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设计分析论文_邓艾琳

购物中心设计分析论文_邓艾琳

广州市科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663

摘要:商场指聚集在一起的各种商店组成的市场,面积较大、商品比较齐全的大商店。商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品牌形象的树立,促使了商业建筑的快速发展。而成功的商场设计,离不开正确选址、丰富的外部与内部空间设计、便捷的功能与流线组合等建筑空间的创造。

关键词:广州市正佳广场、天河城

一、正佳广场简介

以体验式主题购物乐园为设计定位的正佳广场,是当今中国最大的完全贯彻“体验式消费”模式、集零售、休闲、娱乐、餐饮、会展、康体、旅游及商务于一体的现代化购物中心之一。

位于天河路与体育东路交汇处,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上。正佳广场占地面积57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0000平方米。其中购物中心面积300000平方米,地上7层,地下2层半;西塔楼是48层超五星级酒店;东塔楼为25层超甲级写字楼,总车位 1500个。

二、天河城简介

信息、展览、康体等多功能于一体,是一座规模宏大、功能齐全的现代型综合购物中心,中国大陆最早的SHOPPING MALL之一。经过十年的经营,曾经被誉为 “ 中国第一商城 ”。

坐落于广州城市新中轴线上,交通极为便利。占地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地上七层,负一层超市,负二、三层地下车库。位于东北角的东塔是超甲级写字楼粤海天河城大厦(TEEMTOWER),另外一边的西塔则是粤海喜来登酒店(SHERATONGUANGZHOUHOTEL)。

三、二者对比分析

1.选址分析

经营时间相差十年的正佳广场与天河城之间相隔一个天环广场,二者均坐落于广州城市新中轴线上,位于广州地铁3号线两条支线的交接点及其与地铁1号线、广州机场快线的转接站上,占据天河商圈的中心位置,毗邻广州CBD中央商务区、天河体育中心和广州火车东站,60多条公交线路在此设站,与广佛地铁、珠三角城市轻轨网络连为一体,与广州天河体育中心,购书中心,广州电脑城等相连,均拥有绝佳的地理优势。

2.结构、内部空间

二者的基本结构均为中央中庭形式,规模是天河城两倍的正佳广场拥有挑高七米的7000平方米园林生态中庭,为整个广场营造自然和谐的环境;相对较小的天河城首层两处对称挖空,使负一层超市专柜局部可见,中间过道连通南北两入口。正佳的内部结构十分丰富,水平流线与垂直流线相互组织,通过大型中庭进行人流的再分配。天河城则显得单一,围绕中庭四部连通七层双上下的扶梯组成主要的垂直交通。二者均设四个客入口,人流进入商场后经过小中庭缓冲,经过四条以商铺组成的通道汇入中央中庭。

四、综合分析

1.商场的选址、外部环境设计

商业建筑选址是否得当,影响着商业项目投资企业的经济效益、经营目标、经营策略和发展前途。

正佳广场与天河城相差约十年的入市历程,恰恰中国商场发展过程的一个侧影,加之二者的规模、服务范围、坐落地段等因素,其地位已远超于一般地标性建筑物。

正佳与天河城仅一天环广场之隔,均位于天河路与体育东路交汇处,连通6万平方米市民广场,城市中轴黄金核心,华南最大交汇点,13米过道直驳地铁一号线与三号线换乘站,与广佛地铁、珠三角城市轻轨网络连为一体,与广州天河体育中心,购书中心,广州电脑城等相连,拥有绝佳的地理优势。但二者如此贴近,形成以“天河城+正佳广场”为核心的华南第一商圈,短期内难免有一场贴身肉搏战,毗邻关系令两大商业巨头不得不面对竞争中并存的局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商场外部环境设计包括周围环境,道路关系,停车、卸货出入口等,直接关系商场与社会的交流。

正佳广场北面是6000平方米夏威夷棕榈广场,设有中国最高的地面音乐喷泉。喷头设于麻石地砖下,不喷水的时候作为正立面广场一部分,喷水时既为商场造势,吸引四周客流,也服务了周围的公共环境。广场设计更倾向于过道功能,喷泉又位于广场一侧,另一面面向天河路,但被人行道道旁树遮挡不少,不能照顾到更大的范围。天河城规模不及正佳广场,但外部空间设计更人性化。主入口北门前是北门广场,设有丰富的绿化与装饰配景,既提供不同感受不同位置的休息座位,同时组织人流使广场富有生机,将室外城市氛围与室内商业氛围自然而然融合在一起。

2.外观设计

与建筑空间相对应,建筑形式在此仅指建筑的外部实体形态。在商业建筑设计中,应该尊重商业建筑的形态特点与设计原则,针对不同的设计对象,确定不同的设计目标,运用不同的设计手法,突出的商业气氛,创造建筑个性。

两商场都是综合商场,与酒店、写字楼以裙楼和塔楼的形式并存,裙楼都是地上七层高的商场主体,通过可调节天棚控制中央采光。外观方面,各自体现开业时期的设计风格。天河城开业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整体造型简洁大方,主立面通过大理石实墙与玻璃外墙的组合达到虚实结合的效果,既有大型综合商场的稳重气派,又有现代商业建筑的吸引力。相比之下,正佳广场的外立面略显丰富,装饰性构筑物略多,稍欠大气。而入口在四角且相对隐蔽的设计提高整体商业气氛的同时却削弱入口对人流的吸引力。

3.平面—中庭的比照

按照传统的空间划分,商业建筑由营业空间、仓储空间、辅助空间;商业建筑中的流线可分为水平与垂直流线,而水平流线分为主要水平流线和次要水平流线。主要水平流线通常与出入口、楼梯、电梯或扶梯等垂直交通工具相联系,次要流线则用来联系主要流线与各售货单元。现代大中型商业建筑中常常设有中庭,主要水平交通流线一般围绕中庭形成环行交通流线。

4.垂直交通

垂直交通的便捷与否成为大中型商业建筑中决定经营状况的重要因素。垂直交通流线的设计原则是要能够快速、安全地将顾客输送到各个楼层。因此,垂直交通工具应分布均匀,便于寻找,楼梯、电梯、自动扶梯应靠近建筑出入口,并与各楼层水平交通流线紧密相连。垂直交通设施前应保证有足够的缓冲空间,不应布置柜台和货架。

5.地下车库、消防楼梯、设备室、防火分区等

地下室、消防楼梯、安全通道等规范要求严格的设施对于保障公共商业建筑安全、保证日常经营顺利,起到决定性作用。

五、结合消费分析

走进正佳广场,第一感觉是内部空间十分丰富。当走完了首层之后,二层及以上的部分除了感觉到层次向不同方向发散之外,同时还有商场的略显冷清。而相比之下天河城无论在哪一层都能感觉到整个商场的热闹气氛。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

1.调研时间,实地考察正佳广场的时间是工作日下午,非节假日高峰期;

2.正佳广场内部空间丰富,并不能在每一处都感受到整个商场的气氛,大部分空间半封闭;

3.正佳广场营业时间相对天河城短,又是毗邻关系,对于相当一部分顾客而言,要引导其转移消费对象尚需要时间;

4.正佳主入口(包括门口、入口广场)通过上述分析吸引力相对不足;

5.二者经营模式不同,正佳广场是体验式购物模式,天河城则是传统的综合商场。从定位而言面对的消费群则有所区别。

六、总结

通过商场建筑调研,得到了不同于作为普通消费者的体验。首先,在外部关注了商场与周围环境甚至于城市文脉的关系;二者位于广州新城市中轴线上,拥有优越的地利条件;在环境设计方面,天河城北面入口广场较正佳更能起到吸引人流、服务环境的作用;四个入口外小广场设计也较正佳丰富。整体设计上,正佳运用更多的外观、内部空间设计手法,天河城则代表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简洁风格。

正佳与天河城代表中国商场发展的一个历程,同时也为商场设计与商业建筑发展提供很好的范例。

论文作者:邓艾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  ;  ;  ;  ;  ;  ;  ;  

购物中心设计分析论文_邓艾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