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反腐的发展历程、优势和阻力论文_高博

大数据反腐的发展历程、优势和阻力论文_高博

大庆石化公司纪委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714

摘要: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各个行业大数据建设的发展也有了一定的改观。大数据相较于传统数据,具有Volume(数量庞大)、Variety(种类繁多)、Velocity(产生迅速)、Value(价值大但密度低)等“4V”特点。大数据技术主要是指对互联网所产生的海量数据的获取、分析和应用技术。近些年,大数据技术逐渐应用于反腐领域,是电子政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高效率、低成本、可预测等优势,同时也面临“数据孤岛”、数据泄露等发展阻力。

关键词:大数据反腐;发展历程;优势;阻力

引言

大数据反腐的本质是执行大数据技术,提升权力监督的制度绩效。从技术执行视角分析,大数据反腐技术执行的要素包括情境、结构和绩效。

1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结果的大数据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以信息生产、传播、使用和存储、可视化的信息时代。在这个不断变革的信息时代中,人们通过信息发布、产品交易、交友聊天、商业往来等每时每刻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各种数据正在以海量的信息在聚集和变大,它们或以关系型、表格型等结构化数据存储,或以文本、视频、音频、图片等非结构性数据聚焦。在存储单位上经历了比特、字节、千字节、兆、吉、太、拍、艾、佑、诺、刀的转变,成为人类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战略资源。随着数据存储和挖掘技术的进步,大数据技术在驱动人们处理复杂事件、捕获在线信息、拓展商贸往来、实现产品创新、提供更佳决策、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了更大作用。

2大数据反腐发展历程和功能结构

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即一个体系。某个有助于体系整合、适应的社会现象,即为其正功能的发挥,某个削弱体系的整合、适应的社会现象,即为其负功能的产生。任何社会现象都产生并存在于一定社会结构中,这些结构会从环境、条件等各个因素影响社会现象释放正负功能,即“结构制约性”。就大数据反腐而言,一方面,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社会结构中已有的因素影响,促进其功能实现,从而有利于反腐系统的正向修复,使现有反腐系统更好地在廉洁政治生态构建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大数据反腐与传统的线下反腐在方式方法、程序效果等方面的不兼容的可能,致使功能异化,从而产生负功能。基于上述思路,本文将进一步分析大数据反腐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正负功能,以及促使这些正负功能发挥的结构因素。“互联网+”时代,网络的飞速发展为公民参政议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我国数亿的网民可通过网络自由及时、充分地发表意见,除此之外,随着我国民主政治进程的加快发展,广大公民对公共事务的知情、参与、表达、监督表现意识与行为不断增强。如今,反腐力度和成效前所未有,大数据反腐也渐成气候,并且这种新型反腐方式呈现出公众参与度不断上升、影响速度不断加快、反腐影响力不断扩大的趋势。十八大后,许多滥用职权的官员因受到网络举报而接连落马,许多违纪违法现象被披露曝光,广大公民会持续关注已经揭发的腐败问题,并通过转帖、顶帖,以及在评论中的质问等途径,给相关调查部门以强大的舆论压力,不断地督促、推动相关部门对该事件予以重视和彻查,这些都说明大数据反腐在很大程度上落实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3优势

3.1提高反腐效率,降低反腐成本

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开发的“电子政务大数据关键技术及纪检监察应用”项目为例,在2016—2017年仅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某个地级市13个区县建设的纪检系统就自动发现问题线索19.7万条,涉及资金1.17亿元,涉及人员9172人,有817名基层干部主动交代问题。这一监督效率绝不是传统的纪检手段可以比得上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大数据技术运用所需软硬件涉及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并不高,例如自治区某市纪委打造的大数据系统从方案制订到“一平台两实验室”投入使用仅用了33天时间。例如某省某县打造的大数据反腐平台总共花费资金约300万元,但仅仅两年时间,就为该县挽回了高达5000万元的经济损失。各个大型国有企业也同时应用了大数据反腐平台。相比于平台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节省的人力资源成本,其建设和维护成本可以说相当低廉。

3.2探索腐败规律,理清反腐思路

大数据技术所发现的大量问题线索为探索腐败发生规律提供了有益经验。大数据平台发现的问题线索暴露了传统反腐败工作没有察觉的腐败方式。大数据反腐系统通过将低保资金数据与基础数据中的死亡人员名单进行互斥对比发现,有人冒用死者身份吃低保。通过不同数据库之间的碰撞对比,大数据技术能够帮助纪检人员发现哪些民生资金容易被贪污以及被谁贪污等线索。

3.3规范职能部门行为

大数据运用到各职能部门信息管理的全过程,其收集数据的丰富渠道和有效方式,使人们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抽取隐藏在数据中的信息,这将潜移默化地规范引导职能部门行使权力的行为,提升公职人员依法办事,有效地规范政府行为。例如,通过大数据自动价格比较和预警,可以大幅减少高价采购行为。在干部档案信息监督上,运用大数据技术,把干部档案数据库与公安部门的户籍信息数据、教育部门的学历信息数据、人事部门的工资发放信息数据等进行链接比对,就可以及时发现官员档案中存在的问题。在民警执法监督上,通过为民警建立个人诚信档案系统,把每一位民警的业务信息数据完整地录入系统,通过数据的关联融合分析记录,真实地反映每一位民警的日常工作、执法情况,把“做什么、做得怎样、在哪里做”等细节完全展示出来,从而可以规范引导监察的公正执法行为。

3.4推进标准化设计,提升大数据反腐技术的制度嵌入性

目前,在大数据反腐方面,地方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并且取得了有益的成效,但地方多样化的探索,缺乏整体性规划和标准化设计,容易导致成本过高、标准不一、简单重复和难以对接等问题。在推进大数据反腐的技术执行上,需要考虑进行统一的规划和标准化设计。对于一些比较成熟的大数据反腐系统,可以探索建立标准化指标体系,逐渐以省级区划为单位,直至以中央和国家层面为单位进行总体规划。对于一些具有地域独特性或暂不适用推广的大数据系统,可以鼓励其继续探索,待到取得新的可以推广的成果以后,再吸纳到整体规划的标准化设计中去。当前,大数据反腐标准化设计的基本层面可以包括:第一,反腐大数据信息采集的标准化设计。目前,各业务部门编制或开发了各自的信息系统或指标体系,但往往编码缺乏统一标准,指标体系零散交叉,给信息集合带来困难。此外,面对不确定的对象以及可能产生的海量数据,纪检监察机关收集数据的边界在哪里,没有统一的规范界定,将会造成数据资源收集、储存、利用等相关成本增加。因此,应从采集什么样数据、采集多少数据、怎样采集数据、怎样应用分析数据等方面逐渐建立标准化体系,保障数据采集的广泛性和标准性。第二,反腐数据平台的标准化设计。应在数据平台上逐步建立统一的数据接口和数据格式标准,对上报的数据格式进行标准化设定,将相关单位及部门的信息建设标准化和国家统一的政务系统标准化进行对接,实现数据的整合、协同、集约和共享,形成权威、全面、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系统数据,为各单位反腐信息监察提供统一、全面、可靠的数据查询和监控平台。

结语

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利用技术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是政府部门和企业应该重视的问题。从目前大数据技术在反腐工作中所取得的进展来看,大数据反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不失为打造廉洁型、服务型企业的一把利器。但企业在运用大数据技术反腐时会遇到不同的情况,这使得大数据反腐的发展可能不如人们预期的那样快速。

参考文献

[1]蔡文成.大数据反腐:媒体治理和有限正义[J].社会科学家,2014(8):36-40.

[2]安丽.大数据反腐的制度化推进及其反思[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5(5):20-26.

论文作者:高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

大数据反腐的发展历程、优势和阻力论文_高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