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论文_严鹏程

浅谈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论文_严鹏程

西昌学院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 四川省西昌市 615000

摘要:在当前的大环境下,社会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乡村规划这一目标逐渐实现,美丽乡村理念成为人们对美好农村生活的憧憬。相比较而言,美丽乡村建设属于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需对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与探索,尽可能规避其中存在的各类隐患。落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时,应以相关规划建设工作为核心,提高其可行性与合理性,保证最终的建设效果。本文首先分析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的意义,明确规划过程中应遵守的原则,有针对性的提出创新性策略,满足城乡地区持续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城乡规划;美丽乡村;创新策略

一、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的意义

(一)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常言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做好农村的经济建设工作,才能够真正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受各项因素的影响,我国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相对较为单一,并会耗费大量的资源,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更加偏向于粗放型。因此,为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应将农村的发展潜力进行深入挖掘,真正提高农村的生产力,实现经济循环发展,将上游产业中生产出的废料,加工处理后成为下游产业中的原料,提高资源利用率。大力发展城镇经济,还能分散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二)发挥农民主导作用

在城乡规划设计当中,美丽乡村建设在其中占据较大比重,属于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统筹城乡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对乡村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当地农民的观点意见,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以不破坏当地环境作为前提基础,尽可能实现农民利益最大化。归其根本,满足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求,才能够真正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在规划美丽乡村的过程中,考虑当地实际发展情况,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将农民的需求作为核心,真正保证广大农民的基本利益。

(三)秉承持续发展理念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前提基础。第一,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应尽可能降低产生的负面影响,并积极开发与使用各项环保的新能源,例如风能、太阳能等。第二,对于已经存在的污染现象,政府应投入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分析其实际情况并进行治理,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第三,对于靠近山区流水的乡村,发挥专家的力量,对当地情况进行实地勘察,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乡村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因天灾对乡村带来的危害,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的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进行美丽乡村规划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导作用,考虑农民的切身利益,采取时效性措施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主动性,并发挥农民的引导作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发展当地经济,满足美丽乡村建设的需求。开发与保护农村传统文化时,需保护其中传统的文化理念,打造符合农村自身特色的文化理念。

(二)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规划与建设美丽乡村时,应秉承着自然原则这一理念,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积极宣传农村的自然生态特点,考虑人们居住环境以及需求。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时还应整合各项资源,凝聚各方面理念改造农民的居住环境,结合不同发展项目的特征,推动美丽乡村的生态环境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坚持科学规划原则

在进行城乡规划设计的过程中,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占据重要比重,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地理因素、自然因素等,真正做到因地制宜进行科学规划,将建设美丽乡村与发展农村经济政策有机相互结合,凸显当地的文化特色,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全面推进我国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的策略

(一)发展乡村旅游行业

相关部门在进行乡村人文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当地农民的切身利益,最大限度提高农村的收入水平。发挥农民的凝聚力,满足建设美丽乡村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还应充分发挥当地的特色资源,大力开展农村的旅游产业,政府应给予必要的补助,并派选专家进行实地指导,积极开展农村旅游项目。另外,开发旅游项目时,可融入当地的民俗,当地农民加强与游客的交流互动,带领游客参观乡村田园并感受传统的耕作方式,体验农村生活的乐趣。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仅能够大幅提高农民的经济生活水平,还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在我国长期发展的历程中,保护环境是一项基本国策,当前人们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在规划设计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这一原则,改变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大力开发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以现有的资源作为基础,对乡村的文化、生态等功能进行深入挖掘,采取时效性措施进行保护,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宣传环保的意义,不定期对当地农民进行环保教育,提高当地农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实处,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要求,严格遵守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

(三)发展循环农业经济

充分挖掘农村的现有资源,并发挥其发展优势,真正提高农村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大力开发农村循环农业,从根本减少农村经济废物的排放量。通过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产业链,加工处理上有产业当中的生产废料,将其转化为下游产业的废料,实现变废为宝,真正节约经济建设成本。另外,对于乡村的生活生产垃圾,也应秉承着就近处理原则,减少垃圾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成本。最后,在开展工业环保事业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并建设专项环境保护资金,为建设美丽乡村奠定坚实基础。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政策的提出,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有效消除城乡间存在的差距。因此,为提高城乡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相关部门应给予城乡规划建设高度重视。在具体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农村的实际发展情况,将保证农民最大化经济效益作为基础,合理规划乡村的建设布局,转变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秉承着可持续发展原则,优化农村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最终实现建设美丽乡村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农户创业、分工演进、交易效率与农村经济增长:来自1990-2011的统计数据[A].高静,张应良.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

[2].农民工市民化与农村宅基地退出的互动关系研究[A].张勇.2016’中国新时期土地资源科学与新常态创新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土地资源研究专业委员会30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16

[3].困境与对策: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宅基地退出[A].张磊.“决策论坛——管理科学与经营决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6

作者简介:严鹏程(1995-07-14),男,汉族,籍贯:四川省巴中市,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城乡规划

论文作者:严鹏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4

标签:;  ;  ;  ;  ;  ;  ;  ;  

浅谈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论文_严鹏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