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论文_张菊平

浅议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论文_张菊平

(江西省乐平市浯口镇浯口中心小学,333328)

随着素质教育的如火如荼的开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下面本人就结合平时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几点想法。

一、关注整体与结构

数学中的各项内容在每一学段都有体现,知识具有结构非常明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整体出发,引导学生把握所学内容。这样教学不仅可以凸显知识的本质,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系统化与结构化的基础上学习知识,进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可能性”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可能性有三种情况:可能、不可能、一定。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只关注这三个词语的应用,并没有关注该教学内容的整体与结构,导致教学常常浮于表面,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三种情况的本质。要想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教师就要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就可以清楚地看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为进一步学习概率的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上述教学案例可以看出,教师注重数学知识的结构化与系统化,有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关注逻辑与理性

严密的逻辑性是数学学科最明显的特点。数学知识内涵丰富,彼此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都是数学理性光辉的折射与体现。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能让学生的学习只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上,还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怎么做”,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真正明白数学的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教学“生活中的比”时,由于学生已经学过“除法的意义”、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因此,从建构知识的角度出发,教师可帮助学生构建被除数、除数、分子、分母以及比的前后项之间的关系图。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学生对触发、分数、比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思维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进而深刻理解所学知识。

从上述教学案例可以看出,教师站在理性的高度,让学生厘清所学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这样教学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三、关注主体与创造力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主体,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例如,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时,为了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实践活动:在方格图里画一个长方形,再在长方形中画出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在这个实践活动中,教师不插手学生的创作,等学生完成作品以后,再组织学生集体交流。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再加上不同的学生对同一个数学问题的想法也不尽相同,出现了多种方案。到底哪种方案正确呢?教师没有直接给予评价,而是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实践成果展示给大家看,并说出理由。整节课气氛活跃,教学过程非常顺利。

从上述教学案例可以看出,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变成了创造过程,促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整体与结构、逻辑与理性、主体与创造力等角度出发,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论文作者:张菊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浅议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论文_张菊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