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下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论文_甘建刚

基于互联网+下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论文_甘建刚

甘建刚 重庆市江北中学校 重庆 400714

【摘要】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是互联网的时代,信息技术课程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技能为主的学科,在中小学阶段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发展改革的需求,有鉴于此,本文研究了基于互联网+下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以期与各位同仁共同学习提高。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技术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11-042-01

本文从以学生为本设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多元化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借助互联网资源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应用互联网教学平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四个方面,研究了基于互联网+下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策略。

一、以学生为本设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紧紧围绕教学大纲和学生学习需要,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具体来说,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主要包括单元教学计划、电子作品范例、作业评价、教学材料准备以及单元教学实施方案五个方面。基于互联网+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资源,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构建知识架构。

一是,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培养信息技术能力。以“解决问题”和“完成学习目标”为教学内容的主脉络,向学生传授信息技术课程的知识和学习技能。借助互联网技术和资源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引导和支持自己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督促指导学生主动探究更多的知识。比如,让学生从互联网上学习键盘、鼠标的使用操作,信息的输入、保存、删除,以及如何自己创建网站等,培养他们信息技术学习能力。二是,设计协作学习的内容。互联网+背景下,需要学生通过学习信息技术课程,能够进行网络交流、信息处理,进行互联网访问、管理、评估、信息甄别等。而这些都离不开协作学习的支持,所以应设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技术课程协作学习的内容。

二、设计多元化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多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涌现。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结合课程教学内容,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具体化、明晰化,帮助学生更准确的理解信息技术知识,提高教学的效率。基于互联网+的课程教学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多媒体技术、微课资源、翻转课堂、智慧课堂等,都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而来的新教学手段。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主要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信息技术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这其中就包括互联网技术方面的内容。具体到中小学信息课程来说,与互联网技术融合更是得天独厚的优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比如,在“图片的加工”有关知识的教学中,课堂教学之前,我们就可以要求学生们借助互联网自己下载一些喜欢的图片,然后拿到信息技术课堂上进行展示。在学习利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图片裁剪、调色、调整大小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把自己下载的图片作为素材处理。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和接受信息技术知识。此外,还以借助翻转课堂以及微课资源等,把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课上和课下有机结合到一起,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时间进行学习,实现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效果最大化。

三、借助互联网资源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互联网+下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可以借助互联网上优势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而互联网就是信息传播、集合、存储的大平台,各种信息技术资源非常丰富。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互联网的这些优势资源,给学生设定一些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进行信息的下载、分类、保存,学会筛选留下有用的信息,舍弃无效信息,学会分享和评价,进而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比如,在教学“网上资源搜索”和“网上资源下载”等内容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们借助互联网平台启动搜索引擎,去学习分类搜索、关键字搜索、资源查找的技巧,以及下载网上的图片、下载网上的文字 、下载整个网页、下载网上的文件等信息技术知识。在借助互联网优势资源学习中,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

四、应用互联网教学平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互联网+背景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能让学生体验到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趣味性,让信息技术教学真正“活”起来。互联网+下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中小阶段的学生思想活跃,喜欢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对各种新的事物比较好奇,互联网上的一些新动态、新知识、新学习方法,很容易吸引他们的关注力。在互联网平台上,有各种学习的论坛、网站、博客等资源,信息技术老师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这些资源,把学生们能够接触到的网络知识应用引入课堂,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通过把互联网资源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有了很大提升,可以自主探究并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解决一些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发展信息技术思维能力。

总而言之,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认真学习领会新课改的内涵,灵活选择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不断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吕柔,刘晓妍.对“互联网+”时代的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思考[J].中学课程资源,2015(11):61-62+49.

[2]卓静.“互联网+”下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转变[J].福建电脑, 2018,34(02):175-176.

论文作者:甘建刚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基于互联网+下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论文_甘建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