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集成服务的需求与发展_图书馆论文

论信息集成服务的需求与发展_图书馆论文

试论信息集成服务的需求及其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需求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信息技术发展所引发的文献资源和技术服务手段的变革,使得高校师生的信息需求量急剧增长,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以网络化和资源共享为特征的全新的文献保障体系,是实现高校图书馆跨世纪发展的一种崭新形式。各高校也都相继加大了现代化技术设备的投入,加快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步伐,相继开通了校园网,并增设了电子阅览室等设施,使信息服务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向高层次、高深度、高技术含量、全方位的方向发展。但作为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除了以各种现代化的信息设施作保障,还必须实行科学的管理方法和业务行为,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读者需求变化的特点,来加强对内部运行机制的变革,使文献布局、服务方式和内部管理机构随着图书馆现代化技术的发展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其适应现代化图书馆管理的需要,以新的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来实现和强化新功能。

1 用户当前的需求特点分析

以计算机、通讯、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形成了一个以信息高速公路、因特网和数字图书馆相互联系的一个崭新的信息环境,它带来了信息资源的多元化及获取信息手段的多样化,也带来了用户需求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

(1)高效、综合性服务。教师是高校的主要信息用户,他们一般都肩负着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教学和科研活动决定了他们需要广泛、迅速地获取各种信息源的信息和文献,及时掌握本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动态,因此他们需要我们图书馆在管理体制、技术设施、馆藏布局、服务手段、人员配备等方面都能为他们获取知识和信息提供周到的服务。既能对各种信息需求给予便捷的回答,又能高效率地实现信息的提供和综合加工。

(2)信息载体的多样化。高校教学体制的改革,使高校师生在课程建设、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中,需要涉猎更多领域的成果和方法,其需求呈现出高度专门化和综合化趋势。传统的印刷型馆藏文献载体一统天下的格局,已不能满足他们对信息的多元化需求,而需要图书、录音录像制品、缩微资料、光盘以及数字化资料等文献资料并存的组合体。随着全球信息网络的建设,以及高校校园网的开通,为高校师生获取信息提供了更广泛的途径,也使信息的涵盖范围更为广泛,这为一向对新知识、新技术十分敏感的高校师生提供了不断获取和创新的广阔空间。

(3)服务形式的多样化。高校图书馆接待大量读者的借阅是最基础的服务工作,但在图书馆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更需要图书馆在继承原有的服务基础上,开拓多元化的服务形式,利用现代技术所支撑的强大信息源和技术服务手段,来实现信息服务方式的更新,在传统的服务手段中更多地融入新技术,借助新技术来实现服务内容的创新。

(4)信息管理的集成化。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布局一直延袭着“板块”管理模式,流通、期刊、检索各成一体,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图书与期刊、中文与外文、内部发行与公开发行等文献相互分离,形成了读者一方需求与图书馆多方服务的现象,使师生感到借阅的不便。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文献载体的发展,读者所需的知识不再是一书一刊,还包括电子型文献及网络信息。因此,用户迫切需要按学科组织信息单元来实现信息的集中化管理。

(5)服务方式的自助式。高校的教师、学生及科研人员一般都有较强的自主性,他们大多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自实践,而不是依赖图书馆员来完成信息检索和文献查找。他们的自主检索能力较强,因此希望图书馆能为其提供更多的开放式服务,为他们检索信息及组合信息提供便利的技术环境,并能在他们需要时随时得到馆员的帮助的自助式服务方式。

2 现有服务模式与用户需求的矛盾分析

对高校图书馆来说,其宗旨就是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满意的文献保障,要为帮助学生学习和全体教师、科研人员的教学及其学术研究做好信息服务。随着以网络化和资源共享为特征的全新的文献保障体制的实施,理应有全新的服务模式与之相配套。但由于长期以来建立的管理体制还未能做到随技术发展而同步调整,因此在服务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了某些不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与需求脱节。对大多数读者来说,他们希望在图书馆能尽快地得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而不愿把时间花费在反复地查阅过程中。而现行的书、刊及电子文献的分别管理模式,造成了同类科技文献的分散布局,形成了读者一方需求和图书馆多方提供的现象。往往师生为了查找一个专题文献,不得不楼上、楼下,书库、阅览室、检索室到处跑,甚至往返几个来回,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如果读者查到的文献分属不同的印刷本刊、光盘或在网络等载体上,他要索取原文,就要通过复印、打印、下载或E-mail传递等方式来获得。这个服务就要经过多个部门的一系列服务来完成,客观上增加了许多服务环节,给读者获取文献和信息带来许多不便。

(2)缺乏综合性服务能力。原有的图书馆服务工作模式是以馆藏为中心的,各职能部门的职责也是各自独立,虽然有些业务部门在工作环节上应相互关联,但由于不同载体文献分属不同部门,事实上各自职责仍相互独立,岗位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而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人一岗责任制,也限制了工作人员对其它岗位的了解,往往一个人多年来一直固定在一个岗位上,使得服务技能单一,缺乏综合服务能力。如今面对多种载体文献、多种检索途径、多种学科知识及需求多样化的读者,馆员单一的传统服务技能常常会令读者不满意。

(3)服务功能缺乏集成化。现代图书馆的馆藏概念不仅包括本馆的印刷型文献资源,还应该包括网络信息资源,以及数据库型信息资源。多种文献和多种检索工具激发了图书馆一些潜在的服务功能,使图书馆服务功能向多元化发展;但在多元载体分属多个部门管理的模式下,其服务功能也随之分散,使服务跨越多个部门,使信息提供服务功能难以集成化。在读者需要提供综合性信息和文献服务时,由于各服务部门功能不同,往往得不到一些部门的有效帮助,而出现各管各,互相推委的现象,在服务功能上体现不出整体配合,影响了信息集成服务。

以上这些反映在读者服务过程中的问题,实际上反映了图书馆信息服务导向和职责需要转变的要求,及文献组织结构需要调整的要求。

3 信息集成服务的需求分析

在人们的传统意识里,图书馆服务的基础是拥有大量丰富的信息资源,将信息资料集中在“馆藏”这个物理空间内,并以“馆藏量”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随着网络的发展,电子信息资源急剧发展,“馆”这个物理界限已被突破。同时,网络的发展也使人们获得一次文献的能力大大提高,用户利用信息资源依赖馆藏的的程度正大大降低,图书馆原有的以“拥有”资源为中心的指导思想正在由逐步向彻底地转变,工作的重点正在重新确立,并正转向以“集成”信息资源为中心提供信息服务。

现在网络上的最大业务量是提供“关于信息的信息”,信息的检索与重组显得非常重要,图书馆要利用自己的信息加工优势,使网络上杂乱无章的、庞大的信息有序化。这就需要在面向信息内容方面提供综合性的智能化服务,使物理上分布的信息资源,通过网络从逻辑上把其链接起来,创建集成化的信息服务环境,实现服务方式的实质性变革。

所以网络的加盟及用户需求的变化,引起的用户对图书馆服务模式的需求是集咨询功能、信息检索功能和文献提供功能于一体的信息集成化服务。它必将使图书馆的用户真正体会到高效、便捷、可靠的信息利用环境。在这个环境中,用户只需面对一台计算机,就如同走进了一家全面提供信息服务的商店:进入、查找、打印、下载、传递等服务一应俱全,并可以动态地向用户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可以在强大的整体化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支持下,开发利用集成化的信息资源。它会使用户越来越感到,图书馆不仅能提供图书或期刊,还能利用WWW等技术为读者开发各种数据库,并能主动地根据社会和读者的需求整合、编制各种导读系统或导航系统,向用户提供每个主题领域里的服务,可以大大节省用户的时间,方便了读者查询。

因此,信息集成服务是以服务为核心,以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为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充分考虑了现代信息用户的需求特点,强调对信息资源进行规范的利用管理,来营造集成服务环境的一种服务模式,充分体现了现代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和特征。网络使我们的用户在利用本馆的信息外,又可以利用其他馆的馆藏,还可以获得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使可供信息的范围更加广泛。而网络环境下的信息集成服务模式也是用户迫切需要得到的,同时也是图书馆服务所追求的目标。

4 图书馆未来的信息服务模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用户需求的变化,都促使图书馆转变原有的工作重点及服务模式,而重新思考图书馆的发展路向。它使图书馆人将注意力集中到了用户的需求及如何满足这些需求上来,将工作的重心从收藏转向了获取,从文献描述转向了文献传递,信息服务也由仅仅提供信息的信息向提供信息本身变化。因此也决定了其发展所要依据的是信息资源的集成服务环境,强调的是对功能集成、信息集成和网络集成的综合。在服务模式上所追求的以获取服务为目的的集成化服务。这就使原有的功能不同的参考服务和技术服务日益融合,通过描述与文献的连接、问题与答案的连接、用户与资源的连接来实现功能集成的服务。比如,以往的参考服务主要是针对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诠释解答和指导用户利用信息资源及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在原有印刷载体占多数的情况下,参考人员对自己所要检索的参考源非常熟悉,随着光盘及网络联机检索的出现及发展,参考源数据库的种类及数量大为增加。因此在数据库的选择及利用过程中,技术服务的支持和帮助就显得十分必要,检索软件的评价、硬件及软件的安装、机读目录的提供、用户的培训等都需要集成服务模式来共同承担。同样文献传递服务过程也将超越传统的图书馆馆际互借路线,文献传递工作站的建立,作为文献传递的接点及桥梁,可以在资源图书馆与用户之间形成一个紧密连接的纽带。用户的任何需求只要通过向传递工作站的申请,就可以通过馆际互借子系统将这一申请送到能满足这一需求的资源馆,这一资源馆再将文献扫描后发到用户的计算机。可见,未来的文献传递服务在技术服务的融合下将会开展得更好。文献提供服务、参考服务、技术服务的界限会变得越来越模糊,最终达到整合发展的目的。

所以,未来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应该是部门间合作的新的结构方式,以集合式、整体化的方式提供服务,所有的图书馆工作都是为了“获取”提供服务的。它将不再是某一功能部门的责任。虽然各个馆员的工作范围不同,但按课题组织的研究开发可以使不同的专门工作集中在一起,使不同的功能部门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将不同的业务工作相连接,以服务集合的形式提供服务。总之,集成服务模式是由信息用户的需求决定的,也是未来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

标签:;  ;  ;  ;  ;  

论信息集成服务的需求与发展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