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语文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论文_毛正军

谈中学语文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论文_毛正军

贵州省沿河县洪渡完全中学 565300

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可以定义为: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并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就是把具有人的基本形态的高等动物培养成为具有人的基本素质的真正人的教育。

目前素质教育正在全国各大学校进行实施与推广,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提倡素质教育,有利于遏制目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有助于把全面发展教育落到实处。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这是我们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和紧迫任务。

中学语文新大纲的指导思想是:“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对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和形成健全人格。”它强调文学教学的作用,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这方面,语文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语文素质教育在学校建设起到的作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它与语文课堂教学相比,就性质而言,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就内容而言,具有丰富性、广泛性;就形式而言,具有灵活性、多样性。

鉴于此,我们可采取如下一些措施:

1.成立读书协会。要以读好书做能人为宗旨,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学生视野,丰富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完善健全的人格。

2.搞好文学社团。要让钟情于文学的学子有用武之地,在这块文学芳草地寻觅到自己的位置。

3.开办“校园之声”广播台。要及时报道校园生活中典型的人和事,通过学生的自导、自编、自播,锻炼学生的能力,揭示生活中的真、善、美,增强审美观念。

4.悬挂名人名言、警世牌,营造育人环境,让学校的一草一木都能发挥育人的功能。

5.开展参观游览活动,在领略自然风光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

6.组织好读书笔记展评和手抄报的展评,要求学生学会写七种类型的读书笔记:批评型、评点型、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综合型。

7.举办各种文学讲座,组织课本剧演出比赛、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辩论活动,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校园文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延伸和拓展,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范畴和重要表现形式。实践证明,丰富的校园文化有利于解决语文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有利于语文学习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有利于发挥个性的特长,培养个性,不拘一格地培养人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然,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活动的开展,不能加重学生的负担,原则上一月一次,每次活动时间不超过两节课。

二、语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集体学习、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教学中的课堂教学一切均以教师为中心,以单向知识的灌输为其特征,通过教师吃透教材、阐析教材,学生听讲,掌握教师传授的教学内容,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及其经验积累,削弱了对学生人格的陶冶,难以实现德智体、真善美一体化的教育。而今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讲风”太盛的现象也非常普遍,无论内容简单还是复杂,学生能否自己读懂,教师都要不厌其烦、喋喋不休地解释、唠叨一番。许多教师一直把自己的职责定位在“传授”上,总是灌输、告诉,用繁冗的讲析代替学生的阅读自悟,造成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而中学语文素质教育是关注知识的基础,着眼于学生未来潜能的发展,重点应放在学法指导及教法改进上,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在学习特级教师魏书生“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步教学法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读、思、画、悟”的四步教学结构。它的显著特点是:(1)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体现了自学为主;(2)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重在指路子、授方法、交钥匙,挖掘了课堂教学的潜力。“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必须同步研究,正确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在师生互动合作的教学模式下精讲、启发,注意知识的迁移比较,加强变式训练,提高学生的能力。

1.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探求知识、寻找学习技巧,在探求中要让学生有意识地试一试、议一议、辩一辩、评一评,形成多向交流、生动活泼的良好局面。

2.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逐渐形成的,要从早抓起。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学生引入课堂情境,让学生阅读、理解、思考、领悟、收获、提高,逐步形成能力。形象地说,就是教师把学生领上山,让学生自己去搜寻、去发现、去捕获猎物。这样循序渐进,就能形成良好的习惯。

3.加强学生的学习指导。落实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教法的改革。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注重教法改革,力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交给学生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三、中学语文实施素质教育应对学生“授之以渔”

学会学习是每个现代人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只有拥有了这种“自充电”的能力,才能适应这个时代。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旨就是“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并以此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中学语文的素质是在加强“双基”教学的条件下,挖掘学生潜能,启迪他们的心智,形成完善的人格。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通过教师指路子、授方法、交钥匙,变“学会”为“会学”。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我们只有教好语文基础知识,为不教奠定基础;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一旦不教了,他们也会学习。正如古人所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努力突破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创造出在教师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自学,突破“一切以精、细为好”的观点和不讲效率的做法,代之以精略结合、举一反三和以少求多、讲究效率的做法,充分认识到中学语文实施素质教育突出了“为人生做准备”的特点,是为“终身教育”奠定基础。

论文作者:毛正军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0月总第2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5

标签:;  ;  ;  ;  ;  ;  ;  ;  

谈中学语文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论文_毛正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