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镜在肠道滞留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随访论文_王金岭1,杜囚鹏1,施英瑛2(通讯作者)

1北京市急救中心 100031;2武警总医院消化内科 100031

【摘 要】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发生肠道滞留的相关因素、对策和随访。方法:选择2005年11月至2015年4月行OMOM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550例,胶囊内镜观察小肠病变,避免胶囊内镜发生滞留的适应症、胶囊内镜检查的结果、处理方式及预后随访。结果:在550例胶囊内镜检查中,共7例(1.27%)发生胶囊滞留,其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患者2例(0.94%),疑诊克罗恩病患者4例(1.25%),慢性腹痛患者1例(6.25%)。5例患者经口小肠镜取出胶囊,另2例经内科治疗1年后胶囊自行排出体外。疑诊克罗恩病为发生胶囊滞留的高危因素(0R=4.56,P=0.02)。结论 胶囊内镜肠道滞留的发生率低(1.27%),但对于怀疑克罗恩病者,胶囊内镜检查前仍需权衡利弊。

【关键词】胶囊内镜;滞留

【中图分类号】R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8-032-01

胶囊内镜自2000年应用于临床,多篇文献报道显示出其安全、无创且有效的特性,已成为检查小肠 病变的首选方法。胶囊内镜检查的并发症很少,主要 为胶囊滞留(定义为胶囊内镜在体内存留2周以上仍 未排出体外,或必须采取干预措施,如内镜或手术等 方能取出),其发生率为0.75%~1.0%[1]。回顾分 析我院近期发生胶囊内镜滞留情况,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2006年10月至2013年3月间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OMOM胶囊内镜检查患者550例,其中门诊患者452例、住院患者98例,男389例、女161例,年龄13~83岁,平均47.6岁。患者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213例,怀疑克罗恩病321例,慢性腹痛16例。OGIB患者均经胃肠镜检查,未发现出血部位者。排除临床或影像学检查怀疑肠梗阻患者。

2.方法:(1)检查方法: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检查前1d进流质饮食,晚餐后禁食,检查前日晚及当日清晨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加清水(2~4L)进行肠道准备,检查前1h服用西甲硅油祛泡。确认排出物为清水或淡黄色粪水。胶囊进入消化道后患者应远离磁场,检查结束后将记录仪中的数据下载到OMOM工作站,获取的图像由2名高年资内镜医师进行阅读。检查结束后,患者仔细观察粪便,确认胶囊排出。若72h后胶囊仍未排出,或出现肠道梗阻表现,即行腹部平片检查。若胶囊在肠道内停留2周及以上,或需经小肠镜或手术取出,则判断为胶囊滞留。(2)OMOM胶囊内镜系统:包括一次性胶囊内镜、数据记录仪、胶囊内镜影像工作站。胶囊大小130mm×279mm,以2帧/s的速度拍照,能持续工作8h左右。(3)观察指标:胶囊内镜对小肠病变的阳性发现;胶囊内镜发生肠道滞留患者的适应证、胶囊内镜检查结果。

3.统计学:采用SPSS19统计学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胶囊滞留的危险因素。设定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胶囊滞留:550例胶囊内镜受检者中,共发生胶囊滞留7例(1.27%),详见表1。胶囊滞留者平均年龄37.7岁,男性占53.8%;OGIB者2例(0.94%),疑诊克罗恩病者4例(1.25%),慢性腹痛者1例(6.25%)。4疑诊克罗恩病患者,最后均经病理证实为克罗恩病。5例由经口小肠镜取出胶囊,2例在内科保守治疗1年后胶囊自行排出。

2.危险因素分析:胶囊发生滞留与患者的性别(P=0.18)或年龄(P=0.16)无关。疑诊克罗恩病为发生胶囊滞留的高危因素(P<0.05)详见表2。

讨论

胶囊内镜是一种安全的检查手段,并发症较少,其最主要的并发症是胶囊滞留和滞留引起的小肠梗阻,最常见的病因为克罗恩病[2]。一项102例研究报道显示,确诊克罗恩病的胶囊滞留率为13%,而疑诊克罗恩病的仅为1.6%[3]。而近期Esakl等[4]的一项多中心调查分析显示疑诊克罗恩病患者胶囊内镜滞留比率为6.3%,明显高于本研究。在本研究中,疑诊克罗恩病为胶囊滞留的高危因素,而OGIB并非胶囊滞留的高危因素,这与以往研究报道基本一致[4]本项研究中,DBE取出滞留胶囊的成功率达91.7%(11/12),1例DBE取出胶囊未成功的克罗恩病患者经保守治疗1年后胶囊自行排出体外。另外,可自溶的探路胶囊是降低胶囊滞留风险的 一种方法。Hoog CM等[4]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探路胶囊预测胶囊滞留的敏感度为97%(95%CI为93%~99%),特异度为83%(95%CI为65%~94%)。总体来说,胶囊内镜滞留发生率低(1.18%),但对具有胶囊滞留高危因素的患者,胶囊内镜检。

参考文献

[1] 刘墨宇,田德安,李荣香,等. 胶囊内镜检查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2,41( 5) : 623-626.

[2] 程远,蓝宇.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疾病诊疗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 9) : 1320-1322.

[3] 杨杜鹃,陈春晓.1642 例胶囊内镜检查患者的回顾性分析[D].浙江大学,2011.

[4] 杨春,陈文,钟晓琳,等. 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意义及临床应用[J].四川医学,2013,34( 3) : 315-316.

论文作者:王金岭1,杜囚鹏1,施英瑛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5

标签:;  ;  ;  ;  ;  ;  ;  ;  

胶囊内镜在肠道滞留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随访论文_王金岭1,杜囚鹏1,施英瑛2(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