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儋州供电局 海南 儋州 5717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电力的需求在逐步提高。电力计量在电力行业是非常关键的环节,电力计量装置是计量工作的基础,计量装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着计量结果的可靠性,也影响着整个电力行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电力计量装置异常的原因并提出监测的方法。
关键词:电力装置;异常原因;监测方法
电力是现代社会中的一种重要的资源,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电力的计量工作是保证电力安全,防止窃电现象发生的重要保障。在进行计量时,相关的计量设备是关键,分析计量设备对于计量的准确性来说至关重要。
1.电力计量存在的主要异常问题
在电力行业中,对于电能的计量是非常关键的,也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进行电力的计量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前在电力计量中,主要的异常现象就是电力计量表出现故障。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电力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就使得一些人利用窃电手段来谋取利益,导致电力计量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同时由于电力需求不断增加,导致电力计量装置不能够适应现在高强度的需求,容易出现炸表的情况,这也是电力计量装置最常见的故障之一。
2.电力计量装置出现异常的原因
2.1电力计量设备性能不高
电力已经作为现代社会的能源支柱,在现代社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关注电力是对电能的一项重要保护措施,及时的对电力做出计量能够有效降低电力的消耗。但是在现代的电力计量中,由于设备的性能不高,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于电能计量的需求,导致进行电能计量时,设备功能不足造成电能计量的不准确。电力行业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每天都在不断地更新,但是对于设备的更新速度是远远不够的,使得在使用电力计量装置时,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对于电力计量的工作出现故障时,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电力计量设备的功能不足,不能满足当前电力计量行业的需求。
2.2窃电现象对电力计量装置造成损害
随着社会对于电力的需求不断的增加,电力资源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这也使得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产生窃电的想法,窃电现象在电力行业中是比较常见的,这对于电力计量装置来说是一种很大的伤害。窃电时往往是利用一些不法的手段和技术,这本来就是不完善的技术,当运用在电力计量上时,就会对电力计量设备本身造成损害,影响电力计量设备的正常运行,对电力计量设备的运行系统造成危害,使得电力计量系统出现漏洞,造成计量时结果的不准确。
目前,大部分的电力计量装置工作原理是采集实时功率,并通过对时间进行积分就可以获得出电能量数据。实际上,电力计量装置的计量方式包括了下述三种:
(1)单相一元件计量的有功功率计算公式为:P=UφIφCOSφ
其中:Uφ、Iφ表示为相电压、相电流;COSφ表示为功率因数。
(2)二元件三线三相电能表计量有功功率计算公式为:
P=UABIACOS(30+φA)+UCBICCOS(30-φC)
(3)三元件四线三相电能表计量有功功率计算公式为:
P=UAIACOSφA+ UBIBCOSφB+ UCICCOSφC
通过对(1)(2)(3)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电压、电流、功率因数是决定电力计量装置工作的基本原理, 虽然窃电方法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但是几乎所以的窃电方法都是对电压、电流、功率因数进行改变来达到窃电的目的。例如,有的人更改计度器传动比,从而降低电能表积算电能量,其一般是用小规格电能表的计度器取代同型号大规格、不同厂家的电能表计度器,如直接用2.5(10)A 1440r/kw.h的电能表计度器来取代5(20)A 720r/kw.h的计度器,因为未改变电能表的电磁元件,所以转盘转速保持不变,即实际用电1kw.h时,原计度器读数1kw.h,转盘仍转720r,而如今计度器读数则只为0.5 kw.h,其所用电能量比实际用电能量降低了5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电力计量装置本身存在漏洞
电力行业中,对于电力的计量装置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只有高精度的计量装置才能保证对电力的计量结果的准确。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电力的计量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这样就使得相关的电力计量装置不能很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对于电力计量的要求,从而暴露出自身的漏洞,使得功能上存在不完善的现象。另外,在电力计量设备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很多社会环境的影响,比如天气因素,人为因素等。长期的电力计量工作会给电力计量设备造成很大的负担,当出现不正常的工作状态时,就会对电力计量设备造成损害,长期的积累就会使得电力计量装置出现漏洞,影响电力计量的准确性。
3.电力计量设备异常的监测方法
3.1对电力功率因数的监测
在进行电力的计量时,一般包括几个重要的部分和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判断,就能判断出电力计量装置是否出现故障。对于电力计量设备异常的监测,首先需要进行电力功率的监测,这是最直接,最明显的监测方法。对于电力功率的监测,主要包括电力熔断器安装的位置,电力熔断器的工作状态。当电力监测设备出现故障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电力功率因数出现问题造成的,当电力的电力功率超过熔断器所能承受的范围后,熔断器就会自动熔断,从而使得电力计量的设备出现功能上的故障,所以当电力计量设备出现故障时,首先需要进行电力功率的监测,对设备内部的熔断器的位置进行监测,明确熔断器的位置是否符合要求,是够能够对电力设备形成有效的电力阻隔,防止电流太大而把电力设备内部设备损坏。
3.2对设备电流的监测
在电力行业中,电力计量是很重要的工作,其中电力计量设备是电力计量工作的基础。当电力计量监测设备出现问题时,会影响对于电力计量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对于电力计量设备的监测是很重要的,当电力计量设备出现问题后,就要对电力计量设备的工作电力做出监测,电力的强度和平衡性是影响电力计量设备性能的关键。对于电力计量设备电流的监测,主要包括电流的强度和电流的多相平衡性。电力计量设备有一个自身工作的最大电流强度,当电流强度超出电力计量设备的承受范围后,就会造成设备内部的损坏。在进行监测时,要对电路的相电流做出监测,了解其强度是否超出设备的承受范围。然后再对电流的三相平衡性做出监测,三相电流不平衡会对电力计量设备造成损害,当发现电流的三相不平衡后,需要及时对电流做出调整,确保电流的三相平衡,这样才能保证电力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
4.电力负控系统的反窃电技术的具体应用
4.1防止电量被窃的反窃电技术
在电力的计量中,由于窃电现象的存在,会对电力计量的设备造成一定的损坏,不利于电力计量工作的正常开展。在窃电现象中,最常见是电量被窃取,这是窃电现象中最常见的现象。因此在反窃电技术的应用中,需要格外加强对于电量的反窃电措施。可以通过安装反窃电监测报警系统来做好对于电量被窃现象的防护。计量自动化报警系统是能够根据电量设备中的电量情况做出准确的分析,以便能够及时了解电量设备中的电量是否遭受的窃取,从而发出必要的报警信号,做到对于电力设备中电量的实时监控。也可以安装电流互感器和电量监控器来对电量进行实时分析,根据传回的数据来进行准确的分析,掌握电量的情况,做好防窃电的准备。还要设置灵敏的电量反应器,当电量出现异常情况时,需要及时的做出必要的措施,防止窃电现象的发生。例如,某小区共有照明用户108户,商业用户不到6户,但是某月电量丢失超过了3000多度,通过对所内线损分析排除了抄表不到位和线路损失的可能性,可以判定该台区存在窃电用户,因此我所制定了反窃电计划。首先在不打草惊蛇的情况下对该地区的用电情况进行了摸查。通过摸查发展3个用户正在挂钩线窃电,随后按照提前制定的计划来开展反窃电措施。通过整理后,发现2户为在下户线绕越计量装置窃电,1户为挂钩窃电。处理完毕后,为了增加反窃电宣传所内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了有“动静”的巡视,并采用了计量自动化报警系统,电量出现异常情况,则会及时上报。
4.2应对避过电力计量装置进行窃电的现象
在电力行业中,窃电技术是多种多样的,同时窃电路径也是层出不穷的,这对于反窃电来说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反窃电技术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发展,要对窃电技术有全面的了解,掌握窃电的最常见的路径,对不同的路径进行不同的分析,以便更好的进行反窃电。在窃电现象中,最高明的就是避过电力计量装置进行窃电的现象,这种路径是比较难发现的,也是比较难预防的。所以在进行反窃电技术的应用时,要格外关注避过电力计量设备进行窃电的现象,要对电力设备进行统一的管理,安装统一的电度表,以便对不同的电力设备进行统一化的管理,随时掌握电力情况。另外,要加强对于电力设备中电流的监测,并且定期与标准电流强度进行对比,以便随时了解电流情况,当电流出现缺失后,就能及时的发现窃电现象,并且及时加以制止。
4.3利用技术和设备进行反窃电现象的预防
在电力计量中,由于反窃电现象的存在,会对电力计量设备造成一定的伤害,影响电力计量的结果。对于窃电现象的预防是反窃电技术应用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做好对于窃电现象的防护工作,就能有效的降低窃电现象的发生,减少窃电现象对于电力计量设备的损害。借助计量自动化系统可以通过监测计量电压异常、计量电流异常、功率因数异常、信号异常、宏观状态量异常等来对现场计量故障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做好窃电现象的防护,更好的发挥反窃电技术。预防工作只是反窃电技术的一小部分,但是也是反窃电技术的核心,做好窃电现象的预防,就能有效减少后期的工作量,更好的进行反窃电技术的应用。
5.总结
本文对电力计量装置异常原因及监测方法做了分析。由于窃电现象的存在,电力计量设备功能不能满足现代电力计量的需求,电力计量设备存在漏洞,造成电力计量设备出现异常。做好电力设备的监测,反窃电现象的处理是关键。
论文作者:陈元武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2
标签:电力论文; 窃电论文; 设备论文; 现象论文; 装置论文; 电量论文; 电流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