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短信强化的慢性病健康教育对社区居民知信行的影响论文_陶碧峰1,杨志盛2通讯作者

1.浙江宁波江北区文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15020;2.浙江宁波江北白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15020

摘要:目的:评价短信强化在社区居民慢性病健康教育中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2月~2016年1月,社区卫生服务站门诊接收的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对象5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207例,对照组入院后,院内宣教,方法宣教手册,时间30~45min,干预组随后每周,发送短信2次,连续6个月,进行复查。结果:6个月后,干预组慢性病知识问卷调查评分、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完成调查194例,对照组190例。干预组戒烟酒、改变不了作息习惯、饮食调节、适量运动、阅读材料、其它渠道获得慢性病管理知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信强化慢性病健康教育可提高对象的知信行水平。

关键词:慢性病;健康教育;社区;知信行;短信

慢性病是一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疾病,绝大多数慢性病都无治愈方法,患者常需要终身用药,成为社区居民主要疾病负担,慢性病还可急性发作,并发心肌梗死等高致死性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提高慢性病管理知信行水平是防治慢性病的关键,也是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目标[2]。如何提高健康教育的质量一直是公共卫生管理者研究重点,本次研究试评价短信强化在社区居民慢性病健康教育中应用效果。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5年2月~2016年1月,社区卫生服务站门诊接收的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30岁以上,男女不限;②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可配合调查;③本地社区居民;④有手机。共入选对象514例,其中男248例、女266例,年龄34~77岁、平均(56.3±10.4)岁。已罹患慢性病362例,其中有心血管病164例、脑血管病67例、呼吸系统疾病132例、关节骨病114例等,部分患者合并2种及以上慢性病。参加过相关宣传活动164例。受教育水平(11.4±1.4)岁。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干预组各207例,两组对象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既往受教育情况、合并基础疾病情况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进行基线调查,留下联系方式,在针对疾病进行护理的同时,进行慢性病宣教,就慢性病的概念、危害、流行病学特征、一二级预防策略进行宣教,时间30~45min,发放宣教手册,留下联系方式。干预组:随后每周,发送短信2次,针对心血管病、糖尿病、风湿骨病、脑卒中等疾病进行宣教,以一二级预防内容为主,提醒患者阅读宣传材料,在气温变化时、节假日,采用温馨提示的方式,提醒患者,连续6个月,每人共发送40~50条短信。

1.3观察指标

6个月后,电话联系患者抽时间到院复查,再次进行调查,采用自行编写的调查问卷(20题,满分20分)评价患者慢性病管理知识水平,采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评价患者疾病管理的信度,最后评价患者慢性病管理行为,包括戒烟酒、改变不良作息习惯、饮食调节、适量运动,调查材料阅读、知识自我获取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描述统计,采用Kolmogorov-Sminmov检验法进行正态性检验,服从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否则非参数统计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数(n)或率(%)描述统计,组间比较采用 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 干预组与对照组慢性病管理行为、知识获取主动性调查结果对比[n(%)]

初次调查时,对照组、干预组,慢性病知识问卷调查评分(11.4±3.5)分、(12.1±3.5)分,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5.7±1.1)分、(5.5±1.2)分,再次调查则为(13.7±3.1)分、(17.5±2.1)分,(5.9±1.1)分、(6.7±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调查,干预组完成调查194例,对照组190例。干预组戒烟酒、改变不了作息习惯、饮食调节、适量运动、阅读材料、其它渠道获得慢性病管理知识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干预组相比,*P<0.05。

3讨论

基于知信行理论,慢性病的管理离不知识的掌握,自我效能,疾病管理措施的落实,三者缺一不可。既往健康教育质量不佳的主要原因为:①宣教的时效性不足,根据记忆曲线理论,短时间的掌握的时间在随后的1-2日会迅速减少;②干预的强度不足,患者对疾病管理仍缺乏足够的重视,认为自己能够掌握,无需干预指导;③缺乏有效的监督,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人具有固有的惰性,影响运动等措施的落实[3]。采用短信进行提醒有助于克服传统健康教育问题,研究中观察者慢性病知识问卷调查评分、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戒烟酒、改变不了作息习惯、饮食调节、适量运动、阅读材料、其它渠道获得慢性病管理知识率高于对照组,知信行水平明显提高,对于疾病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但需注意的是,随着智能机的普及,许多手机都有防骚扰设置,部分患者在接收1次短信后便将发送号码设置为防骚扰,导致后期的短信无法起效。需提前讲明短信的意义、内容,承诺不会类似于广告推送,仅仅是需健康宣教的内容,同时增加天气提醒等内容,温馨祝福等内容,提高目标对象的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赵淑军,彭江荣,蔡恒.慢性病流行现状与基层防治对策[J].公共卫生预防医学,2013,24(1):55-56.

[2]董建群,马吉祥,王林虹.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推进我国慢性病防控工作的思考[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3,21(6):641-644.

[3]张雨晨,冯先琼.远程护理的应用与研究现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7):107-109

论文作者:陶碧峰1,杨志盛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1

标签:;  ;  ;  ;  ;  ;  ;  ;  

经短信强化的慢性病健康教育对社区居民知信行的影响论文_陶碧峰1,杨志盛2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