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新生儿脑损伤中的应用评价论文_蒋林,蔡芳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儿童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 探究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新生儿脑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在我院分娩的48例新生儿脑损伤患儿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分娩的50例正常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均给予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查,观察并比较两组脑电图的检查结果。结果 对照组的振幅整合脑电图结果分类标准显著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观察组脑损伤分度程度的增加,患儿的振幅整合脑电图结果异常率也显著升高,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相关性(r=0.563,P<0.05)。结论 临床上通过振幅整合脑电图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新生儿脑损伤的程度,为临床治疗方案的设定和修改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振幅整合脑电图;新生儿;脑损伤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amplitude inte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eeg) in neonatal brain injury. Methods select between March 2017 to March 2018 in our hospital childbirth of 48 cases of neonatal brain injury patients as observation group,and select the same period as the control group,50 cases of normal healthy newborn were performed on two groups of neonatal amplitude integration of eeg examination,to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two groups of electroencephalogram(eeg) test results. Results the results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observation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egree of brain injur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abnormal rate of the amplitude of the children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was closely correlated(r=0.563,P<0.05). Conclusion the electroencephalogram(eeg) can accurately reflect the degree of neonatal brain injury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etting and modification of clinical treatment protocols.

[Keywords] amplitude integrated eeg;The newborn;Brain damage

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改革导致我国新生儿数量的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这同时也使得临床新生儿常见病的发病率也同步提高,其中新生儿脑损伤最为严重且对患儿的影响最为深远,不仅会引起新生儿脑组织的损伤,影响其智力的正常发育,而且还会导致诸如脑瘫、癫痫等严重致残和致死的疾病。目前认为导致新生儿脑损伤的主要致病机制在于围生期患儿因各种原因而导致其出现窒息而引起脑部缺血缺氧性损伤,由于脑组织的再生能力不佳,因此需要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才能使患儿的损伤程度降到最低[1]。随着医疗设备的更新进步,振幅整合脑电图技术在临床评估脑功能以及脑损伤程度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本院特开展了本次研究并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间在我院分娩的48例新生儿脑损伤患儿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①所有患儿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关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的相关诊断[2];②所有患儿均经影像学的超声、CT和MRI技术诊断明确;③所有患儿家长均被告之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肝肾器质性病变者;②先天性神经系统疾病者;③先天性遗传代谢疾病者;④新生儿低血糖者;⑤拒绝并研究或中途退出者。其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胎龄(39.5±3.2)周;出生体质量(3106.7±178.5)g。并选择同期分娩的50例正常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胎龄(39.2±3.0)周;出生体质量(3100.7±175.6)g。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向我院伦理委员会申请并获得批准。

1.2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美国OLYMPIC CFM6000进行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查,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常规头部备皮并清洁头皮,按照国际10-20标准电极安放系统的8导联法将电极安放于研究对象的颅骨相应位置,将数据输出形式设为半对数,波谱带显示振幅形式的速度设为6cm/h。再将振幅整合脑电图波谱带上下边缘位置划出相同的一条横线,并将检测结果设定为上下边缘横线与纵轴对应的幅度。所有检查均由相同2名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仪器的使用说明和步骤完成相应的操作。

1.3 观察及评价标准

所有检查结果均由2名相同技术人员共同进行评判,其中振幅整合脑电图结果的分类标准为:波谱带上下边界分布大于10uV和5uV者为正常;波谱带上边界大于10uV,但下边界小于等于5uV者为轻度异常;波谱带上下边界分别小于10uV和5uV者为重度异常。

新生儿脑损伤分度标准:正常,研究对象振幅整合脑电图结果正常且无癫痫;轻度异常,振幅整合脑电图结果正常但伴有癫痫,或振幅整合脑电图振幅轻度异常;重度异常,振幅整合脑电图结果轻度异常并伴有癫痫,或振幅整合脑电图结果重度异常且伴有(或无)癫痫。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或%表示,进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振幅整合脑电图异常率的分布情况

对照组的振幅整合脑电图结果的分类标准显著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振幅整合脑电图结果的分类标准与观察组脑损伤分度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发现随着观察组脑损伤分度程度的增加,患儿的振幅整合脑电图结果异常率也显著升高,两者之间具有密切相关性(r=0.563,P<0.05)。见表2。

3 讨论

新生儿脑损伤由于损伤部位较为特殊,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因此临床早期诊断和预防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随着影像学的发展,虽然MRI凭借成像清晰分辨率高、无创无辐射等优势成为此类疾病的最佳诊断方式,但由于本研究中患儿为新生儿,不仅依从性差,而且因治疗需要多安排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因此实际应用效果并不理想[3]。脑电图虽然在此类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应用价值高,但由于操作复杂,需要由专人进行操作,且检测结果也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因此适用性大打折扣。本研究选用的振幅整合脑电图,具有连续监测,操作简便,结果客观直观,且携带方便,近年来在临床上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故本研究的开展符合临床实际工作需要,具有参考性和指导性。

患儿一旦出现因缺氧、缺血而导致的脑损伤后,虽然进展较为缓慢,但脑组织血流会重新进行分布,尤其是供应颅骨双侧顶骨处的大脑中-后动脉血管首先出现收缩,再累及其他区域[4],因此对患儿采取振幅整合脑电图能够对敏感部位的信号进行采集和分析,从而确保能够在新生儿窒息后3~6 h内及时进行早期诊断并根据振幅来对脑功能的损害程度进行评价,为临床相关治疗和护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结果显示不仅对照组的振幅整合脑电图结果的分类标准显著优于观察组,而且随着观察组患儿脑损伤分度程度的增加,其振幅整合脑电图结果异常率之间具有密切相关性(r=0.563,P<0.05);这与张明霞[5]以及缪涛瀚[6]等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充分证实了临床振幅整合脑电图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临床上对新生儿脑损伤进行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不仅能够较为灵敏和准确的反映疾病的发展程度,而且还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设定和修改提供实验室参考依据,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粉,张银珠,王晓冰.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窒息早产儿脑损伤及脑发育监测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刊,2017,19(2):146-147.

[2]徐正国,储微,温晓红.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2):1727-1727.

[3]王卫国,蔡灯塔,程海霞,等. 振幅整合脑电图对新生儿脑损伤的评价[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8):3653-3653.

[4]邓莉,王章星,童燕梅,等. 振幅整合脑电图对新生儿脑损伤的诊断及预后价值[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6,33(2):14-17.

[5]张明霞.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新生儿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3):127-129.

[6]缪涛瀚,林乐欣,敖桢桢.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3):52-54.

论文作者:蒋林,蔡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6

标签:;  ;  ;  ;  ;  ;  ;  ;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新生儿脑损伤中的应用评价论文_蒋林,蔡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