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A组、B组患儿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86.05%(37/43)、98.00%(49/50),两组患儿护理满意率的统计检验结果为X2=4.7459,P=0.0294,差异显著。3讨论小儿急性哮喘具有起病急、病程长、发展快等诸多特点,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生活质量。由于小儿的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善,机体抵抗力、免疫力皆不高,所以急性哮喘病情较易反复,进而令其肺功能受到一定影响。有研究指出,加强对急性哮喘小儿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更好控制患儿病情[2]。基于此,本研究在50例B组患儿的急诊护理中应用了舒适护理模式,主要内容包括:①环境方面。为患儿提供舒适、卫生、洁净的治疗环境,确保房间内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对亲友探访频率进行严格控制,加强巡视。②健康宣教方面。由护理人员耐心向患儿及其家属讲解急性哮喘的治疗方法、注意事项,指导患儿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使患儿家属充分明确疾病的预防措施、症状表现、基础护理方法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状,提升患儿家长的疾病认知度。③心理方面。在充分掌握患儿及其家属心理状态后,由护理人员实施针对性心理疏导,以缓解其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在面对患儿时应保持亲切、耐心、和善的态度,多多予以其赞美和鼓励,并利用播放音乐、动画片等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④饮食方面。视患儿饮食喜好制定科学性饮食计划,予以患儿维生素含量较高的粗纤维、流质清淡饮食,嘱其多多饮水以稀释痰液、促进排痰;令患儿家属切勿予以患儿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忌食海鲜;⑤出院指导。护理人员应耐心解答患儿家属提出的内心疑问,详细记录、保存患儿的病情变化,嘱患儿家属遵医嘱定量、定时为患儿用药,切不可私自停药;定期随访患儿病情,鼓励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饮食习惯,坚持适当锻炼,以从根本上提升患儿机体的抵抗力、免疫力与肺功能。护理结束后,与接受常规护理的A组患儿相比,B组患儿喘息、呼吸困难、咳嗽、肺部鸣音等临床症状缓解速度更快,B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亦要明显高于A组患儿。舒适护理是一种以确保患者舒适性为根本目标的护理干预措施,能为急性哮喘患儿营造更为舒适的住院环境、良好调节其负面情绪、缓解其不适感受、确保其所摄取营养,使患儿在舒适的状态下积极接受治疗,进而获得更为理想的疗效。与此同时,舒适护理模式中还包括对急性哮喘患儿出院时的指导,能有效强化患儿家属的疾病认知和护理技能,使患儿出院后仍能得到正确的照顾,降低其再次发病的几率,更好保证其身体健康。综上所述,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至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能使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更快缓解,患儿满意度较高。参考文献:[1]黄焕杰.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4):482-483.[2]余磊.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22):212-214,218.
论文作者:陈云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1月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5
标签:患儿论文; 哮喘论文; 舒适论文; 急诊论文; 模式论文; 小儿论文; 症状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11月21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