商品价格多少,就会丢在宿舍。笔者在调查时发现,有些宿舍角落放了很多这些东西。不过,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虚拟与现实空间“共振”效应的作用下,大学生消费的特殊类型是焦虑性消费。笔者之所以将这种消费归为焦虑性消费,主要是认为很多学生看到别人有的东西也希望自己能拥有而表现出来的焦虑,甚至惧怕在竞争中失去优势而进行自我安慰式消费。攀比性消费和炫耀性消费主要是为了面子和社会地位的竞争,希望以此获得别人的尊重或显示社会地位,焦虑性消费则主要是为了在职业竞争中不落后,为了获得安全感或自我安慰而进行的投资性消费。因为基于大学生角色认同的群体进行焦虑性消费,而对大学生这种过渡性角色认识不清,也会导致角色冲突。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焦虑性消费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报考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和研究生的考试性消费。基本在全国高校都有这类考试的培训班收费不菲,很多人常常重复性地购买各种资料,参加各种培训甚至是高额收费的速成班。主要是为了毕业后能有稳定的工作,觉得竞争压力大,希望通过这些消费获得成功或安慰。二是各种技术类证件考试。如会计证、驾驶证,特别是驾驶证考试。很多访谈对象就表示,考驾驶证是为以后生活工作做准备,以增加工作竞争中的筹码,工作以后过有车的中产生活,而这些费用并不低。三是从网上购买各种游戏“装备”或网购各种物品。据笔者调查,大学生网购物品依次为衣服和鞋子、化妆品、包包和电子产品,除考试类书籍外,其他书非常少。访谈的对象都认为,在网上购物消费较高,不但超过实际需要,也超过了生活费用。在应聘的时候,有的学生明知是名牌的山寨品——比如化妆品、衣服和包包等也会购买,以显示自己不落伍或怕被人称“OUT”了,希望给用人单位一个好印象。这已经不是纯粹为了攀比或炫耀,而是怕失去竞争优势。另外,也有媒体报道有少数大学生为了找工作整容等都是焦虑性消费的表现。当然,笔者调查也发现,还有的学生在奇装异服和各种颜色的头发上花费不少以显示个性,甚至有的人将游戏角色带入现实生活,把自己打扮成游戏中的角色。正如认同有秩序一样,消费与角色地位和阶层地位应该是相称的。当大学生将虚拟角色或将网络空间的角色认同直接移植入现实空间时,则容易导致角色冲突。

       (三)角色冲突与消费越轨。无论大学生虚拟角色与参照角色多美好,仍然无法摆脱现实角色的制约,这些角色包括大学生是消费的转嫁者、学校中的学习者、公共生活的关心者和遵守道德的模范者。大学生不是消费的支付者而是转嫁者,不管是超前消费、炫耀性消费还是焦虑性消费,最终是要由大学生父母承担。显然,父母支付的学习生活费用总体一定是有限的。因为出于管束的需要,父母常常会将孩子的消费限定一定数额;所以大学生的这些消费常常难以真正满足,他们就会怀疑、困惑甚至怨恨,角色冲突就会产生了。虽然有的学生为了满足额外的消费会去校外工作获得收入以支持消费认同的进行,但过多的时间在外工作又会与学校的校规校纪发生冲突。学校的学习者角色难以逾越,因此有的人会采取灵活的方式如兼职,也有的则会降低消费认同,当然也有少数人则放弃学习者身份一心工作获得消费收入,过早地进入职业者角色,使角色冲突难以调节。在个体化进程的推动下,大学生热衷于各种消费,沉溺于消费主义带来的快感,导致极端个人主义倾向的自恋主义者。通过消费来掩盖对现实的愤懑,把对幸福的追求引入自我为中心的自恋主义死胡同[25],对公共领域漠不关心。更为严重的问题在于,如果大学生对角色冲突无法协调,过分认同于虚拟角色或超越中国发展阶段的角色认同,其行为越轨是必然的;因为在任何社会文化中都规定了目标与手段的契合性。社会学家默顿提出的失范与社会机会结构理论认为,当人们很少获得社会合法手段以实现文化上所限定的目标时,各种越轨行为发生的概率最高[26]。人们的适应模式主要是附合、创新、形式主义、隐退主义和反抗。现在,中国是奢侈品消费大国,因此带来很多问题[27]。再加上网络上不断有郭美美一类的人炫富,共同促使大学生也热衷于享受各种奢侈品,喜欢异类生活方式,导致道德失范。在杭州大学生卖淫事件中,虽然那些学生家里给的钱并不少,有的父母给的生活费远高于实际水平,但他们为了追求另类生活方式如购买高档时装和化妆品去卖淫[28]。据记者描述,他们看上去仍然是清纯的学生,与卖淫角色相去甚远。这种角色冲突甚至角色越轨令人咋舌。笔者在调查时也发现,很多高校私下也传播着一些学生在娱乐场所工作的小道消息,有些是生活困难的学生,有的则完全是追求更高生活水平和体验刺激的生活方式,抛弃了大学生角色。这些都是大学生角色冲突的激烈呈现和表征。

       三、认同的整合:二维空间中大学生角色冲突的调适

       大学生消费问题既与社会转型、消费主义兴盛等宏观背景相关,也与学校、家庭小环境有关,还与个人准确定位有联系。因此,要解决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或者说在二维空间中大学生角色冲突带来的消费问题,不能只靠思想教育。有些学者提出加强思想教育解决大学生消费问题,有夸大思想教育功能之嫌,教育也无法承担那么多的责任。因此,除加强教育外,还应从社会、学校及个人整体入手解决二维空间中大学生角色冲突以及有关的消费问题。实际上,米德的角色互动理论、戈夫曼的角色扮演理论、斯特莱特的认同理论以及特纳的角色理论,都强调社会环境对个体角色形成的影响。

       (一)社会形成理性平和的生活方式是前提。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知识、观念变化加速,已有知识将很快被新知识所取代,“文化反哺”现象就是最好的证明。然而,如果知识、观念变化过多地超越了社会结构变迁的速度,那么也会产生消极影响。社会结构无法与文化变迁同步,物质发展跟不上人们文化的需求,个人实际能力难以支撑认同上移带来的角色规范,造成了“反文化堕距”现象。这样,人们的观念和需求会使期望快速提高,并远高于现实状况和实际角色地位,使人们产生认知失调和角色冲突。中国正处于这种转型期,社会焦虑弥漫在整个社会,人们急于想成功,金钱成了衡量人们成功的唯一标准。很多人失去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消费奢侈品成了一些人实现人生意义的手段和目标。处于现实与网络空间信息双面夹击下的大学生自然难以独善其身。要解决二维空间中大学生角色冲突及其消费问题,显然社会的责任是首要的。一是整个社会应树立多元成功标准。韦伯在论述社会分层时认为,名誉、权力和声望是三个重要标准,三者分离可以满足人们追求不同社会地位的需求。中国社会亟须确立不管什么职业都应该获得同样尊重的,只要是正当工作、勤劳工作就应该获得尊敬的,具有良好社会声誉即使是贫穷也应获得尊重的多元成功标准,而不仅仅限于斗富比阔。二是引导人们追求生命意义。有人认为中国的富人与国外富人有个重要区别是中国富人到世界各地购买奢侈品,国外富人到处捐钱做慈善。虽然这话有失偏颇,但也有几分道理。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很多人失去了信仰,没有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中国社会应从权力者和富人开始树立良好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为社会其他群体做出表率;只有这样,在网络社会深刻影响人们价值观的情形下,社会结构变迁才与人们价值观变迁同步;整个社会才能形成平和理性的氛围,大学生的角色冲突及消费问题的解决才有良好的基础。

       (二)学校回归公益性及重视大学生网络能力培育是关键。毋庸讳言,在现实空间中,大学及大学老师逐利行为较多,大学的各种收费也超过了普通家庭的支付能力,大学校园充斥着商业文化。在虚拟空间中,有的老师公开鼓吹毕业后多少年没几千万不要去见他或说是他学生,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29]。这样,网络与现实空间相互作用产生了提高大学生社会预期的“共振”效应,加剧了大学生“反文化堕距”现象的发生。因此,仅仅靠思想教育效果是有限的,大学及老师在公益性方面要树立榜样,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回归大学的公益性价值。如果社会上最后一片净土的大学都只在追求金钱,那说明社会上多数人将感官刺激的追求作为最高目标,人们的生活世界也变得低俗与轻浮,丧失了领会高雅文化的灵魂,失去更高层次的生命意义的追求,后果是可怕的。针对大学生从小接受的是应试教育,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信息甄别能力,容易在海量信息的虚拟空间中失去自我的现状,从高校教育甚至小学教育开始就要加入提高信息辨识和筛选能力的教育内容。只有大学生信息辨识和筛选能力提高了,具有批判性思维,才会识别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信息的差别,有效区分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角色,才有可能缓解在虚拟与现实空间中的角色冲突,以及由此而来的消费问题,从而成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三)大学生自身提高角色整合能力是根本。所谓角色整合是个人为了缩小和弥补角色差距,处理角色紧张和冲突,自觉调整自己的实际角色行为,逐渐接近和符合社会对此角色的期望和要求的过程[30]。笔者调查时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还是能有效地将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区分开的。只有少数学生混同二维空间的角色,要么将现实角色带入虚拟空间,所有信息在网上都是真实的,认为网上也是真实的,结果上当受骗等;要么将虚拟角色带入现实空间,形成角色错位与冲突。因此,大学生不能沉迷于网络,并能有效区分虚拟角色与现实角色、认同角色与真实角色之间的角色距离。虽然大学生为了追求认同角色即参照群体,可以在扮演好学生角色的同时,业余时间去工作以获得收入满足自己的消费认同;但不能与学习者角色冲突,更不能忘记自己是消费的转嫁者角色,在消费时体恤父母,减少炫耀性消费和符号性消费,适度控制焦虑性消费,提高消费效率;更不能去追求另类生活体验,而违反校规校纪,甚至是触犯国家法律。一定要实践角色道德;因为每个人总是以角色的方式存在,并通过角色获得社会身份认同,社会也会根据这个人的行为做出评价是否道德的判断。因此,只有发挥大学生自身的主体性,有效地实现角色整合,在二维空间中协调角色冲突,特别是减少不适当消费带来的社会越轨和角色冲突甚至是角色中断。值得强调的一点是:网络社会的来临利大于弊;不能像有些后现代主义那样悲观,更不能得网络恐惧症,将大学生隔离在网络空间之外或直接进行网络封闭;提升他们信息撷取能力和信息辨别能力才是关键。所谓破中有立,就是积极思考对策应对传媒发展带来的新问题[31],正如曼海姆所说,社会进步既体现在人们的社会心理和非理性的进步,也体现在理性与非理性发展的非均衡性,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标签:;  ;  ;  ;  ;  ;  ;  ;  ;  ;  ;  ;  ;  ;  

论反文化落差、消费与大学生在二维空间中的角色冲突_角色冲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