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方向:我国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_教育现代化论文

三个方向:我国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_教育现代化论文

三个面向:中国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教育论文,指导方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以伟大思想家战略家的眼光,从全局出发,关注我国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事业提出的根本任务、战略方针和发展方向。“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高度概括了当今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揭示了教育自身发展的趋势。在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在跨进21世纪的前夕,深入学习研究、贯彻落实“三个面向”,对于发展我国各级各类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三个面向”是发展跨世纪中国教育的战略决策

把一个怎样的中国带进21世纪,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展现了我国迈向21世纪的宏伟蓝图,实现《纲要》制定的各项目标,将使我国在21世纪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面前。实现《纲要》的目标,关键之一在于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邓小平于1985年5月作的《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①]他说:“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②]教育问题关系到21世纪世界范围内的国家、民族的竞争,关系到中华民族能不能在21世纪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历史和现实要求我们重视教育,发展教育,抓好教育。

面对21世纪的挑战,世界范围的教育竞争也日趋激烈。美国自1983年以来,由总统任命的高级专家小组,在对过去教育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现代化教育的专门建议;日本前首相中曾根于1984年设立专门机构,研究教育改革方案,制订面向21世纪的教育发展策略;英、法、德等国也都在为新世纪的经济腾飞而潜心研究改革和发展各自的教育。邓小平以一个战略家的历史高度和思想高度,对我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发展高瞻远瞩,明确提出“三个面向”,指出了我国教育事业跨世纪发展的战略对策和任务。“三个面向”是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指针。

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是一次教育思想的大解放。中国是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教育大国,在浩瀚的历史典籍中都记载着中国丰富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有精华也有糟粕,有长处也有短处,有的明显带有狭隘的、封闭的、凝固的小生产观念的影响,有的已经束缚制约着我国教育的发展。像我们的教育实践中曾经存在的以“面向阶级斗争”、“面向过去”、“面向眼前”、“面向考试”的现象,就与狭隘、封闭、凝固的教育思想影响有很大关系。面对下一世纪的挑战,人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如果不进一步转变、更新,我们的教育就显然难以肩负历史使命。邓小平的“三个面向”就是对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全面更新,是对狭隘的、封闭的、凝固的小生产观念的悖论,是我国教育史上一次新的思想解放。它明确了我国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为人们找到了中国教育的出路,为本世纪末和21世纪中国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路。学习领会“三个面向”的实质,要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局限,放开眼界,锐意创新。我们现在提出的“素质教育”,就是落实“三个面向”的实际举措,是教育思想解放的产物。素质教育是要全面提高国民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以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因为要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抓住新世纪发展的机遇,重要的是人的素质和人才问题。

邓小平“三个面向”的精神实质就是要求我们教育要着力培养能够承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任的人才;能够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人才;能够参与国际竞争又能参与国际合作的人才;能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认识自身、发展自身并能够发挥出最大创造性的人才。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求我们的教育以培养跨世纪全面发展的新人为己任,培养出能肩负跨世纪责任的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有道德的一代又一代的新人。著名科学家、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教授说,培养跨世纪的人才,不仅是知识多一点,也不仅是知识新一点,更重要的是这个跨世纪人才能不能在新的环境下,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创造性地为民族和国家负起责任,贡献力量。钱老的话,实际上就是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方面说明了新世纪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也是对“三个面向”的内涵一个方面的理解。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感受到了“三个面向”的英明,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在努力朝着“三个面向”的迈进。事实证明并将进一步证明,只有坚定不移地按照“三个面向”去办教育,我们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优秀人才,才能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我们的国家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主动地位。

二、面向现代化是“三个面向”的主体和核心

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是辩证统一的整体,面向现代化是其中的主体和核心,是“三个面向”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而面向世界是面向现代化在空间上的扩展,面向未来是面向现代化的时间上的延伸。邓小平从空间和时间上打破了就教育论教育的框框,拓展了中国现代教育的丰富内涵。

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面向现代化,发展中国的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和基本保证。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跟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③]这就要求教育打破旧框框,不囿于传统,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按照我国和当今世界对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为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服务。

以教育面向现代化来保证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研究21世纪中国教育的基本立足点。因为教育承担着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能不能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大问题。江泽民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有近十二亿人口,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依靠什么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呢?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④]这就表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就是要求教育通过培养有较高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的人,最终为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服务。这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实质,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是面向现代化的扩展和延伸,是以面向现代化为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的。

列宁说过:“人类的整个经济、政治和精神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已经越来越国际化了,社会主义会把它完全国际化。”[⑤]我们是在一个大国际的环境中搞建设、办教育,时代的特点和潮流要求我们教育必须面对世界,了解世界,学习世界,走向世界。

当今世界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南京大学校长曲钦岳从三个方面作了精辟的分析:第一,自20世纪中期开始的一系列高新技术革命,已经并正在深刻地改革人们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和日常生活的节律和面貌,世界从来没像现在这样瞬息万变,日新月异。到21世纪,世界变化的节奏将更快,幅度将更大,影响将更深远。第二,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同时,国际事务变得越来越复杂。一方面,超越国家、地区范围的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另一方面,生态危机、环境恶化、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等全球性的难题,又要求人们携起手来,通力合作。第三,21世纪将完全进入“财富源于人力资源”的崭新时代,传递文化,培养人才,发现真理的教育,已经被视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柱。曲钦岳的分析说明,世界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信息、通讯、交通等方面的日新月异,导致那种国家和民族的闭关自守和自给自足的状态已经被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在各个方面的互相往来和依赖所取代,人类已经走向全球化、一体化的阶段。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中,我们的教育不能闭关自守,固步自封,而要面向世界,把教育国际化问题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吸收借鉴世界教育之长,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超越世界教育先进水平,使我国的教育适应社会国际化的潮流。

教育面向世界要求我们改革教育中一切不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观念和体制,结合我国国情,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推进我国的教育发展。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创造了积累了丰富的发展教育的办法和经验,我们要大胆引进对我们有益的、先进的教育经验,取其精华,加大教育改革步伐,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注意的是,面向世界,吸收世界教育成果,不能简单盲目照搬。

教育要面向世界还要求我们的教育培养造就具备走向世界能够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是实现“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在各方面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需要。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主动地位,必然要求我们的教育面向世界培养造就能承担现代化建设重任,敢于并善于参与世界竞争的高规格、高质量的人才,这是教育的历史责任。

教育要面向未来,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延伸,揭示了教育发展的超前性规律。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的全面发展取决于今天的教育,今天的教育要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未来社会的发展培养合格适用人才。邓小平说:“我们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需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⑥]可见如何应对未来社会突飞猛进的科技发展和更为激烈的社会变革,是教育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认为:在信息社会中,人们的时间倾向性是将来。人们必须学会如何根据现在预测未来。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能掌握发展的趋势而不听任摆布。美国另一学者阿尔温·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更加明确的提出,设计建立面向未来的教育是人类对付未来冲击的对策。他指出:人们要像集中大批大批的工程师、地质学家、物理学家、冶金学家和其他专家多年来致力于研究能使人造地球卫星承受着陆冲击而设计的“软着陆”系统那样,来设计最好的、面向未来的教育系统,从根本上来改善和发展人类自身,使之能适应未来的冲击。这就是要建立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体系,从未来,而不是从过去寻找目标和方法。所以我们的教育要实行面向未来的对策,研究未来社会发展规律和趋势,以21世纪的要求来规划发展我们的教育,从而通过面向未来的教育,掌握适应和对付未来世界发展变化的主动权。我们现在的教育对象是21世纪的建设者,我们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把关系到我们国家、民族未来命运的教育办好,培养一代又一代能够适应和对付未来社会变化发展的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使社会主义的千秋大业代代相传。

当然,教育面向未来,必须处理好近期与远期、现在与未来的关系,不能丢开当前空谈远景规划,而应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谈到“三个面向”时强调,坚持“三个面向”,关键的关键,根本的根本,是要办好今天中国的教育。他说,抓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三个面向”的精神实质,丢掉了这一点,就从根本上背离了“三个面向”的方向。这段话强调了教育要面向未来,必须从现在起步,只有立足当前,才能放眼未来。

三、落实“三个面向”,首先要实现教育本身的现代化

现代化是整个社会全面进步的历史进程,在这个进程中,教育本身也要逐步地实现自身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教育现代化又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和条件,而教育“三个面向”是以“面向现代化”为主体和核心的,所以,落实“三个面向”必须首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只有当教育自身逐步实现了现代化,并适当超前发展,做到“教育先行”,才能落实教育的“三个面向”。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是实现教育“三个面向”的基本保证。

教育本身是一种生产力,它的职能是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以,教育先于经济的发展,超前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是由教育本身的性质和地位所要求的,也是一些发达国家正在普遍实行的决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1972)一书中比较早的传播了“教育先行”的理论。该书谈到,多少世纪以来,特别是在发动产业革命的欧洲国家,教育的发展一般是在经济增长之后发生。现在,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算第一次。这种倾向首先大胆地和成功地出现在诸如日本、苏联和美国这些国家。许多别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过去几十年中,不顾由此带来的沉重牺牲和一些困难,也选择了这条路。这种观点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世界银行在其1990年和1991年这两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具体举出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得出结论:教育促进了经济发展,并使其它发展目标得以实现。“教育先行”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是许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证明了的事实,“教育先行”同样也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经济,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决策。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国家提出了:在处理教育同经济建设关系时,应当遵循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并适当超前的原则。并强调,即使在经济遇到暂时困难的时候,也要确保教育的发展,宁可在其它方面忍耐一点,甚至牺牲一点经济建设的速度,也要增加对教育的投入。

增加教育投入,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物质保证。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是将教育投资放在首位的。而在我国,教育经费占国民经济的分配比例一直较低,投入水平远远不能满足教育的优先发展,不能满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据统计,1990年我国人均公共教育经费约合8美元,而世界平均约220美元;我国生均公共教育经费48美元,世界平均1230美元。[⑦]所以,我国要实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国策,必须加大教育投资,尽快实现教育经费略高于国民经济总值的4%,略高于国家财政收入的15%的目标,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建设。

教育现代化本身有着广泛的含义,它首先要实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教育工作者要以“三个面向”为指针,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他们的能力,发展他们的个性,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对学生要着重训练他们的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自学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其次才是传授知识。我们“不仅要为学生未来的职业作准备,更重要的是要发展人,使人更完美”;教育现代化要实现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现代化。当今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使得以传授过去信息为主的课程教学与社会现实和科技发展失去平衡,存在许多弊端。我们的教育内容要及时反映最新技术成果,加快改革步伐,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现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相互交叉与融合显得比任何时候都重要,我们要逐步实现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相互渗透,把尽可能广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要克服目前文化知识类课程偏多、学生负担重、轻视音体美等方面的现象,体现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要求;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设施和手段的现代化。通信事业的发达、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为教育设施和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广阔的途径。广播、电视录像等视听技术在大大扩展学生范围、丰富教育内容等方面已经发生了很大的作用,并将继续发挥它们的作用。而卫星通信系统、信息高速公路等高科技信息处理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更将使教育产生历史性的革命性的变化。教育设施和手段的现代化,将使教育的成效更加显著,将使教育的现代化更加充满希望和活力;教育现代化要实现教育制度和体系的现代化。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社会,由于信息传递的速度相当快,更新的周期相当短,所以,我们不可能在一段时期接收所有的信息,接收的信息也不可能一辈子受用。这样,人们为了不断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就要终身不断的接受教育和训练,因而终身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就应运而生。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各种高科技手段实现各种内容的教育,这样必将突破教育部门办教育的框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办好教育,形成大教育的制度和体系。终身教育和大教育的制度与体系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教育现代化要实现教育组织和管理的现代化。我们要探索现代化的教育组织形式,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充分调动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更快更好更全面的发展。总之,教育现代化的内涵是丰富的,多方面的,我们要深刻认识教育现代化对实现“三个面向”的重大意义,致力于教育现代化和“三个面向”的伟大教育实践。

教育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事实将证明,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发展中国的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历史的必然,是正确的选择。

注释:

①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20、121页。

③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40、108页。

④《中国教育报》1994年6月15日第一版。

⑤《列宁全集》第19卷239页。

⑦转引自谈松华《跨世纪中国教育的历史性转变》,中国教育报1996年8月10日第3版。

标签:;  ;  ;  ;  ;  ;  ;  ;  ;  

三个方向:我国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_教育现代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