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发展的二维思考:社会认同与参与社会建设_社会认同论文

青少年发展的二维思考:社会认同和社会建设参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论文,青少年论文,同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青少年的发展不仅关系着亿万家庭的幸福生活,而且决定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其发展状况势必给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也必将影响我国的社会进步。引导和推动青少年作为新主体更加积极地关注和介入中国的社会建设事业,建构其积极的社会认同,有助于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和谐进步。以青少年的社会认同和社会建设参与为研究视角,是对当下我国中观层面青少年发展理论研究缺失的一种弥补,也是对西方关于人的发展理论本土化的有益探索,有利于突破传统发展研究的单向度思维,深化国内青少年发展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一、青少年发展的学术认知

基于人们的认识水平与社会的现实诉求,目前关于青少年发展的研究在不断成熟和完善,不同的学科都在用自己的视角密切关注着青少年的发展问题。

发展源于生物学上的定义,即生物达到基因规定的完全释放了潜能的过程。事实上在学术研究的历史过程中,受到进化论影响的社会学和哲学中的进化主义流派逐渐将发展一词由生物学范畴转移到社会领域。早期社会领域的发展理论建立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其核心含义是经济增长,在当时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因未考虑到失业、两极分化及环保等社会问题,其理论体系远不够全面和成熟;而且仅仅考虑了发展的当前状态和当前需要,而没有考虑发展的代际问题,没有把满足当代人发展需求与满足后代人的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基于对这些问题的反思,人们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的社会发展观,其中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理论与实践追求的最终目标。对于个体来说,“发展是指人的身心诸方面及其整体性结构与特征随着年龄的推移而发生不断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个体生命的多种潜在的可能逐渐转化为现实个性的过程。”[1]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全面确立了人的发展的价值取向,揭示了人的发展的基本内涵,明确提出了“个人的全面发展”[2]、“全面发展的个人”[3]、“自由的生活活动”[4]、“个人的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5]、“个人的自由发展”[6]等概念;确定了“个人向完整的个人的发展”[7]、“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8]等人的发展要求。另有学者认为社会与人的发展具有一致性[9],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青少年在身体状况、创造性、激情等各方面都处于人生的鼎盛时期,是人一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是任何一个人从儿童走向成年、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必经阶段。关于青少年的发展,不同学科的认知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充分体现了对发展研究的多维性及其认知的创新性,但无论如何都是在全面发展思想基础上对青少年发展的具体认知。

生物学研究的是生命过程中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它所取向的青少年发展理论主要是从个体生理的发生、发展过程出发,认为人作为一种生物体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生命现象如生长和发育、生殖与遗传等,并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生理成熟的结果[10]。生物学的发展观突出青少年的发展性和可塑性,主要强调的是青少年的自然特性的生成与完善。

社会学则将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看作是一种社会化过程,即青少年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由生物个体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同时也是个体和社会双向运动(互动)的过程,贯穿于人的一生[11]。也就是说,通过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学会基本的生产、生活技能,遵从社会规范,形成现实社会中的人的过程。社会学的发展观重视青少年的主体性和完整性,主要是从青少年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来体认青少年的发展,强调青少年的社会特征。

关于青少年的发展,心理学则是从智力、需要、动机、气质、性格、自我意识等个性心理特点来探讨青少年个性形成的规律;从情绪、情感的特点来探讨青少年不良情绪的调控、高级情感的培养以及交往、恋爱、婚姻、群体生活等社会因素对心理的影响,从而探查青少年的心理状况,以至于在心理成熟的基础上实现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对教育的解释众说纷纭,对青少年及其发展的认知也各有不同。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他很注重后天的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即为发展。在柏拉图看来,“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所作的训练,它能使人变善,从而高尚地行动。”[12]裴斯泰洛齐则认为,教育“意味着完整的人发展”[13]。总之,教育是发展的手段,它通过有目的、有意识地传授人类生产斗争及社会生活的经验,使青少年作为受教育者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才能,形成个性、品德。期间随着青少年知识和能力的增长,其主观能动性在教育活动中将表现得更为明显,他们会主动地、自觉地吸取知识和进行品德修养,并确保朝着一定方向实现自身的身心发展。总之,从教育的角度出发,青少年的发展是要通过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素质为参与社会建设创造条件,从而成为一个社会需要的人。

在经济学里,人的发展指向社会的经济生活、经济活动、经济行为、经济运行与人的自由发展的关系,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更是调节和优化多种资源配置的手段。从这个角度看,青少年的发展不仅在于阐释青少年个体的身心状况,而且其程度和水平还将决定着一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可以成为衡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指标之一。

无论各学科如何区别看待发展问题,人的发展既是主观建构的,又是客观现实的。主观的建构首先表现为人的主观思想等内容是学习来的,其次表现在对人的发展程度、水平与速度快慢的定性评价也是由人的主观来认定的,更是依据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来衡量的。所谓的客观现实则是指人的发展的真实存在状况,要想予以把握需要从外部对其量化测量,量化显示其科学性的要求,由外显指标来具体体现,如公民参与状况指标等。具体到青少年现实生活,衡量青少年的发展,有学者将其指标化,即通过青少年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在社会各领域的相关情况从宏观到微观各个层次把握青少年发展状况。例如,将青少年的发展指标分为统计指标和意向指标两类,其中统计指标主要反映青年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中的具体特征和状况等客观变量,意向指标主要是反映青年的价值观念、态度意愿、行为趋向以及社会对青年的评价等主观变量[14]。该指标体系的构想反映出青少年的发展可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进行观测的学术观点。

综上所述,各学科对于青少年发展的界定都有其侧重点,无论是从自然特性和社会属性上把握,还是从心理特点及个性特征上认知,都是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不同维度来洞悉青少年发展这个多面体的。笔者认为,虽然目前学界对青少年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点不同、结果也不甚相同,但其考察的维度终究可以分属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因此,基于可行性和对应性之考虑,基于深化认识青少年发展之需要,选取社会认同和社会建设参与两个维度同样可以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对青少年发展进行交叉透视,从而可以拓展青少年发展方面的理论研究。

二、青少年发展二维选择之具体释义

青少年作为人类一个特殊的群体有其阶段性的身心特点,他们体力旺盛、精力充沛,处于生理发展迅猛的时期,比如身体外形的剧变,以及内脏、神经系统、性等各项生理机能的增强与完善,为青少年参与社会建设提供了基础性条件。从青少年心理活动规律与特点看,青少年思维能力的提升、思维方式的转变,特别是具有独立性、批判性、创新性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跨越性发展为青少年参与社会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青少年是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充满激情,但不够沉稳,易感情用事,情绪行为极具波动性,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在这个时期初步形成但不够成熟,不够稳定;他们自我意识强烈,在不断的认识和探索中,理想的我逐步接近现实的我,实现自我的同一,但对于社会以及社会中的我,其认知仍处于混沌状态;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逐步增强,但大多身处被动的社会生活当中,缺乏认同感,导致动力不足,而认同不足就表明其社会化和受教育程度偏低,认识水平不高,这会影响社会建设参与的实效,其个人的发展诉求也就难以实现。社会建设参与既是青少年思想及其行为的内在原动力,又是青少年思想及其行为的具体体现,同样能见证青少年发展的真实状况。辩证唯物主义还认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活动的两个重要内容,也是人自身发展的两条途径,将二维度置于人类的两种基本活动的过程中,有助于深度剖析个体发展的现实体征。

(一)社会认同——认识世界之维度

“认同”概念最早由威廉·詹姆斯和弗洛伊德提出,其基本含义有两种:一是相同、同一性;二是身份、特性。前者表明人的自我同一性或群内成员共有的属性,后者则表明与其他人或群体的差异性[15]。认同可以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自然、社会和人自己对自己的影像在人的认知中的反映。认同主要包括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两种形态,认同无非对己、对他,对己即自我认同,是对“我是谁”的回答;对他即社会认同,亦即对社会的认识与态度。社会认同理论的创建者Tajfel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体认识到自己所在群体成员所具备的资格,以及这种资格在价值上和情感上的重要性”①。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它是一个社会成员公共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有学者认为,社会认同在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观念,对于社会团体而言,是增强内聚力的必要条件。社会认同是认同的形态之一,一个生活在社会现实中的人,总会出现多种社会认同集于一身。

对青少年个体来说,具体的社会认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行为和偏好。泰勒对认同的伦理学界定强调,认同对于一个社会人的道德定位具有重要作用,青少年若缺失认同,即出现“认同危机”,意味着其自我身份感、自我价值感和意义感的丧失,生活失去方向感,失去个性和创造性,没有激情,道德空虚,陷入麻木不仁、莫名的苦恼和深深的焦虑之中[16],那么他的个体发展就会出现偏差和问题。

对青少年整体来说,认同是“确定群体的符号边界、实现内群体向心力的生产和再生产,确立群体的内向的合法性的必要条件”[17]。随着社会分化速度的加快、社会结构变动的日益频繁、各种风险的叠加效应明显,社会认同问题不再是个体的问题,而成为社会凝聚力、社会团结的标尺,也是衡量社会精神状态健康与否的标志,进而反映社会结构转变的合理与否。一方面,日益严重的社会认同问题表明,现代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性意识逐步增强;另一方面,社会的核心价值规范正在松动甚至解体,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对身处其中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准则的合理性产生了质疑,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仰开始动摇,对自身传统的文化价值的认可出现问题。这些认同问题所积聚的不安和躁动,一旦遇到适宜的机会便会成为被引爆的炸弹,引起社会动荡,对社会的生存构成极大的威胁[18]。

能够科学有效地认识世界是由一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决定的,青少年如果缺乏一定的素质和能力就不可能正确认识世界,相应地就会出现社会认同问题,导致无法正确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进而由认识上的错误导致行动上的错误,从而导致改造世界的失败。可见,成功建构社会认同有助于正确认识社会,融入社会生活,预防认同危机,确立生活和道德的方向感,因此是衡量发展不可缺少的指标。

(二)社会建设参与——改造世界之维度

改造世界包括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虽然属于认识领域的活动,但从根本上说也是个实践问题,只能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得以实现。因此可以说,改造世界的唯一路径即实践,而对于青少年来说实践的具体途径即参与社会建设。虽然目前关于社会建设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科学概念,但总的来说大致可分别归属于广义与狭义两种情况,与自然相对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建设为广义的社会建设②,而与其并列开来的属狭义概念。对此,陆学艺认为,社会建设是“从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的实际出发,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在社会领域从事的各项建设”[19]。另有以潘淑明及梁述发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社会建设的内容包括社会事业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社会管理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社会指标体系等五大体系[20],侧重于制度或体系建设。不过,这样的学术二分法实践中是难以分开的。

青少年作为当前重要的社会建设力量和今后的潜在后续动力,其社会建设参与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求,另一方面还是青年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内在需求,这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对于社会和青少年个人来说是双赢的。青少年的社会建设参与不仅直接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与支持,也是自身发展的实现路径,青少年在社会建设参与的实践中可以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从而实现社会发展与青年成长的一致性价值取向。

参与社会建设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意义,我们也可以从其参与的内容、范围、层次、能力、态度与绩效方面直接或间接、静态或动态地监测其发展程度及水平。例如,通过考察青少年社会建设的参与情况包括是否参与、信息参与还是行为参与、是否通过正式和非正式渠道发表相关政策建议、是否有意见反馈等,可以把握青少年对社会事业发展的关注热情度,从而考量其精神面貌和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考察其参与社会建设的绩效成果以及对社会事业的直接贡献大小可以量化青少年的发展水平;通过掌握其参与社会建设的内容领域可以相应地评量青少年社会化人格特质、生活目标、行为规范等不同方面的发展情况。

(三)二者的综合体现——人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全面、充分和自由发展;二是指要培养具有全面工作能力的人;三是指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人的个性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而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又是社会全面发展的主要条件。同时马克思又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1]由此可见,人的智力、体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最终是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中以及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相应来说智力、体力等各方面的状况也只有在社会建设参与的实践过程中才能得以展现和观测,而积极的社会认同既是人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方面又是其重要保障,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依靠社会整体的力量来推动的,社会整体的凝聚力来自于对社会的认同这种潜在的原动力。所以说,只要对一个人的社会认同和社会建设参与情况加以综合交叉考量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全面、真实、有效地把握一个社会乃至一个人的发展状况。

三、青少年发展二维关系的把握

把社会认同与社会建设参与置于认识与实践、思想与行为以及人的发展的关系上思考,可以做如下理解:

由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可以看出,青少年认识世界、认同社会与参与社会建设的实践活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基本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在生产实践中,人们才能认识和把握自然界与社会的规律。而认识的提高就意味着思想的进步,并成为行为的先导。青少年只有在参与社会建设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切实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对于青少年来说,这种实践活动就是参与社会建设,参与到社会各领域中。只有切身参与其中,获得认知与感受,才能为积极社会认同的产生提供可能。社会实践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由社会实践所决定的人们的认识也是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逐步深化提高的。作为快速发展中的青少年,其社会认同更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是处在不断的建构——解构——建构的过程中,正如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能动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无限发展的过程,他们通过参与社会建设解构原有认同,建构新的认同,并且随其参与广度与深度的延展,认同社会的层次也会逐步得到质性提升。其中青少年参与社会建设也为自身的成长提供越来越丰富的经验,锻炼和提高了适应社会、发展社会的能力,同时还为社会发展提供可操作层面的物质保证。认识世界、认同社会并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目的。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才是人类世界发展的终极目标,而这个目标是依赖于社会成员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参与社会建设得以实现的。

其次,认识反作用于实践,为实践提供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是受意识支配的,实践的这种本质特性决定了它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而新技能、新知识只有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并体现在具体的行为表现上才有其价值,才能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手段与路径。认同具有提高自我洞察力、群体间比较、凝聚力、集体自尊、个体间比较、社会交往机会、爱情关系的功能[22]。从社会的层面上看,也正是人的这种群体向心力、归宿感、对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对自身责任的赋予等为社会稳定的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认同由三个过程组成,即社会类化、社会比较和积极区分[23]。将对象、事件和人归类,把内群体(心理上所属的群体)和外群体(心理上对抗的群体)的区别最大化即社会类化;把自己所在的群体与其他群体在权力、声望、社会地位等方面进行比较,使得群体成员和那些与自己信仰及观点不一致的群体保持距离,这个过程为社会比较;积极区分涉及个体用自己的群体身份作为自己自尊源泉的过程,把自己群体的权利、地位等与其他团体进行比较后,如果觉得所在群体不够优越时,就会远离该群体或者寻求达到积极区分的途径,这个过程容易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24]。由此可见,积极的社会认同对于青少年社会建设参与的积极性有着正向的影响,当然只有当青少年对于自我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认知在对所生活的社会、所处的群体产生积极的社会认同时,才会更积极地投身于社会建设事业当中。

笔者认为,对于青少年发展的研究,仅有质性的标准是不够的,如何将其量化、具有可操作性并与质性研究相接轨将是我们要面对的新问题。社会认同与社会建设参与是青少年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将其交叉整合从而全面、直观地评估至少是一种认知的拓展,更贴近于现实社会生活,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从思想、行为两方面把握青少年的发展状况,肃清其成长道路上的障碍并提供社会发展动力。然而将青少年发展置于社会认同和社会建设参与视域下予以盘点毕竟还是我们的自我命题和一种分析维度,可能存在诸多不可理解的现实疑问和理论争议,希冀共同探讨。

注释:

①参见Tajfel H.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chapters 1~3.London:Academic Press,1978.

②本文所指社会建设采用广义概念。

标签:;  ;  ;  ;  ;  ;  ;  ;  

青少年发展的二维思考:社会认同与参与社会建设_社会认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