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李磊

关于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李磊

李磊

(中铁建工集团安装工程有限公司,100070)

【摘 要】众所周知,混凝土施工技术决定着土建施工质量的关键。本文主要从混凝土材料选配、应用技术要领、运输以及实施过程中注意事项相关方面进行全方位探讨分析。

【关键词】土建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

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增多,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出现,混凝土的质量得到逐步的提高,应用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其在土建施工中的地位更加重要。混凝土本身具有较多的优势,适合用于土木工程建设,其中最为显著的几点就是耐久性好、强度高、可塑性强、结构稳定性好。下面将全面分析土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方方面面,掌握其具体的施工工艺。

一、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

1.水的质量要求

用于混凝土的拌制的水要求十分明确,并且比较高。首先是不能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和硬化的杂质,其次是PH值不能小于4,最后是硫酸盐的成分不能超过1%,否则都会影响混凝土制作的质量。在拌制和养护过程汇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沼泽水等都是禁止使用的。海水不能用于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工程。

2.水泥的质量要求

水泥品种按用途和性能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及特种水泥。土建工程通常使用通用水泥。在使用水泥的时候必须区分水泥的品种及强度等级掌握其性能和使用方法,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与使用水泥,这样既可提高工程质量又能节约水泥。

3.骨料的质量要求

混凝土的制作需要大量的砂石骨料作为配料来使用,1立方米的混凝土大概需要1.5立方米的砂石骨料,砂石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进行砂石的选择时,先通过实验,研究和计算出其物理力学指标、砂石中的杂质含量等。不符合标准的应该予以剔除。除此以外,砂石的选择还应该考虑经济性、优质性和就地取材的原则,人工骨料或者是天然骨料都可以。

二、混凝土的配料与搅拌

1.配合比

混凝土的组成物质主要有粗骨料、细骨料、水、水泥、矿物混合料,还有一些化学添加物等。所以在混凝土试配过程中,如何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的配合比,才是混凝土配置的重要环节。在进行混凝土配置之前,需要对所有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依照质量要求对材料进行抽验检测,确保混凝土的质量,为配置工作提供保障。在设计混凝土配比时,需要考虑一些质量条件。首先,为了确保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混凝土必须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设计配比时就需要考虑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2.搅拌

在进行混凝土的搅拌时,除了搅拌机选择以外,还需要对搅拌时间、投料顺序以及投料的量进行严格的控制管理。不同类型的搅拌机其可以容纳的量不一样,所以需要因地制宜,将一次性投放的配料量控制在额定容量范围内,避免过多超载,从而影响了搅拌的均匀度。投放顺序应该根据之前设计好的方案进行,避免擅自改动顺序。搅拌时间不宜过长或者过短,需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过短导致搅拌不均匀,过长引起水分的蒸发,引起混凝土的硬化。

三、混凝土的运输与输送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应尽量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时间,这就需要确保运输车辆的良好状态,运输道路的通畅,尽量缩短混凝土搅拌点与施工现场的距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对于使用商品混凝土的,则需要搅拌后再卸车,而且不能向混凝土内进行加水,注意混凝土坍落度,对于发生离析现象的混凝土,则需要对其进行二次搅拌后才能进行浇筑,对于初凝的混凝土则需要弃用

1)一般在建筑施工的现场装设移动泵或托泵,准备充足的零件、设备,做好及时抢救零件故障的方案;2)确保泵管安装的牢固性,在泵送前用清水湿润管道,并确保泵管中无残留的混凝土,确保管道的接口处密封性良好,必须出现跑漏浆情况;3)在泵机需暂停时,采取及时的倒泵措施,确保良好的可泵性在泵机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可采取塔吊来进行短时间内的垂直运输操作,以维持混凝土供应的连续性.

四、混凝土施工工艺

1.浇筑

正式的浇筑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检查所有的设备、材料以及零件。检查模板、预埋件、钢筋,检验其是否符合建筑的要求,并且同时做好清理工作,清楚这些浇筑部位的赃物,保持清洁度。特殊的部位、材料或者成分应该特殊对待,比如说未风化的岩石,应该用水来清洗;地基浇筑时应该清除淤泥。

浇筑完成后,必须保持混凝土的均匀和密实,为了保证混凝土的完整度,最好是连续浇筑,避免中断。间隙时间不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2.施工缝

施工缝的产生存在多种原因,一是技术上的限制;二是机械设备的限制;三是人为操作的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浇筑工作无法连续的进行,这个停歇的时间过长,超过了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的话,就应该留置施工缝。施工缝的预留是为了后来的浇筑工作能够更顺利的进行。施工缝的位置不是随意留置的,必须严格严重设计的技术方案进行,最好时留置在结构收到的剪力较小以及便于施工的地方。

3.捣实

捣实的目的就是为了塑造混凝土结构的外形及性能,保证其表面能够光滑平整,提高其结构强度和性能,使其符合设计建设的需要。具体的操作方法是用模型对混凝土进行处理,是对其密实度和成型的以此锤炼。捣实的动作必须及时,在混凝土浇筑进入模型之后就开始进行充分的振捣,挤出混凝土内部的气泡,提高其结构的均匀度和密实度。

4.养护

混凝土养护工作一般是在浇筑过后的12小时后进行。养护方法分成自然养护和加热养护。最常用的就是自然养护法,它使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在其表面铺盖麻袋、稻草以及砂子等吸水保湿力强的材料,通过洒水防止表面水分的蒸发,保证可以在持续湿润的过程中,实现硬化。根据不同的实际需要,有时需要采用加热养护法,这种是需要加快模板的周转速度,以及加快施工时间时所使用的方法。

五、混凝土浇筑过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①在进行竖向结构的混凝土浇筑时,先在底部垫上厚度适宜的水泥砂浆。墙体浇筑施工过程较为特殊,必须保持洞口两边的混凝土高度的一致性,在进行振捣时,必须从两边同时进行,可以防止洞口产生变形问题。

②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为使混凝土能够振捣密实,浇筑时应分层进行浇筑、振捣,并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并振捣完毕,以免下层混凝土受振捣而致使结构遭到破坏。

③板和梁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可以同时进行,尺寸较大的可以单独进行。用于连接柱和墙的板、梁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必须在浇筑完墙和柱之后约一个半小时进行,这样可以让墙柱之间得到初步的沉实,保证其浇筑效果,致其结构更加稳定。

④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工作不同于一般的土建施工浇筑,整体性的要求十分高,对于连续性要求严格,不允许施工缝的存在。所以需要协调好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使其能够协调的工作。具体的混凝土浇筑方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做出调整和选择,比如说斜面分层浇筑、分段分层浇筑和全面分层浇筑之间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

⑤混凝土振捣应采用振动棒进行振捣,需严格按照技术交底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密实,施工与监理人员应认真进行旁站、监督,并认真及时填写施工与旁站监理记录,这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措施。

结语

综上所述,土建工程的发展与施工技术是息息相关的,其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其关键技术,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技术,促进土建工程的发展,最为关键的是要加强混凝土原材料的配比、浇筑以及养护,促进混凝土施工质量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婷婷,刘晓松,唐立业.等.现有建筑混凝土裂缝及加固设计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11):15-20.

[2]汪东兴.赵建国.土建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探索[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下半月,2015(06).

[3]杨晓光,胡世燕,张宾,等.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损鉴定与修复加固[D].天津:天津大学,2012

论文作者:李磊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3月总第2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3

标签:;  ;  ;  ;  ;  ;  ;  ;  

关于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李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