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期刊学科特征的统计分析_自然科学论文

两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期刊学科特征的统计分析_自然科学论文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栖期刊学科特点的统计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统计分析论文,自然科学论文,社会科学论文,学科论文,期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 G25

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林被甸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96年,第二版)为样本,在统计范围内,我国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栖期刊137种。这些期刊有显明的学科特点:

——每一种期刊的主要报道内容都分别含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一个以上的类目,即主要报道内容所涉及的学科既有自然科学又有社会科学。例如,《古脊椎动物学报》的主要报道内容包括地质学、生物科学、动物学和考古学;《人口研究》的主要报道内容是生物科学、妇女和人口学。一种期刊的主要报道内容同时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栖期刊的基本学科特点。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栖期刊主要报道内容的跨学科数,遵循如下原则,即跨学科越多,刊种数越少。统计表明:在137种期刊中,跨2个学科的95种,跨3个学科的28种,跨4个学科的10种,跨6、7、8、10个学科的各1种。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栖期刊主要报道内容的学科分布有不平衡性。(1)自然科学与经济两栖期刊的刊种最多,共46种, 占刊种总数的34%。其中涉及农业经济的17种,工业经济的13种,经济计划与管理的7种,旅游经济的5种。在农业经济的期刊中,农业10种、林业4 种、水产3种。(2)自然科学与教育两栖期刊18种,师范院校综合性学报和专业教育期刊各6种。(3)自然科学与艺术两栖期刊12种,主要有《大众摄影》、《中国摄影》、《上海工艺美术》、《中国花卉盆景》、《中国园林》、《流行色》、《中国包装》和《中国文房四宝》等。(4)自然科学与科学学两栖期刊10种, 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栖期刊中,跨学科最多的均属此类期刊,《中国科学 A辑》跨数学、力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原子能技术和科学学,《中国科学

B辑》跨化学、地球物理学、气象学、海洋学、生物学、动物学、化学工业和科学学。

——从自然科学的学科分布看,涉及农业科学的22种、医学的18种、轻工业与手工业的16种、自然地理学和基础科学的各14种、建筑科学的7种、其他学科的54种。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栖期刊的学科特点基本上反映了我国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一些学科之间互容互用、交叉渗透、综合分化的错综复杂关系,即:

——互容、互用关系。随着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发展,一些学科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日趋严重,形成学科之间的相互包容。例如,“园林”乃“栽植花草树木供人游览休息的风景区”(《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修订版),《中国园林》报道内容的学科属性应当是农业科学的园艺学。但由于我国园林已融科技与艺术于一身,合艺术与园林于一色,熔园艺学、建筑学、艺术与旅游于一炉。因此,《中国园林》的主要报道内容跨上述4个学科。同时, 学科之间还普遍存在互相利用的情况,特别是计算机科学及基础科学在各科的应用尤为突出。例如,《考古学报》报道内容的学科属性应当是考古学,但研究考古学时,经常利用生物科学、历史学和民族学的基础理论、基本观点与研究成果。也可以说,考古学与生物科学、历史学和民族学有难以分割的关系,所以《考古学报》的主要报道内容包括这4个学科。

——交叉、渗透关系。学科学的研究表明,学科的发展主要在两个方向上进行:其一是已有学科的深化与拓展;其二是学科向空白区移动,产生新的学科。如果两个或多个学科相互交叉,深度渗透,并且有新学科生长点,将产生交叉学科。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已有1000多门。据对《国外报刊目录》(贺家瑞等主编,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万国学术出版社出版,1993年,第八版)的统计,仅化学的交叉学科期刊就有50余种,涉及地球化学、地质化学、海洋化学、食品化学、临床化学、神经化学、细胞化学、组织化学、免疫化学、药物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与化学生物学、物理化学与化学物理学、农业化学、环境化学、大气化学等。在我国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栖期刊中,也有一部分交叉学科期刊。例如,《农业考古》是农业科学与考古学的交叉学科期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是心理学与卫生学的交叉期刊,《中国运动医学杂志》是体育科学与医学的交叉学科期刊,《经济地理》是经济学与自然地理学、地理学的交叉学科期刊。

——综合、分化关系。报道内容的学科综合性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栖期刊的重要学科特点,但不同的期刊综合程度不同。在137 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栖期刊中,6 种师范院校综合性学报的报道内容包括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历史学、地理学、文学、艺术、体育、语文与文字等诸多学科,呈现比较宽的学科综合性,但由于学科覆盖面过宽,又缺少高质量的稿源,难以形成报道内容的鲜明特色。有些期刊的学科综合性仅限于几个学科,例如,《电子外贸》的主要报道内容涉及工业经济与无线电电子学,《化工高等教育》涉及教育与化学工业,《流行色》涉及纺织工业、染整工业和艺术,《中国花卉盆景》涉及园艺学、林业和艺术等。学科之间的综合性可以是若干个学科的松散共居,也可以互容、互用,交织在一起。有些期刊虽然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栖期刊,但在这两个学科中的学科数分布很不均衡,例如,《中国科学 A辑》、《中国科学 B辑》虽然跨多个学科,但主要报道内容是自然科学的一些学科,重点是基础科学。期刊报道内容的分化也是期刊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例如,《中国科学》已由原来的A、B两辑分化成A、B、C、D、E等5辑,虽然总体报道内容没有变化,但每一辑的报道学科数却有所减少,分化后的B 辑主要报道内容只是化学,而不是以前的化学、地球物理学、气象学、海洋学、生物学、动物学。

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栖期刊的学科特点,对于图书馆期刊管理与利用有着重要的实用意义:

——期刊订购。为了提高期刊利用率,节省购刊经费,充分发挥期刊的社会功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目前许多图书情报部门都把期刊报道学科内容的针对性作为购刊的基本原则之一,以便最大可能地适应读者的知识与情报需求。依据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栖期刊报道内容的学科特点,选购期刊时应当重视学科的综合性与实用性。例如,高等学校图书馆为考古专业订购期刊时,除订购《考古学报》、《考古》、《考古与文物》等专业期刊外,尚应订购生物科学、历史学和民族学的部分期刊,作为专业期刊报道内容的相关性补充与扩展。而为体育专业订购期刊时,应同时考虑体育与医学、心理学、美学、艺术等学科的相关性,并订购一部分相关性甚密的期刊,包括《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等交叉学科期刊。

——期刊分类。期刊分类的主要标准是报道内容的学科属性,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栖期刊的报道内容具有多学科性,又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给期刊分类带来一定的困难。例如,《民航经济与技术》、《环球科技与经济快报》、《河北供销与科技》、《邮政管理与技术》等都是自然科学与经济两栖期刊,是入经济类,还是入自然科学类,或是二者的组配?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认真研究。

——期刊情报服务。由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栖期刊的多学科性,充分揭示主要学科内容尤为重要。例如,《交通企业管理》主要报道内容涉及会计学、工业经济、公路运输与水路运输,用F:U的组配方法不能准确揭示该刊报道的具体内容,而用F23:F4:U4:U6 组配又显得过于繁琐,一般较难使用。所以,如果能在目录卡上注明主要报道内容,对于使用目录体系检索文献的读者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读者只有充分掌握期刊主要报道内容的专业性及专业相关性,在检索文献(特别是集中、族性检索文献)时,才能制定科学的学科内容检索策略,首先检索专业情报集中性高的期刊,再检索专业情报分散性大的期刊,提高查准率、查全率。图书馆期刊管理人员只有充分把握馆藏期刊的主要报道内容,才有可能掌握馆藏期刊学科内容对读者的针对性、适应性,从而才会采取相应措施提高读者阅刊的学科内容导向性和从整体上完善馆藏期刊的学科内容。

(收稿日期:1997—12—15)

标签:;  ;  ;  ;  ;  

两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期刊学科特征的统计分析_自然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