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的探讨论文_赵桂鹏

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的探讨论文_赵桂鹏

惠东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516300

摘要: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它对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增进居民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城市人口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花费在居住区中,居住区环境景观质量已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生理以及精神生活。因此,花园式小区的设计者更应该提升设计水平和转变观念,设计出既能发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宜居小区方案,又能为该城市提档升级的精品小区方案。

关键词:居住区绿化;绿化设计;植物配置;树种

引言:一个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其实就是一个区域园林,因此,在对居住小区进行绿化修建的同时,一定要考虑所在区域、所在城市的整体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二者要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每个区域都有与众不同的气候、地理环境、人文情怀,不能一味跟风,不能一味追求统一,更不能盲目崇外,这样只能造成住宅小区的大同小异,导致毫无市场竞争力。因此,修建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借力打力”,用创新的园林设计融合当地的风土人情,因地制宜,才能打造出真正独特的、有文化底蕴的住宅园林。

1、城市住宅区绿化设计的原则

1.1绿化配置以植物群落为主,兼顾草坪现代的住宅小区,植物群落是绿色空间环境的基础,植物景观是绿色的主体,因此,应以乔木、灌木、草本花卉、藤本植物来有机结合,根据它们的种类和习性的相似性组成层次丰富而不芜杂,适合该地自然环境条件的人工园林植物群落,以发挥最佳生态效益。科研人员从园林植物的改善环境功能和叶面积指数关系入手,换算城市最佳效益结构为乔+灌木+草(含地被、绿篱)。这种种植结构可创造最佳生态效益,既节省土地,又在环境生态效益上产生最佳效果。

1.2绿化布局的集中与分散人类有安全、交往的需要等。现代化的住宅小区,更要注重居民的交流、运动和休息,如何围绕小区绿地这一共享空间,组织一些有益的户外活动,丰富小区居民生活,密切人际关系,规划设计时就要考虑集中的中心绿地。但过度集中的中心绿地环境难以安静,感觉空旷,人员往来也复杂,在实际生活中管理不甚方便,无形中同小区内大多住户之间拉开距离。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在绿化设计中还应考虑设计一些分散的团块绿地,形成一些相对安静的空间,利于小区住户休息和生活。

2、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遵循“适地适树”,“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原则,并充分考虑与建筑风格的吻合,达到“户户倚林”的效果,兼顾多样性和季节性,进行多层次、多品种搭配,分别组合成特色各异的群落。整体上有疏有密,有高有低,力求在色彩变化和空间组织上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根据居住区的绿地结构,在植物配置上也应灵活多变,不可单调、呆板,须做到以下几点:

1)点、线、面相结合。这里的点是指居住小区的公共绿地,面积较大,一个小区一般有2至3个,是为居民提供活动休息的场所,利用率高,要求位置适中,方便居民前往。平面布置形式以规则为主的混合式为好。植物配置突出“草铺底、乔遮荫、花藤灌木巧点缀”的公园式绿化特点,选用垂柳、玉兰、樱花、碧桃、月季等,植物多丛植,孤植、群植和棚架等。线是指居住区的道路、围墙绿化,可栽植树冠宽阔、枝叶繁茂、遮荫效果好的小乔木、开花灌木或藤本,如银杏、香椿、爬墙虎等。面是指宅旁绿化,包括住宅前后及两栋住宅之间的用地,约占小区绿地的50%以上,是住宅区绿化的最基本单元。2)注意再生空间的绿化。居住区由于建筑密度大,一方面地面绿地相对少,限制了绿量的扩大,但利用居住区外高中低的结构特点,低层建筑可实行屋顶绿化,山墙、围墙可用垂直绿化,小路和活动场所可用棚架绿化,阳台可以摆放花木等,以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质量。3)疏密有致。为了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休息,种植设计应做到疏密有致,即宅旁活动区多为稀疏结构,使人轻松、愉快,获得充足的自然光,在垃圾场、锅炉旁和一些环境死角外围密植常绿树木,道路上用遮荫小乔木。4)模拟自然,创造鸟语花香之意境。一个居住区绿地就是一个生态系统。要保证该系统的稳定,就要充分考虑各要素间的关系。

3、当前住宅小区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

3.1盲目攀比,过度包装

目前不少开发商为了追求档次,打着“花园住房”、“园林小区”的旗号,毫无目的地种植草皮,移植大树,完全不管这些草皮、大树是否能适应当地的气温、气候,盲目的绿化存在很多的弊端,东拼西凑是园林设计的大忌,不仅观感差混乱无比,而且根本不成体系,无法给人美的感受,甚至有些严重的,草皮、树木不能适应当地环境,结果最后全部枯死,不仅大费周折还劳民伤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搭配混乱,主题模糊

住宅小区在绿化修建时要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一般绿化面积要求在建筑面积的30%以上,而想要建设高档生态小区,就要求绿化面积达到建筑面积的50%以上。而目前,很多小区的园林设计只追求绿化面积,完全不管空间格局、植物搭配、设施建设的融合,这样一来植物种植结构不科学,甚至会误用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树木、花草,这样就不仅造成格局混乱,长期居住还对身体不利。

4、提高城市住宅小区绿化设计质量的建议

4.1统一规划设计,协调布局住宅小区绿地种类多,有小区中心绿地、专用绿地、道路绿地、宅旁和院落绿地等,且规模不一、功能各异。在进行绿化景观设计时,应在统一考虑小区整体风貌的前提下,根据使用与功能要求,科学协调布置绿化景观,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化景观系统,并与城市整个自然绿化要保持统一。设计尽量做到“人性化、生态化、自然化”,步移景异,建设富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住宅小区园林绿化景观。

4.2考虑植物品种和配植植物品种和配植是园林绿化成功直接因素。小区园林绿化景观的植物可分为乔木、灌木、花卉、地被及草坪、藤本植物及水生植物等,应充分了解各种植物的特性再进行品种选择与搭配。品种选择要考虑植物色彩、花果期及时序、常绿树、落叶树,乔木、灌木,速生、慢生等因素。植物配植要有层次感,乔灌草的配植要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小区布局要求,合理配植高、中、低植物,宜将修剪整齐的植物配植在边际与外围,以构成多层次种植结构。另外,本土植物在当地有极强的生命力,抗病虫害能力强,降低养护成本,因此在选择上应优先考虑。为了避免小区绿化千篇一律,应推广应用一些适合居住区特点的植物新品种,以创造出“春花、夏阴、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

4.3因地制宜,合理利用,体现人性化因地制宜是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适地造林,借景寓情才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华所在。合理利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少动土方,并适当保留原有的树木,这样可以减少投入,降低维护成本,并且显得朴实无华,真切自然。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倡导以乡土植物为主,还可适当选用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住宅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自然起伏的多变地形比人工造平面整齐的地形更令人感到轻松、温馨与浪漫,更富有诗情画意。尽量避免过度注重外环境,迷恋热带海滨植物、盲目追求豪华水景布置等华而不实、高成本的设计。

4.4园林景观与生活、文化相结合,讲求实用性高质量优美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如今,人们对住宅小区绿化的要求不再只是一两块草地,三四个花坛,而是要求高标准、高质量。首先,绿化面积要大于建筑面积的30%;其次在合理运用植物、园林小品、园路和铺装等前提下,特别要强调,在空间组织上达到一步一景,景随步移的效果。同时注意住宅园林景观要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提倡多元化,不要盲目效仿欧式风格的大门和护栏以及雕塑等,背离居民特有的生活与文化。住宅区园林绿化设计要符合实用性。儿童活动区内要树种树型丰富,色彩明快,比例恰当。一般采用生长健壮,少病虫害,树姿优美,无刺、无毒、无飞絮的树种。配置的方式要适合儿童的心理,色彩丰富,体态活泼,便于儿童记忆和辨认。老人活动区应选择高大乔木为老人休息处遮阴,为晨练、散步创造意境。又如停车坪采用多样式花架,种植藤木植物,既能折算百分之百绿化面积,又能起到保护汽车之功能,增添区域整体环境艺术效果。

5、结语

园林设计是多种艺术的碰撞,艺术都是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但不要忘了,艺术通史也是服务于生活、服务于人的。所以在住宅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本着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让人们置身绿色家园,诗情画意地享受生活点滴。

参考文献

[1]城镇住宅小区绿化的探讨[J].闵竹兰,宋晓旭.现代园艺.2011(11)

[2]浅议城市小区的园林绿化设计[J].邓春花.中国城市经济.2011(11)

[3]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J].申慧婷.河南农业.2016(02)

[4]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途径的探讨[J].马金锁.现代园艺.2017(08)

[5]展示乡镇园林绿化设计特点引领百姓共享绿色盛景[J].王虹霞.吉林农业.2016(17)

[6]园林绿化设计新思路[J].刘振权.现代物业(上旬刊).2014(06)

论文作者:赵桂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  ;  ;  ;  ;  ;  ;  ;  

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的探讨论文_赵桂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