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粮食贸易碳排放可视化的制约瓶颈及对策_碳排放论文

国际粮食贸易碳排放可视化的制约瓶颈及其破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瓶颈论文,粮食论文,贸易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F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33(2013)03-0027-08

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定义,气候变化是指除在类似时期内所观测的气候的自然变异之外,由于直接或间接的人类活动改变了地球大气的组成而造成的气候变化①。温室气体②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元凶,农业生产被公认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推动者,而一宗国际粮食贸易要历经粮食生产、存储、加工、包装、运输和销售等许多环节才得以完成,每一环节都会产生一定的温室气体,减少碳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一个重要的举措便是实现碳排放可视化。

一、国际粮食贸易碳排放可视化的实现路径

碳排放可视化是对碳排放进行管理的一种制度,通过“碳足迹制度”实现碳排放的“透明度”,以消费者看得见的方式显示商品或服务的碳排放,以便消费者选择低碳商品或服务。国际贸易碳足迹主要是指国际贸易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可以从贸易标的物的生产和运输环节来考察。国际粮食贸易涉及环节多,实行粮食从田间到餐桌整个过程中的碳排放可视化制度,在当前的条件下,主要考虑从粮食生产阶段、运输阶段及消费阶段的碳排放“可视化”做起。

(一)粮食生产阶段的“粮食生产碳足迹制度”

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概念源自“生态足迹”,主要是指人类在生产及生活过程中所排放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气体总量。对于“碳足迹”的理解,国内外机构、专家学者看法不一。例如,碳足迹是衡量某一种产品在其全生命周期内(原材料开采、加工、废弃物的处理)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温室气体转化的二氧化碳当量[1]。碳足迹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产品或服务在生产、提供和消耗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总量,又叫做产品碳足迹。二是仅指公司生产过程中导致的温室气体的排放,又称为公司碳足迹[2]。产品碳足迹比公司碳足迹蕴含的概念要广,包括了产品自身消耗(及处理)时排放的温室气体,还包括了生产产品的必要投入,而公司碳足迹只局限于生产过程的碳排放。企业和个人通过确定自己的“碳足迹”,了解自己的碳排放量,进而去控制自己的行为以减少碳排放。

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大量排放碳,粮食作物在生长中排放较少数量的氮氧化物和甲烷,而在粮食运输和包装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因而减少粮食生产的链条也将大大减少碳排放量。推进碳排放可视化进程,应当先通过生产阶段的“粮食生产碳足迹制度”,计算出粮食生产阶段产生的碳排放,包括农业投入如化肥、农药、薄膜等的投入而产生的碳排放量。

(二)粮食运送阶段的“粮食运送里程制度”

实际上,碳标签概念源自于20世纪90年代关于“食物里程”的探讨。所谓“食物里程”,指的是消费者饮食消费与食物原产地之间的距离,是评估食物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其中一个方面[3]。就粮食运送来说,粮食运送里程涵盖了粮食供给链全周期的实际距离:农场→存储→加工厂(包装)→物流仓库→批发商→零售超市→消费者。食物里程越远,运输路程中用于保存和包装食物的消耗、运输工具燃料消耗和排放的温室气体等废气量就越大,对环境的影响也就越大。它其实是以食物消费的方式评价资源消耗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确切地说,碳足迹标签的概念从“食物里程”理论发展而来,但又不仅仅局限于产品运输及包装过程中的碳排放。在实行食物里程制度的国家,该制度的实施间接起到了保护本国产品竞争力的作用。例如,从新西兰运送1公斤奇异果到英国会排放1千克二氧化碳,倘若在英国境内产销,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50克。低碳环保意识强的英国公众会首选当地产品;美国的本土伙食主义者协会提倡低碳消费行为,鼓励人们购买和消费位于家居地方圆100英里以内出产的当地食物。

(三)粮食消费阶段的“粮食贸易碳标签制度”

所谓碳标签,是指将产品或服务从原料的取得、生产、制造、储运、最终消耗及回收的全过程中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产品标签上用量化的指数标示出来,以标签的形式告知消费者产品或服务的碳含量信息。通过在商品上加注碳足迹标签,使消费者了解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释放的温室气体总量进而选择较低碳排放的商品。就粮食贸易碳足迹而言,可以用更为接近的农业碳标签来说明。所谓农业碳标签是指,一项农产品从原料收集、种植耕作,到被消耗、废弃,乃至回收的整个生命周期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亦即农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碳足迹,经换算以二氧化碳当量表示,并以碳足迹标签的形式呈现出来。农业碳标签制度,可以系统地标示和评价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为因素引起的碳排放,对实现低碳农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国际粮食贸易碳排放可视化尽管从理论上讲可以是分阶段的,其实它是相互关联的。碳足迹记录了人类在地球日益增多的温室气体中留下的“痕迹”,碳标签通过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计算分析,亦即“碳足迹计算”,标示其全生命周期中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因此说,碳标签即产品碳足迹的量化标注。“碳”耗用得多,导致地球暖化的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碳足迹就大,标注在产品上的碳标签也就越大;反之,碳标签就越小[4]。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因而碳排放的量越大,对环境造成的损害就越大。

粮食贸易碳标签制度的施行,可促使碳排放来源透明化、可视化,其标示的碳足迹信息,可以让消费者直观地获知粮食从生产到消费的碳含量信息,促进树立低碳生态消费模式,既可以直接引导消费者的市场购买行为,又可以间接影响生产经营者的生产决策行为,进而推广低碳排放技术,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平衡的目的。

二、国际粮食贸易碳排放可视化的特殊性及难度

(一)国际粮食贸易碳排放可视化的特殊性

从理论上讲,国际粮食贸易在粮食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和销售等一系列过程中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和其他产品贸易一样,可以通过碳排放可视化管制制度来告知消费者。但是,国际粮食贸易碳足迹的计算要比单一产品碳足迹的计算难度大得多。以粮食生产环节为例:

1.农业既是碳“汇”又是碳“源”

研究表明,导致气候变暖的人为因素有两方面:一是化石燃料燃烧、水泥生产等能源和工业过程直接向大气排放的温室气体,二是土地利用变化影响温室气体源和汇的分别和大小。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观点,作为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农业耕地释放的温室气体超过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相当于150亿吨二氧化碳。在我国,除了农业耕地外,种子、有机肥等的投入,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大量工业品的投入,农机使用消耗大量化石能源等,均增加了农业源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使农业成为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但研究也表明,生态农业系统可以抵消掉80%的因农业导致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可见,粮食生产对碳循环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既是碳“源”,又是碳“汇”。如何计算粮食生产的碳足迹在操作上有一定难度。

2.农业属于高风险行业,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变化、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市场需求等各方面因素都会影响到粮食产量,尤其是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对农业这一高风险行业会造成巨大影响,而且,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农业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都表现出程度不同的脆弱性。

气候变化导致土地荒漠化,使人均可耕种面积减少;全球变暖使农业用水缺乏,也使病虫存活的范围更广,为病虫害的扩散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极端天气如飓风、洪水等频度增加严重破坏农业基础设施,破坏农业生产,导致粮食产量减少,等等。这些又将会导致粮食产量严重依赖更多化肥、农药以及对农业的更多投入,进而增加能源开支。农用机械和化肥等的使用、兴修水利等又会进一步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在这种农业生产模式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意味着粮食产量的增长难以维持。农业生产与气候变化间的这种特殊关系已给人类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也为其碳足迹的计算增加了难度,粮食生产阶段农业投入环节越多,碳足迹的计算就越复杂。

(二)实行国际粮食贸易碳排放可视化的制约瓶颈

1.国际粮食贸易过程中的碳足迹不易计算

产品碳足迹的计算,涉及产品从原材料到制造、储运、销售、甚至报废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计算出每个环节的碳排放量本身就非易事。欧盟之所以首选将航空业纳入欧盟的碳排放交易机制,正是因为在碳计算方面航空业属于较为简单的“产品”,可以根据飞机的飞行公里数、耗油量和飞行时间以及旅客人数等计算出碳排放量,相对比较容易。而国际粮食贸易碳足迹从粮食生产到餐桌消费,涉及生产投入、加工、包装、国内国际运输和销售等方面,环节多、过程长,而且,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等工业投入品在整个供应链上即生产、运输、施用过程中均产生碳排放,较之单项工业产品,其间数据的获取和计算均复杂得多、难度大得多。

资料显示,农业生产过程中能源的利用直接和间接碳排放、工业投入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以及农业废弃物的最终处置等,是农业源温室气体最重要的三大类来源,尤以化肥(氮肥)的碳排放最多,占整个农业系统碳排放的比重最大,而粮食生产活动本身排放的温室气体所占比重不大。在运输环节,日前空运造成的大量碳足迹已为人们所熟知并加以关注,海运的碳足迹问题却往往被忽视。根据国际海事组织的研究,海运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大大超过之前的预期,随着全球贸易扩张,预计到2020年,海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增加70%。统计显示,全球范围内有9万艘船只运送着全球90%的货物,国际粮食贸易中80%的粮食又是通过海上运输的。在我国,2011年铁路粮食运量达9946万吨。粮食运输环节的碳排放量的计算问题也因运输方式的不同计算方法有异,碳足迹计算标准越多,计算频度会越多,粮食贸易成本也越高,尤其是国际粮食贸易中的多式联运,会加大碳排放计算的工作成本。

此外,农业既是碳汇,又是碳源。粮食碳排放量计算应考虑粮食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及吸收不同的效果,会涉及碳排放与碳吸收的折抵问题,这也为粮食贸易碳排放可视化增加了难度。尽管从农田到餐桌粮食贸易碳足迹的计算不易,但国际上已有日本等国对农业碳标签制度进行了尝试。日本农林水产省宣布自2011年4月开始实施农产品碳标签制度,要求摆放在商店的农产品通过碳标签向消费者显示其生产过程中排放的CO[,2]量。日本贸易部以薯片为例,公布了其碳足迹细节,即“碳足迹”为75gCO[,2],其中44%来自种植、30%来自制造、15%来自包装、9%来自运送及2%来自抛弃包装袋,以提醒消费者每包薯片的碳排放量。日本国内最大的超市万古首先在大米、胡萝卜和洋葱等7种产品上试用,经在10个店试行后,已扩大至43种农产品和消费用品,并且已经涉及进口商品[5]。

2.碳标签制度的推行一定时间内会有难度

碳足迹标签为消费者提供了产品或服务一整套完整的量化碳排放信息,使得消费者在碳信息获取对称的情况下,完全自愿选择与处置不同碳排放量的产品。但碳标签的实施需要核定生产、运输等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会给经营者增加额外成本,经营者还存在节能降耗成本太高、资金实力以及环境友好技术短缺的障碍,消费者也要负担由此而生的转嫁成本,在此情况下,碳标签制度能否推行,取决于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及其低碳责任感。消费者的低碳责任感强,就会选择更低碳更环保的产品,以消费者的需求刺激产品生产经营者的配合,是推进碳足迹标签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可以说,消费者低碳消费意识是碳标签制度得以发展的基础。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已有日本、美国、法国、瑞典、加拿大、韩国等12个国家/地区立法要求实行碳标签制度,而且均以政府推动、自愿形式为主导。作为一种生态标志制度,碳标签完全可以遵循强制标注的发展轨迹,多数国家却采取自愿标注碳标签的模式,原因在于,碳标签的实施,离不开检测检验、核查、管理等环节,若这些成本作为额外负担加诸于企业,会在一定程度上减低其市场竞争力,挫伤其积极性,因此实践中,大多采取由政府出面成立专门的碳标签管理和服务机构,由国家颁布碳标签核算标准和管理体制。由企业自愿选择,实力较强者可借以提升企业形象,增进核心竞争力,而实力较弱者也不至于因增加额外成本引致对碳标签制度的抵制和滥用,给碳标签市场带来混乱。

“粮食”不同于其他一般商品,它是一种特殊的“日常消费品”,与大众的生活密切度极高,是大多数人一日三餐的必备品。实行国际粮食贸易碳排放可视化,让人们知悉粮食从生产到消费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量,了解自己的“碳耗用量”,进而选择带有成本加价的碳标签的粮食,意味着人人都要为实施粮食碳标签制度而额外增加的成本“埋单”,在人们对温室气体增加带来的负面影响没有充分地认识、对于环境问题导致的后果没有正确地评判进而自愿选择更低碳的消费之前,推行可视化战略会存在一定难度。目前,国际粮食贸易碳标签制度只有依靠国家推动、经营者自愿才能取得实质效果,消费者环保低碳意识的提高是制度推行的驱动和基础。

三、国外碳排放可视化的立法与实践导向

(一)碳足迹核算标准与规范的统一

英国是最早对产品推出碳标签制度的国家,该国设立了专门的碳标签管理机构,出台了统一的标准规范。2008年10月英国标准化协会(BSI)发布了统一适用于商品和服务的碳足迹测量核算标准PAS2050③,该规范规定了各种商品与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碳排放量的要求,以及一整套的碳足迹信息评价核算体系,根据该标准测算出商品或服务的碳排放量。为了配合与跟进PAS2050,英国还颁布了促进碳足迹与碳减排信息交流与管理的条例法案,作为碳足迹机制实施的配套措施。2007年3月,英国试行推出全球第一批标示碳标签的产品,目前碳标签适用范围已经扩展至食品等领域。

碳标签信息的交流是实施结果公正的保障。碳足迹标准制定的目的在于使碳足迹排放信息具有可比性,纵观碳标签实施情况,各国无不重视碳足迹的评价标准,颁布统一的碳足迹计算规范。如英国和日本在碳标签上标注碳足迹具体排放详细数值,韩国则采取分步、分阶段的渐进发展模式,第一步标注碳足迹排放量,第二步强调碳排放减少量,待发展成熟后再进一步完善。

统一的核算标准与规范是实施碳标签制度的前提。日前使用最广泛的是BSI的PAS2050,它公告后即成为国际推动碳足迹计算的主要蓝本,国际标准组织(ISO)制定的产品碳足迹的国际标准ISO14067,其内容架构即以PAS2050为主要参考依据。日本以英国的试行碳标签规划为蓝本,同时结合本国环保产品标识和生命周期分析的执行经验,实施本国碳标签制度;德国产品碳足迹测量方法以ISO14040/44为基础,同时参考PAS2050;韩国、泰国等碳足迹计算标准也都主要参考ISO系列标准和PAS2050。

(二)农业碳标签可能成为潜在的贸易壁垒

碳标签作为促进人类社会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重要工具之一,其推广应用已是国际大势所趋,继英美等国出台碳标签实施和管理的法律法规及认证标准后,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在相关产品或服务上加注碳标签显示其碳足迹信息。随着越来越多地被实践运用,碳标签制度也将由自愿执行走向强制遵守。

据欧洲时报网消息,2011年7月1日法国开始对“新环保法案”进行为期一年的试运行。该法案要求,市场上的产品将被强制性披露环境信息,须标示从原料、制造、储运、废弃到回收全过程及其包装的碳含量。试运行结束后,政府将视对试行情况的评估状况确定强制实施时间。而日本的农林水产省早在2009年就决定,碳标签制度执行范围将扩大至整个农产品类别。法国、日本等许多国家目前已经开始对商品实施低碳准入,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加注碳标签的商品将更易进入国际贸易领域。

碳标签是产品背后碳减排技术水平的体现,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增加,尤其是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企业竞争优势的丧失,还可能会助推消费者优先选择本国低碳产品,从而使进口产品处于竞争劣势。目前发达国家掌握着低碳核心技术,控制着碳足迹测算标准,还将继续致力于完善碳标签体系,并通过国际经济秩序、贸易格局、金融体系等在全球范围推行。一旦其相关标准、法规等成熟,就会对高碳排放的进口产品提高门槛,“碳足迹”标签认证极可能会成为贸易保护的有力工具,演变成为国际贸易中的新型贸易壁垒——“碳壁垒”。

四、我国粮食贸易碳排放可视化瓶颈的破解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占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7%。我国用全球7%的土地,养活了全球1/5的人口,这是公认的事实。但很少有人提及,我国占全球7%的耕地消耗了全球35%的氮肥和30%以上磷肥钾肥,单位面积上的磷肥和钾肥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多[6]。一定程度上讲,我国粮食产量的增加与化肥的投入增加有直接的关系,氮肥、磷肥和钾肥等对于农作物“一样不能少”,缺少就会大幅减产。我国人口多、耕地资源和灌溉水资源紧缺、粮食单产低,国人饮食习惯的变化使肉食消费剧增,这些对粮食需求产生了乘数放大效应④,人口的不断增加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加了粮食需求量,粮食主观需求发展的无限性与客观资源再生增长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突出。解决众多人口的吃饭问题,目前的普遍做法是提高粮食产量,而粮食产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化肥的投入,意味着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此外,我们一方面向土地“索粮”,一方面又出现惊人的粮食浪费,仅从号召国人节约资源的角度考虑,实行农业碳标签制度、积极推行粮食贸易碳排放可视化战略也应是积极有效的。从我国现实情况看,推行粮食贸易碳排放可视化战略要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参与制定碳排放国际规则与完善国内相关法律双重并举

一方面,要积极参与碳排放国际规则和标准的制定,争取我国的话语权。构建碳标签认证法律机制的核心在于制定统一且符合实际的碳足迹核算标准,核算标准是碳标签认证中最重要的环节,核算的方法及计算的标准将直接决定着核算结果的认证,也决定着产品碳足迹的统计信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碳足迹核算标准都是发达国家制定的,他们在碳贸易规则方面已经抢占了“主动权”,很有可能在贸易上形成新的制衡手段。而国际粮食贸易碳排放可视化涉及农业、化工等不同行业,其碳足迹的计算需要分别进行,其核算很复杂,标准不统一。我国不仅要不断研究与把握国际贸易新规则,更应积极主动参与碳排放国际规则和标准的制定,在围绕气候变化及相关标准问题与发达国家进行博弈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我国的话语权,减少新形势下的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外贸的伤害。

另一方面,要制定和完善我国的碳足迹标签制度。《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我国要“探索建立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⑤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开展借鉴国际经验与交流的碳足迹标签发展计划,2008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与英国BSI开展“气候变化和能源”合作项目,将PAS2050标准引入中国,2010年9月,又将PAS2060标准引入中国。我国标准化研究所也在参考国际已有的核算方法和体系的基础上,研究适用于企业需求的核算、管理、减排、报告方法,积极关注国际核算标准的发展动态。环保部亦积极推进低碳产品认证和研究工作,环境认证中心制订了《环境认证中心开展低碳产品认证》规划,作为开发和实施碳足迹标签制度的先驱指导文件。具体内容是将低碳产品认证工作分为三个阶段:“中国环境标志——低碳产品”阶段、产品碳足迹标志阶段和产品碳等级标志阶段。环境认证中心颁布了《中国环境标志低碳产品标识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自2011年2月1日起实行,标志着低碳标识开始正式使用。根据该办法,环保部环境认证中心负责建立健全中国环境标志低碳产品标识的发放和监督管理制度,并向社会公开。2011年底,环保部发布了首批4项中国环境标志低碳标准,以后将逐步扩大。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并尝试碳足迹认证。2010年10月,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通过SGS集团⑥对其虾夷扇贝产品的碳足迹计算,并获得SGS全球首个碳标签,国内食品行业首个碳标识认证食品——獐子岛虾夷扇贝诞生。

从当前情况看,我国的农业碳足迹标签制度还只能处于经营者自觉适用阶段,但为长远谋,应当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随着其推广应用以及人类环保意识的进一步增强,终将会实行强制标注模式。在这方面,我国的绿色食品标志制度发展时间久,制度完备,对碳标签认证制度的立法完善和实施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在管理方式上,绿色食品标志制度有两种管理模式:依据现有和国际通行的绿色产品认证标准来管理、基于绿色产品的商标法律性质依据商标法来管理。碳标签制度的推行,可以在借鉴绿色食品标志的管理经验基础上,采取认证标准管理与法律规范管理并行的模式,以碳足迹标签认证标准来衡量和规范碳标签认证制度秩序,同时将碳标签纳入到《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的保护范围内,防范和制裁假冒碳标签认证的行为,扩大对碳标签的法律保护范围。当然,这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尤其是对于粮食贸易而言。

(二)提高碳减排能力,跨越“碳贸易壁垒”

世界粮食出口国主要有两种类型,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在某些产品上具有要素禀赋优势的发展中国家。世界主要的粮食进口国有三类,一是欧美发达国家;二是人多地少、农业资源不足的国家;三是一些农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国家。以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小麦为例(小麦的贸易规模较大,动辄过亿吨),世界小麦和小麦粉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加、澳、法、阿、德等国家,小麦的主要进口国是中、俄、北非、东欧,占世界进口量的29%。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进口国之一,之后,由于国内小麦产量的增加,小麦进口量开始减少。在目前已实施碳足迹标签制度的国家中,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粮食净出口国,日本是世界最大的粮食净进口国。

中国是世界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主要粮食种类的贸易量在世界粮食贸易总量中占据重要份额。我国推行粮食贸易碳排放可视化战略,可以为国内消费者提供更低碳粮食选择,也可为跨越进口国低碳贸易壁垒做好准备。国际粮食贸易碳排放可视化涉及农业、化工等不同行业,需要每个环节不同行业的共同行动,实现农业的低碳化、交通运输领域的低碳化,使“碳标签”成为通向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1.发展低碳农业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我国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40亩,是世界人均水平的40%左右,人均拥有发展农业所必需的淡水资源仅是世界人均水平的25%。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频发使农业耕地质量下降。资源的硬约束决定着我国必须走节约型发展之路,十八大报告的上述要求具体到农业而言,即是走低碳农业之路。亦即,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现实需求和中国的国情出发,走资源节约型、生产清洁型、环境友好型、质量效益型的低碳农业发展道路。

全球变暖影响粮食作物的种类、种植方式和种植地区,使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减少,使部分国家粮食安全和生存环境恶化。低碳农业是指高碳汇、低碳耗、低碳排(“一高两低”)的农业生产方式,是要求在农业生产与经营过程中以最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获取最大收益的农业发展模式。据FAO估计,不生产工业化肥每年可为世界节省1%的石油能源,不在土地上施用化肥还能降低30%的农业排放。科学使用农药、化肥和饲料等工业产品,增施有机肥,减少农用机械的能耗量等都可以减少农业碳排放。2009年12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发表的一篇题为《农业收获的多重好处》的文件,称农业通过降低、转移碳排放可以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领域。并指出一些农业实践可以起到在土壤中固碳的效果,包括减少耕作、利用各类残渣堆肥、种植多年生作物覆盖土壤等,这些措施不会对农业和耕地造成影响,同时能达到将大气中的碳转移到土壤和植被中的效果⑦。其实,这些做法在我国的传统农业中经常采用,可见中国的传统农业对现代低碳农业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2.提高碳减排能力

碳标签不只是“标签”,它是产品背后碳减排技术水平的体现。与发达国家更成熟的减排技术发展相比,我国国内的粮食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粮食加工与运输等会导致更高的温室气体排放。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称,农业固碳技术可以通过堆肥或地膜覆盖等手段来阻止土壤的碳排放,该项技术减少了近90%,的农业碳排放。因此,提高碳减排能力,要大力开展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例如,绿色种植技术、绿色储粮技术等环境无害化技术,可以节能、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等的资源节约型技术,以及农用化学品的替代技术、高碳汇的植物新品种培育技术、土壤碳汇技术,等等,实现藏碳于农、藏碳于粮、藏碳于土,探索中国特色低碳农业发展之路。同时,还要减少粮食运输领域的碳排放,实现粮食贸易各环节的低碳化。

(三)积极宣传,不断提高消费者的认知度

低碳社会的实现离不开先进的环境友好技术,也离不开广大消费者对国家低碳战略的参与和支持。尽管当前各国碳足迹标签制度大多处于提倡阶段,但可能会助推消费者优先选择更为低碳的产品/服务。可以说,国际粮食贸易碳排放的可视化,可以唤起消费者关注气候变化、支持环保的社会道德和责任感。

提高消费者对低碳的认识水平,推动碳排放可视化战略实施,一要宣传引导,通过碳标签标注的粮食贸易过程中的碳足迹信息的可视化,让消费者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各个环节(包括用粮)分别排放了多少温室气体,以及减少该类排放需花费的费用,以唤起公众的低碳意识和对食物结构的合理性变革,进而引导消费者理性选择更为低碳的粮食以减少日常消费中个人的“碳排放”。二要提倡与奖励消费者购买经过低碳认证产品的消费模式,间接促进国际粮食贸易整个链条中的生产经营者进行低碳选择,推动其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开发低碳产品技术,对产品做碳足迹核算,使碳标签得以推广。根据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记录来采取奖励措施,绿色消费越多,所获奖励也越多,让消费者自觉选择绿色消费。对积极参与碳排放可视化的经营者也一样设置鼓励机制,可以通过财政、税收和其他优惠政策扶持,发挥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主体作用。通过政府鼓励、粮食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努力,突破现实中粮食贸易可视化的瓶颈,使粮食生产和国际贸易积极向低碳贸易模式转变,减少温室气体,走向生态文明。

该文已由“中国知网”(www.cnki.net)2013年1月16日数字出版,全球发行

收稿日期:2012-11-12

注释:

①参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1款。UNFCCC因此将因人类活动而改变大气组成的“气候变化”与自然原因所引起的气候变化区分开来,由此可见,法律上的气候变化是指由人类活动导致大气组成成分的改变而引起的气候变化,不包括气候的自然变异。

②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二氮()、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以及六氟化硫()等6种气体,其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是二氧化碳。

③PAS2050即《商品和服务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估规范》(Specification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life cycl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f goods and services),是BSI发布的产品碳足迹标准,针对某个企业的一个具体产品,从摇篮(原材料)到坟墓(产品报废进入垃圾场)整个生命周期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

④据悉,每生产1公斤牛肉要消耗8公斤左右的粮食,生产1公斤猪肉要消耗3-5公斤粮食。

⑤《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二十一章“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⑥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SGS,是国内首家提供产品碳标识服务的第三方机构。

⑦来源于中国气候变化网,http://www.ipcc.cma.gov.cn/Website/index.php? ChannelID=11&NewsID=1110

标签:;  ;  ;  ;  ;  ;  ;  ;  ;  

国际粮食贸易碳排放可视化的制约瓶颈及对策_碳排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