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三观,提升语文集体备课有效性论文

正三观,提升语文集体备课有效性论文

正三观,提升语文集体备课有效性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东社学校 吴志宏

【摘 要】 语文集体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序曲,需教师从教材、学生、学情和教法中超前思考与认真准备。针对语文集体备课中目标乱、重点少、细节杂等问题,从宏观、中观、微观等“三观”出发,以聚焦整体为切入点,注重局部完善与细节揣摩,能切实提升集体备课有效性。

【关键词】 小学语文;备课;问题;宏观;中观;微观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集体备课其实就是“预”的过程,就是教师精雕细琢与集思广益的过程。这种“预”,自然便是教师依据学生认知需求与学情,剖析教材、分析要点,灵活面对课堂教学而产生的集体智慧。然而,集体备课走过场也不在少数,有时会陷入整体感知不够导致目标不明、要点不够突出、细节研磨缺少深度等“窠臼”。对此,我们针对农村学校集体备课面临的问题,开展了课题研究,从宏观调控出发,注重中观完善与微观揣摩,让每一堂课都变得有声有色。

经过近5年教学改革与实践,学校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学生在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奖;毕业生双证率、就业率、就业质量高。第三方机构评价数据显示,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近三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对口就业率60%以上,平均起薪高于全国同类院校同专业,就业水平和稳定性均在广东省高校名列前茅。2015年学校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被评定为广东省二类品牌建设专业。

一、宏观,聚焦整体

宏观备课应基于整册教材的研判,是围绕“大语文”教学观基础上的总体目标确定。围绕语文教材在年级中的功能价值,针对其整体内容特征,确定相应的教学主线,以形成一定的“思维导图”效应。从宏观把握教材内容,利于教师在明确目标方向中有的放矢聚焦教材,形成有机连贯教学思维。

教师从宏观处聚焦文本,利于明确教学目标方向。如,在苏教版(下同)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集体备课中,不妨针对教材在开宗明义提出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读书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等方面体现上述要求。在该册教材备课中应关注如下方面的内容:(1)总体了解教材组成,关注教材的知识板块构成,像课文赏读、学写毛笔字、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等;(2)注重分工合作,建议教师自选一两个主题进行专项备课,收集相关背景资料,从整体中把握教材内容;(3)引导交流互补,整合目标,以网络或研讨活动的方式交流整合各自意见,在此基础上制定既适合学情又适合教法的教学计划。各教研组长在教师集体相互探讨和交流中,可结合学段的特点,从教学过程与方法、知识领会与技能发展、情感与审美观等方面设计相关教学整体目标,把握教学要求。

为解决这一问题,某锡冶炼厂采用真空炉与结晶机联合处理的工艺生产四九锡,通过试验取得了成功,并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个少年紧紧地握着彼此的手,身体中的内息由各自的丹田里焕发出来,流动在他们的身体之间,如溪丘与河山,回应着回旋的声浪,或如沃冰雪,或如入洪炉,也许接下来的大音,就会让血冲出经脉,冲出百会穴,血箭一般,溅射到他们头顶的花朵上,但少年们心意已决,并不害怕。

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多从宏观角度研讨,能克服教学目标不明确问题,形成一定的教学主线,串联各个知识点。结合各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差异等,多从教材研读、教法优化和阅读补充等方面进行拓展,以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中观,完善局部

微观备课侧重点是优化教学方法及实施策略,是破解备课研读不够细致和不深入的有效方法。以细备课文为重点,多从细节处揣摩小学生的认知误区和盲点,多从他们关心的热点出发,着眼于细节的阅读方法、表达技法与情感体验等方面的指导,让学生在举一反三中获得表达技法。

关注学情,确定局部要点。在集体备课中,以预设初备为基础,根据主备人的建议,明确单元重难点,教学思路设计等。比如在五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的备课中,不妨针对“春天的景色”主题,可确定一定的教学设想,可从学生学习能力、知识掌握、学习心理、学习个性特点等找出该单元应该关注的重点与难点,确定写景描述的技法,课文描述的特点等。在主备人有了一定的观点后,可建议其他备课小组成员,根据教材单元的组成,从重点理解、难点化解等方面补充相应的设想,让其他组员在相互交流中获得相应的启发,形成一定的集体智慧。

教师在关注局部中应该围绕知识要点的组成认真研读,针对其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解,尤其注意从教法引导、思维点拨、互动交流等方面进行综合协调安排。多关注新方法的多向度迁移运用,从基础知识理解和表达运用技能发展方面深入巩固完善,实现由初识到深谙的转化。

三、微观,紧盯细节

中观备课以单元备课为载体,从课文编排角度出发,找出局部中需要把握的要点。语文集体备课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否则缺少一定的层次感,致使备课的重点欠缺、难点不分。教研组从局部完善角度,整理知识要点备课,利于教师在查漏补缺中完善知识体系。

微观备课,更加注重细节中的亮点,从蛛丝马迹中发现技巧与智慧。如在《三顾茅庐》的集体备课中,可在确定目标后,围绕认识生字、概括课文、引导朗读等方面确定相应的方法。结合“刘备等三人来到隆中”重点,应该紧扣“山冈的景色”“刘备敲门”“恭敬等候”等细节,突出如下几方面:(1)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找出文本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2)注重同桌交流与小组讨论,围绕“三顾茅庐”的典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刘备三顾茅庐后收获了什么?(3)建议学生改变课文学习方式,运用角色对白、情境小品等方式进行互动交流,给学生更多自我研读和深入细致探索的机会。备课小组在确定了上述细节备课方案后,可鼓励成员进行一一补充修补,从有感情地朗读、互动交流、拓展延伸等角度深入剖析其中的写作技法。

教师在微观备课中,更应该注重积累,运用好归纳演绎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总结提炼其中的经验和技法。在备课过程中,其他成员可根据教学要求多补充相应设想,在主动融入备课中多迸发思维灵感,形成耀眼的光芒。

总之,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无定法,但有章可依。从教材文本出发,多通盘考虑,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情,从“三观”开始,优化备课方法,定能切实提升集体备课的有效性。多反思备课过程与方法,让备课变得简约而不简单,更是优秀语文教师成长的必然之道!

标签:;  ;  ;  ;  ;  ;  ;  

正三观,提升语文集体备课有效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