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稳定情绪,拥有乐观健康的心态论文_张玉森

保持稳定情绪,拥有乐观健康的心态论文_张玉森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郑母初中 262516

摘 要:中学阶段的学生生理迅速发育,心理发展相对缓慢,加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之保持稳定情绪,拥有乐观健康的心态,全面提升综合素质。问题表现在:学习方面负担过重,缺乏自信心;人际关系方面缺乏真诚和信任;情感方面心理调节能力比较差;性格方面产生不良心理倾向等。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使用好心理咨询室;学校教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树立理想、信念与自信,勇于面对困难挫折,学会自我调节情绪,能以平和心态处事。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保持稳定情绪 乐观心态 健康教育

中学时期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也是人一生中至关重要和关键的阶段。这一阶段生理迅速发育,身体快速长高,但心理发展相对缓慢,加之需要面对一系列人生的挑战,承受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各方的压力,自身心理发展的内在矛盾及情绪的不稳定性,容易使中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导致学习障碍、情感障碍、人格适应障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甚至导致患病、自杀、犯罪。因此,必须要加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水平,保持稳定情绪,拥有乐观健康的心态,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一、中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1.学习压力引起的问题。由于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因此因为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最具普遍性。目前,由于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升学压力过大、课堂教学过多、过累、亲人要求过高,促使学生精神越来越紧张,心理越来越脆弱。据调查中学生群体中学习困难、厌学的学生已超过五分之一,中学生缺乏自信心的情况非常突出。由于学习而造成的心理不健康表现为烦躁紧张、思维迟钝、精神萎靡不振等,甚至出现失眠、脑神经衰弱等生理疾病。

2.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学校教育重点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但对学生思想行为缺乏管理、教育,导致学生在形成健全人格、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方面出现停滞,甚至不足。中学生正处在一个心理水平从幼稚向成熟过渡的时期,他们往往自我意识过于强烈,自以为是,狂妄自大,目中无人,明辨是非能力差。对长辈尊敬不够,嫌他们婆婆妈妈、唠唠叨叨;对老师理解不够,认为老师管得过严过宽,限制了自己行为的自由,束缚了自己的空间;同学之间宽容不够,同学之间往往由于小事耿耿于怀,容易形成矛盾、摩擦甚至造成冲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没有接受到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教育,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在学习之余感到孤独无聊、焦虑苦闷,感到人与人之间缺乏真诚和信任,感到有苦无处诉、有感无处发,甚至部分学生会出现寻求刺激而违法,或出现了自闭症或交往退缩等症状。

3.情感情绪方面的问题。中学生第二性征开始逐步发育,性意识开始逐渐强烈,对异性充满了好奇和向往。这一时期的中学生情感丰富、感情细腻,但是他们意志不够坚强、自控能力抵下、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加之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比较差,因此,会出现许多情感方面的心理问题。如早恋、网恋、同学交往交友不辨好坏、易冲动,甚至发怒、欺骗、说谎等,或者由于不能正确处理异性同学之间的友情关系,极其容易形成交往过密,甚至发生有害身心健康的现象。

二、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资源,比如宣传栏、黑板报、校训标语、校园广播等及时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大力营造校园心理健康的浓郁氛围。可以定期聘请心理专家开展心理知识专题讲座,让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心理健康,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明白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通过讲座、宣传使学生了解不健康心理的矫治方法以及心理咨询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有条件、有师资的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使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堂教学,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教会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自觉抵制不健康心理危害的能力。同时,使学生掌握心理不健康自我矫治的知识和方法,提高他们主动参加心理咨询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他们形成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的人格打下坚实的基础。

3.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无处不在,特别是校园环境、课堂教学。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学科教学中及时适当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会使学生自觉地接受、主动地接受,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比如在思想品德课中,良好品德修养的形成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素质,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才能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修养。语文课中优美隽永的散文可以激发学生热爱人生、热爱自然、热爱社会的美好情愫;主题深刻、形象鲜明、描写生动的小说则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可以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可以砥砺学生的坚强意志,可以塑造学生的良好个性。

中学时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除了对他们进行文化科学、思想道德等教育外,还要重视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便顺利完成学业,更能使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形成健全的人格素养。

论文作者:张玉森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  ;  ;  ;  ;  ;  ;  ;  

保持稳定情绪,拥有乐观健康的心态论文_张玉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