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铁路站场改造的几点思考论文_卢云

关于铁路站场改造的几点思考论文_卢云

北京铁路局 100860

摘要:随着我国铁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大量高速铁路的修建,在新建大量铁路站场的同时,也存在对既有铁路站场进行改造以及高速铁路引入既有站施工的情况,铁路站场改造施工通常是指在运营线路、站场、枢纽进行改扩建工程施工。其特点是既要加快工程进度。又要保证运营安全。铁路站场改造工程一般规模大、涉及专业多、技术复杂、安全要求高,要在确保行车和设备安全、运输畅通的前提下,使站场改造施工顺利进行,必须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难点及易产生问题的关键点,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使得施工与运输相互兼顾,既满足运输要求,又满足施工要求,顺利完成站场改造施工任务。

关键词:铁路工程;改造;思考

引言

铁路站场在铁路运输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铁路建设的不断发展,铁路站场也必须适应铁路提速发展的需要,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包括增加股道、展长有效长度、增加渡线等。因此,站场改造施工也是铁路基本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而铁路站场改造施工又不同于一般基本建设施工,它必须保证在不影响正常运输的状态下进行,若影响行车时,则必须“要点”进行。因此,认真研究站场改造施工的特点,制订切实可行的施工过渡方案,才能保证站场改造施工能顺利地进行。现根据多年来站场改造施工经验,对制订施工要点过渡方案的一般规律和原则,谈谈一些体会和看法。

1、铁路站场改造施工存在的难点问题

1.1、接触网拨接施工难度较大

铁路站场改造施工时,接触网拨接施工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接触网的安全,是保证车站及区间运输秩序不受大的干扰的保障,站场改造中接触网工程施工有以下难点:

1.1.1、对既有运营线路有影响,施工时间短、难度大。其他专业的施工可以采用长时间、大规模的施工,或投入备用设备后长时间施工,而接触网是技术性较强、整体性较强的工种,没有备用,大多数只能利用“天窗”时间来施工,作业受时间、地点、天气、行车运输等制约,不能放开手脚、长时间、大规模作战。同时车站股道多、供电方式和接触网结构复杂,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增加股道和线路拨接,进而改造接触网,施工过程非常复杂。接触网停电是整条供电臂,停电后不能行车的是多个车站和区间,这就更使得停电施工的难度加大。

1.1.2 既有线接触网拨接工程牵涉整个站前工程施工工期。线路改造需迁移接触网支柱,重新架设或改移接触悬挂。在改造工程施工前期,接触网支柱往往影响着线路方面的施工,而支柱正是接触网赖以存在的根本,处理周期长、难度大,用一次或几次会战来完成接触网施工是不可能的。所以需要接触网提前施工,即接触网施工开始要提前准备。接触网的过渡工程只有等线路改移完毕后才能恢复,因此,接触网的施工工期结束最晚。

1.2、施工对铁路车站行车干扰影响较大

由于在既有线上所分布的铁路车站主要为客、货运站,客、货共站的情况下,在办理客、货车之间产生的行车干扰严重,作业已经相当繁杂。并且铁路站场改造施工一般是在不中断行车的条件下进行的,均采用要点封锁、要点慢行或利用天窗时间作业。封闭施工前要完成对道岔、轨排预铺、清筛换枕、施工备料工作,以及路基帮宽,桥涵接长和线路养护等工作均对列车的正常运行存在干扰。对于运输业务繁忙的车站而言,干扰更大,安全形势严峻。

1.3、既有设备在改造施工中的损坏问题

既有线正常运营状态下有其完整的设备。站场改造中对既有线进行改造时,站内既有设备也需作相应的调整。比如轨道电路的调整,既有信号设备的移设,道岔的联锁等等。再加上多年来人员变动、设备更换等种种原因,施工单位不可能对既有工务、电务等部门的设备状态调查了解得一清二楚,特别是地下管线的径路,数量及归属单位往往很难确认。导致施工单位线路换枕清筛、路基开挖土方、沿线路铺设电缆等工作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多专业交叉施工产生的影响

由于铁路既有站场改造不同于新建车站的施工条件,既有站场改造具有地下管线多,施工场地狭窄,材料运输及堆放困难等特点,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多专业交叉配合施工。但因为站场改造涉及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各专业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情况更加突出。例如:接触网施工一般情况下易与线路施工或养护、通信或信号施工及养护等单位发生矛盾。如相互挤占施工场地、施工车辆及机械无法进入施工现场等,甚至发生停工现象。如何处理好专业工程施工之间的矛盾,使之相互衔接、协调配合、共同完成施工是铁路站场改造施工的又一关键。

2、铁路站场改造存在难点的解决对策

2.1、接触网拨接施工组织的优化

2.1.1、接触网的施工因为对运输影响较大,其施工要计划好、组织好,管理好,并尽可能采用带电作业、改变供电方式或设置临时小无电区过渡施工等方法来减少停电点,另一方面要积极与供电调度联系,争取早给施工点、多给点,以便开展作业。

2.1.2、确定接触网拨接的过渡工程、主体工程施工方案。这是相当重要的环节。因立支柱、架线是接触网施工中投资高、工作量大的工程,因而就应尽量减少过渡性的架线和立支柱,尽量利用主体工程或既有的支柱、线网来实现过渡。对于较大或较复杂的工程,可能还要分多次进行过渡才能完成。

2.2、对影响既有线行车效率的优化措施分析

铁路站场改造应本着以下原则:

2.2.1、不降低既有运输能力,使站场在过渡施工期间不得低于区间运行图规定的通过能力。

2.2.2、有利于行车组织。尽可能保证施工过渡期间行车组织的稳定性,维护列车接发径路的合理性。

2.2.3、缩短非正常行车作业的时间,避免长时间采用手信号引导接发列车。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应尽可能的通过合理的安排施工计划,利用天窗点进行施工,尽量减少要点作业。

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在运营线进行施工作业中,一定要加强现场人员的盯控,加强现场施工管理,防止施工完毕,线路开通后留下的安全隐患。

2.3、对既有设备在改造中损失降至最低

通过认真研究,充分理解既有站场的设计图纸,并针对现场设备的配属情况积极联系工务、电务、房建、水电等多专业,工务段、电务段、车务段、机务段等多部门,掌握了既有站场的第一手资料,才能避免施工中出现偏差。

2.4、针对多专业施工的解决办法

解决多专业交叉施工问题应首先成立一个有权威的施工协调组,负责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各有关单位负责人碰头会,听取各单位的情况汇报及其他单位对自己施工的影响,制定解决方案,做出处理决定,并监督执行。

其次是各专业施工方应认真组织、精密安排,确保重要工序工程质量。施工的每个环节做到一次性到位,减少重复工作,提高施工效率,将对施工工期、安全质量等方面产生重要的有意义的影响,提高了现场作业人员有效工作时间,也大大降低过渡施工中多专业交叉施工差生的影响。

结束语

站场改造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于站场情况各不相同,施工过渡方案也不可能相同,但是,掌握了施工过渡方案制订的一般规律和原则,对于搞好站场改造施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楚龙 铁路站场改造线路封锁施工[期刊论文]-铁道标准设计 2001(8)

[2]王军 铁路站场改造施工的难点及对策分析[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36)

[3]白昆华 铁路站场改造过渡施工方案设计方法研究[期刊论文]-高速铁路技术 2013(z1)

[4]姚旭东.刘吕清.陶云辉 铁路站场改造施工多目标优化研究[期刊论文]-四川建筑 2008(6)

论文作者:卢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3

标签:;  ;  ;  ;  ;  ;  ;  ;  

关于铁路站场改造的几点思考论文_卢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