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前后--校本教材“中国传统假日文化”的诞生_传统节日论文

一门校本课程的从前以后——校本教材《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诞生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校本论文,传统节日论文,中华论文,一门论文,校本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7年4月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在浦东新区金陆小学的新校区举行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校本教材的首发式。由我校自行开发编写的这本校本教材,在事先未做任何宣传的情况下,被列入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征集编写的中小学拓展型课程“二元图书”系列,并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在全市范围试用。听着与会的出版社代表、大学专家、家长代表和学生代表们对教材的肯定,我们几位参加了教材编写和试教的老师表面虽不动声色,但内心里却着实体验到了成就感,开发课程中的种种酸甜苦辣也融化在喜悦中,化为无形了。

一、“端午节事件”

说到开发这本教材的缘起,就不能不提到“端午节事件”。2004年5月,当我们欢天喜地期待又一个端午佳节来临时,报纸上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韩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这一消息迅速成为老师们热议的话题。震惊之余,我们更多地把这一事件与当前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联系起来。

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丰富、优秀传统文化的古老民族,传统文化中包蕴许多精彩内容,包括饮食文化、民间艺术文化、诗词文化、戏曲文化、娱乐文化等。长期以来,传统文化对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维护社会公德、增强民族凝聚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中隐含着炎黄子孙的精神之根。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重新崛起,离不开将成为未来民族希望与栋梁的今天的孩子们这一精神之根的粗壮,而现在的孩子们在这方面所受的教育是很缺乏的。他们热衷于过洋节,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很迷茫,有的孩子甚至认为只要是国外的,那就是先进的、时尚的。

如果说上述关于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情况的判断只是平日观察所得的模糊印象,那么在随后开展的以“我国传统节日”为主题的全校范围的调查中,下述结果更加引起了我们深深的反思:

在一个五年级的班里,能说出6个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的学生只有12人,知道4个以上传统节日的学生只占总人数的52%。至于每个节日蕴藏的文化就知之甚少了。在对部分班级抽样调查中,15%的学生对传统节日的由来有一点了解,而近50%的学生连节日与具体的时间都对不上号。

面对这样一个结果,身为教育者的我们,已经不复“端午节事件”之初的情绪激动,而是冷静下来,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和我们所能承担的责任进行了理性的思考与讨论。讨论的结果是:首先,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已迫在眉睫,对此,我们责无旁贷;其次,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不能依赖已有课程,而是要另辟蹊径。因为这方面的内容在现有国家课程中很少涉及,是国家课程的“盲区”。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方式应是结合学生的日常经历,着力挖掘其蕴含的文化“意蕴”,改变日常生活中学生虽然也过传统节日,但除了吃,就是玩,到了就过,过完就了的现状。

那么,那条可以帮助我们完成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使命的“蹊径”是什么呢?我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学校正在开展中的校本教材编写计划。我校长期致力于以师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为目标进行校本课程建设,先后有45位老师参与到这一课程建设当中,占教师数的80%多,开发了《少儿礼仪》《我们的社区》等十余本校本教材。我们认为,校本课程形式多样,既注重对学生个性化教育需求的满足,又能够根据学校的资源和条件灵活调整,正好能够满足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至于具体的切入口,也许是受了“端午节事件”的影响,大家觉得可以以中国传统节日为切入口,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就这样,开发《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校本教材,正式提上了我们的工作日程。

二、你的样子

一本教材的编写直至最终完成,有时就像一个孩子的诞生。热切的期盼与最后的降生之间会有很多的迂回曲折、欲说还休。从最初的模糊一团到最终的有模有样,其间最关键的恐怕要数编写思路的确定了。对此,我们不敢擅自决定,而是事先向学生做了了解。

对于我们提出的问题:你想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哪些知识?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我想知道为什么有的节日我国有,而有的节日我国没有?”有的学生说:“为什么有的节日放假,有的节日不放假?”更有的学生说:“为什么我们不可以过洋节日”……

在学生所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我们经过讨论、归纳、总结,决定以一年中重大的传统节日为线索展开编写,从儿童熟悉、喜欢的传统节日入手,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弥补现代学生民族文化的缺失。学生通过学习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可以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由来、节日的风俗习惯及其象征意义,并以此为载体,进一步拓展至对古诗词、对联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他们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扩大学生民族传统文化的视野;同时,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循着上述编写思考,我们一路写写改改,虽比不上《红楼梦》的“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但也数易其稿,终于完整地勾勒出了教材的样子。

我们的教材以学习主题为单位,每个学习主题由小知识点击、习俗知多少、古诗词直通车、实践活动四个小栏目组成,融知识性、趣味性、操作性为一体,让学生在乐中学。

“小知识点击”主要介绍节日的公历、农历时间以及节日的来历,增加了探究要求,让学生体验民族发展历程。

“习俗知多少”介绍具有民族特色的主要习俗,使学生知道同一节日在各地的不同呈现形式,以体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古诗词直通车”主要介绍与节日有关的古诗词、谚语、对联等,通过理解、欣赏、体验,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

在“实践活动”栏目中,我们注重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结合不同主题进行一些动手实践练习,如:写一写(写感言、倡议、金点子等)、动一动(发短信、搞敬老活动等)、做一做(包汤圆、包粽子等)、唱一唱(唱与节日有关的歌曲等),来突出学习的趣味性,并培养锻炼学生的学习技能,同时增加小组合作活动,使这一栏目更具有操作性。

教材的主题及内容构成如下表。

三、有多少修改可以重来

2005年2月,《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校本教材正式用于课堂教学,从此也开始了三轮的教学、反馈、修改过程。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它逐步走向完善,日益成熟。这中间大大小小的调整很多,限于篇幅,我们只介绍其中较大幅度的修改。

在第一轮试教时,我们就发现该教材在编写顺序上有问题,我们原来的编写顺序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学生9月份开学,此时离春节还较远,为了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同步,我们即刻调整了编写顺序,改为:中秋节,重阳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和端午节。

同时,我们发现这些传统节日都与农历有关,其中“清明”还是个节气,因此,让学生了解有关农历和节气的知识也是非常必要的。于是,我们又编写了一节《农历与二十四节气》。

第二轮试教后,我们发现教材中说服教育的痕迹还是较多,如:重阳节到了,你准备为你的爷爷、奶奶做些什么?你有什么金点子?感觉这些还是纸上谈兵。对学生的教育还停留在表面。于是,我们又添上了许多操作性较强的实践活动,如:重阳节到了,请大家以小队为单位,到敬老院探望老爷爷、老奶奶。学生们在与老人们接触过程中,知道老人们很孤独,身体不好、行动不便,但他们都有一颗童心,看到孩子们会乐呵呵的,高兴极了。学生们表示以后有空要经常来看看老爷爷、老奶奶们,而且要尊敬身边的老人,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特别是自己家的爷爷、奶奶,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让他们为我们做这、做那,自己能做的事就自己做。

第三轮试教中,我们更是得到了学生们的好建议。如:在教《春节》一节时,学生们感到现在的过年方法与传统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有的好传统已被丢掉。为此,学生们建议可以把现在的与传统的过年方法结合起来,摒弃陋习,弘扬健康文明的过节习俗。学生们的积极参与说明他们已经渐渐喜欢上了这门为他们“度身定做”的课程,希望自己也能尽一份力,使它变得更好。这恐怕是最让我们这些课程的“始作俑者”感到高兴的了。

《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教材的编写、正式出版试用,标志着我校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成功的一步,也标志着我校在形成特色的发展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关键的一步。

编写教材的过程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过程。我们在此过程中,充分利用教研活动、课题研究等手段,开展校本研修。我们边学习、边思考、边编写、边教学、边研讨、边修改,充实了教研活动的内容,提高了科研能力水平,形成了浓厚的学校教学研究氛围。我们在实践中验证、在教学中反思、在集体中交流,不断调整、充实、完善,在校本教材日趋成形的同时,造就了一批专业性的教师,推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升。

标签:;  ;  ;  ;  ;  

校本课程前后--校本教材“中国传统假日文化”的诞生_传统节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