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亲子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启示_亲子关系论文

青少年亲子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启示_亲子关系论文

青少年期亲子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少年论文,启示论文,亲子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73(2002)02-0099-04

青少年期是个体由儿童向成年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是生理的迅速发育成熟,促使青少年获得“成人感”,自主意识高涨;与此同时,青少年的思维发展进入以独立性、批判性和逻辑性为主要特征的形式运算阶段。这种变化在行为中主要表现为青少年开始经常以审视和质疑的目光看待甚至公开反抗曾经盲目遵从的父母权威,从而导致原有的亲子关系格局被打破,进入一个需要从父母居支配地位的单向权威向亲子双方居于相对平等地位的双向权威转变的时期(Fuligni,1998)[1](P34),亲子关系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主要表现为亲子冲突的增多与亲合度的降低(Holmbeck,1996;Steinberg,1981)[2][3](P17)。这种转变虽然有助于青少年自主性的获得这一发展课题的完成,但它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有关研究发现,亲子冲突与青少年的问题行为、犯罪、吸毒、性行为、学习成绩差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方晓义、董奇,1998)[4]。因此,青少年期的亲子关系历来深受许多国家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研究领域的重视,并围绕其发展变化特征、原因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尚为薄弱,仍有很多领域有待于开拓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鉴于此,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外青少年期亲子关系研究的历史回顾,总结经验教训,为国内该领域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国内外研究历史回顾

(一)研究的滥觞与早期主要理论观点

一般认为西方较系统的青少年心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初美国的“儿童研究运动”,其先驱为G.S.霍尔。他在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时,同时注意到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征。虽然霍尔并未对青少年期亲子关系进行专门而系统的阐述,但其有关个体心理发展的极具特色的“复演论”中已折射出青少年与父母关系特点的思想。他认为青少年期是一个充满“暴风骤雨”的时期,其间青少年的躁动、变幻无常、反抗等是人类种系进化史上“激情与进取”的充满内外冲突的浪漫主义时代的复演。亲子间的冲突与不和谐是个体发展历程中的不可避免的副产品,且会随个体发展进入下一阶段而自然消失。几乎与霍尔同时代的奥地利心理学家、古典精神分析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弗洛伊德也从生理角度对青少年期亲子关系发展变化作出了独特的解释。他认为青春期青少年与父母逐渐“疏离”的过程是由青少年在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性冲动引起的,力必多使青少年情绪易激动、多变,并导致青少年与父母时常发生冲突。冲突的发生是重构亲子关系并降低青少年的焦虑的正常途径,而和谐的亲子关系则被视为是青少年发展存在障碍及心理发展不成熟的表现。当青少年寻找到新的爱的对象时,冲突就会逐渐下降。虽然有关的一些实证研究确实发现青少年期比童年期发生更多的亲子冲突(Montemayor,1983)[5],但后期的研究更多地表明,大多数家庭都平稳渡过了青少年期(Steinberg,1990)[6],个体的健康发展是在亲密而不是疏远的家庭关系中得以形成的(Cooper,1986)[7]。因此,以霍尔与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关于亲子关系的早期生物学观点未得到较有力的实验支持。

(二)20世纪七八十年代——蓬勃发展期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青少年期的亲子关系研究进入蓬勃发展期。该时期研究的质与量均较前期有较大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相关因素对青少年与父母关系的影响、青少年期亲子冲突产生原因、亲子冲突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等。

1.影响因素 (1)家庭结构类型与父母婚姻状况。这方面的诸多研究表明,紧张的亲子关系更多地出现于单亲家庭和再婚家庭,而非完整家庭;与年幼儿童相比,青少年比较容易接受父母的离婚,但对父母的再婚较难适应,女孩尤为明显(Hetherington & Camara,1984)[8];再婚家庭中,女孩与继父的关系比男孩与继父的关系更为紧张(Santrock,et al.,1982)[9](P53)。(2)儿童与父母性别的影响。许多研究对男女青少年与父母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父亲、母亲与男女青少年之间的关系存在较大差异,而且在青少年期间可能发生不同类型的转变(Youniss & Smollar,1985)[10]。母亲与女儿经常一起从事一些共同活动,他们之间既有较高水平的亲密性又有较高水平的不和谐性。母亲与儿子的关系虽然也同时具备高冲突性与高和谐性的特征,但他们很少一起共同从事活动。与母亲相比,父亲与男女青少年的关系似乎更趋于平等,但较少与女儿共同从事或参与活动。(3)年龄因素。在这一问题上以往研究结论存在分歧。有的研究者(Montemayor,1983;Steinherg,1981)[3][5]发现青少年期的亲子冲突发展趋势呈倒U形:青少年早期亲子冲突开始上升,直至青少年中期,其后(青少年晚期)则开始下降。而另一些研究则表明较高的亲子冲突在青少年晚期时也仍然存在(Offer,Ostrov & Howard,1981)[11]。

2.青少年期亲子冲突产生的原因 该时期研究者关于亲子冲突产生原因的观点主要包括以Steinberg为代表的社会生物学观点和以Selman及Smetana等人为代表的认知发展观点两种。(1)社会生物学观点。Steinberg(1989)[12](P57)从社会生物学角度提出,青春期间个体与父母冲突的增加是为了确保青少年能与同伴一起度过更多的时间并与家庭内部成员以外的个体进行交配。由于这些变化增强了个体的生存能力,所以他们被融合进了人类进化的历史。其他大多数灵长类动物在青春期间也表现出较为紧张的父母与后代的冲突。由于亲子之间的争吵是以亲密的情感联系为前提的,因而它虽促使青少年向家庭之外寻求亲密的伙伴关系,但并未因此而割断亲子间的情感联结。与家庭的分离一旦成功,冲突就会下降。尽管社会生物学观点声称他们与早期的生物学观点是不同的,但他们同样也强调冲突行为的非连续性,强调生物成熟在青少年行为变化中的决定性作用。因此,事实上,它们与早期以霍尔和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生物学观点本质上是一致的。(2)认知发展观点。在这种观点看来,心理能力的阶段性变化是引起青少年行为发生迅速改变的原因,个体在从青少年中期到晚期时的认知重组导致了亲子冲突的增加。但在这种理论中,有两种相似的观点必须加以区分开,它们所强调的认知重组的程度并不相同。Selman(1980)[13]和Youniss等(Youniss & Smollar,1985)[10]从整体上描述了个体认知能力的发展。在他们看来,认知发展表明了青少年对其与父母角色的认知的重构。他们逐渐以看待朋友的标准来衡量父母,如果父母不接受这种平等式的关系,冲突就会产生。Smetana(1988b)[14](P59)则详细阐述了个体特定领域的认知能力的发展。在他看来,认知成熟意味着在某些事情上,青少年以往将其看作是父母权威范围内的事情,现在则认为这些事情应该由自己决定,如果父母仍试图维持他们的权力,冲突就会加剧。与早期及社会生物学理论观点相比,认知发展观点具有较为明显的合理性,而且随着研究者对冲突后的社会认知过程的关注,该理论观点愈来愈引起研究者的重视。

3.关于亲子冲突影响的研究 尽管研究者们一致认为亲子关系是影响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对亲子冲突作用的认识褒贬不一。如Holmbeck和Hill(1988)[15]在精神分析与社会学习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关于亲子冲突的适应性意义的解释。他们认为冲突通过个体心理内部活动过程及个体间的互动过程促进了个体对发展变化的适应。在个体心理内部水平上,冲突可以增强个体自主性。那种允许青少年对父母作出更为成熟、现实的评价,并最终与父母建立更为成熟的关系的心灵解放常常伴随着亲子间的较多的冲突与争吵。频繁的争吵及坚实的情感依断基础促使青少年与父母通过协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其间,青少年逐渐放弃了对父母的依赖,个体自主性日益发展起来。从个体间的水平上来看,青少年期亲子间的冲突有着重要的信号功能,他提示父母青少年的自我概念与期望开始发生变化。当然也有研究者对亲子冲突持否定态度。认为亲子冲突会对青少年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如有研究发现,冲突频率与青少年行为不良及行为障碍存在一定联系(Patterson & Bank,1989)[16](P22)。临床家庭中的青少年比非临床家庭中的青少年报告了更为频繁和紧张的冲突,那些离家出走和企图自杀的青少年与父母间常具有较高的冲突水平(Adams,Gullotta,& Clancy,1985)[17](P20)。

(三)20世纪90年代至今——拓展与深化期

90年代以来的研究内容基本上传承于七八十年代,但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均有所提高。如Smetana(1994,1995)[18](P65)[19](P66)在其先前研究基础上又进一步深化了亲子冲突的研究,在道德、习俗、个人问题基础上增加了对友谊、谨慎与复合性问题的探讨。广度的提高主要表现为愈来愈多的研究者从跨文化角度探讨青少年期的亲子关系。如Fuligni(1998)[1]的跨文化研究发现,在个体水平上,青少年对父母权威、行为自主的信念与亲子关系相关,对父母权威越认同,期望获得行为自主性的年龄越晚,与父母的亲合度就越高,冲突越少。但他们同时发现,个体对行为自主、父母权威信念的文化间的差异并没有导致亲子关系的群体差异。Fuligni据此认为,除青少年的认知外,个体所生活的社会文化背景也是影响亲子关系的重要因素。当个体生活于不支持自己原有传统信念的文化背景中时,尽管这种信念依然存在,但它对行为的影响可能是微弱的。此外,该时期也出现了一些有关的综述性内容,如Laursen(1994,1998)[20](P115)[21](P69)对亲子冲突发生频率与强度的发展特点、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元分析。

(四)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青少年的真正的独立研究始于本世纪80年代,但大部分集中于非社会认知与个性发展的研究,近几年亲子关系才日益引起研究者的兴趣与重视。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孟育群[22]自1993起对少年期亲子关系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与分析,并就如何诊断与调适少年期亲子关系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则和策略;张日昇(1993)[23]对中日青年(高中生与大学生)的亲子关系及其与自尊、自我接纳、自我同一性的关系进行了对比研究;刘金明与孟四清(1997)[24]对初中生亲子关系、性格特点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方晓义和董奇(1998)[4]对初中一、二年级学生的亲子冲突的一般特征进行了描述性研究。

二、国内外研究的不足及对我们的启示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国外对亲子关系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简单描述一般特征,到考察亲子关系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影响,再到亲子关系形成机制的深入分析与探讨,已建构了青少年期亲子关系研究的系统框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因而在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尽管如此,国外研究也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1)研究方法总体而言较为单一。其一,迄今为止有关研究多单纯采用自我报告法,而更适合于考察亲子关系的观察法或深度访谈运用较少,这就限制了对有关青少年与父母之间和谐或冲突的更多信息的获得。其二,已有研究多为横断研究,而追踪性研究资料,特别是个体从单年期到青少年期,或从青少年期到成年期的研究非常稀少。若能考察早期亲子关系质量与青少年期亲子关系之间的联系,以及青少年期亲子关系转变在成年期的后续影响,就能从发展的角度更全面地了解青少年期亲子关系的发展变化。其三,所选取的被试代表性不强。国外所选取被试多是普通类学校的在校中学生,而对其他职业、技术类学校的青少年、辍学青少年、问题青少年等缺乏研究;从社会阶层看,其研究对象多是白人中产阶层家庭的青少年,因而该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值得考虑。(2)研究内容失衡。其一,过于强调冲突性而对亲密性重视不足。由于受早期理论影响,大多数研究者曾片面致力于亲子冲突的原因、方式及影响的研究,而忽视了亲密的家庭情感联系是如何得以维持甚至增强的。事实上,大多数青少年与父母关系都较为和谐,冲突的发生并没有割断亲子间的亲密情感联结。显然,仅着眼于冲突的本身是片面的,它不仅阻碍了对青少年与父母关系的探讨,同时也妨碍了对亲子冲突本身效应的考察;其二,同伴在青少年生活中居重要的地位,青少年与同伴一起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多,而与父母一起的时间相对减少。这种变化本身及由此而带来的同伴团体的准则、规范等同伴亚文化对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的影响都可能对亲子关系产生影响。然而事实是否如此,如果是,产生何种影响,影响程度如何?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资料尚不多见。其三,关于青少年与父母关系的实践干预较为薄弱,理论探讨与实际应用失衡。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理论研究本身也可能走入低谷。

国内对青少年与父母关系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已有少量研究虽为国内该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和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参考,但它们大多仅对初中生或高中生与大学生的亲子关系作了一般的理论描述和调查分析。而关于整个青少年期亲子关系发展变化特征及其作用机制等的深入研究还很少见。因而与国外相比,国内关于青少年亲子关系的研究无论从量上还是从质上都显得十分薄弱,亟待加强和发展。从国内外有关该领域研究的成就和不足中,我们可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首先,研究方法上:(1)关于青少年期亲子关系的一般特征的考察可以简单易行的问卷法为主要手段,但若想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原因,最好采用自然观察、访谈等更具有生态效度的方法。(2)扩大样本年龄范围,考察童年期-青少年期-成年期间亲子关系的发展变化,或者采用追踪式研究方案,从毕生发展的角度来更客观地、全面地看待青少年期亲子关系的转变过程与方式。(3)扩充样本类型,增强研究内容的代表性、普遍性也是今后该领域研究中应注重的问题。如,已有关于家庭结构类型对亲子关系影响的研究大多探讨了完整与不完整家庭之间的区别,却忽略了各种不完整家庭之间的差异。譬如,单亲家庭中的青少年又包括多种情况,有的与已离婚的母亲生活在一起;有的因父亲死亡而与母亲生活在一起;有的与离婚后再婚的母亲生活在一起;有的则与母亲和一个家庭外部成员生活在一起等等。这些差异都可能影响青少年与其父母的关系,但这方面的系统研究并不多见。

其次,研究内容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不仅要考察亲子冲突,还要结合亲子间的亲密性或亲合度来探讨青少年期亲子关系的发展变化。因为单独看待亲子冲突可能是消极的,但若将其置于和谐的亲子关系背景之中,它就可能是积极的。正如Coper(1988)[25]所指出的那样,只要是以亲密的亲子关系为前提的,分歧与争吵或许会促进青少年心理的发展。例如,在允许家庭成员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容许分歧存在的家庭里,青少年往往具有更高的人际交往技能和自我同一性。当家庭冲突是敌意的、冲动的、倾向于导致高度紧张时,儿童会感到受忽视,缺乏爱,因而不愿与父母交往。所以,分歧本身可能不是消极冲突的明显特征,而是取决于冲突是否发生于和谐关系的背景之中。(2)在探讨亲子冲突时应注意将概念的界定、所测查内容都交待清楚。Laursen等指出(Laursen,Coy & Collins,1998)[21]概念含混、研究角度不同是导致有关亲子冲突研究结论不同甚至相反的原因之一。譬如同样是“亲子冲突在青少年期达到高峰”这一表述就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冲突在个体由儿童期向青少年期早期过渡时开始增加,其后或者开始下降,或者持续到中期后下降;冲突在由青少年早期向中期过渡时开始增加,中斯后逐渐下降等等。在研究内容上有的探讨的是冲突的频率,有的则探讨的是冲突的紧张程度。(3)加强同伴关系、青少年对父母权威与个人自主性的信念等与青少期亲子关系间的联系,以求更广泛、深入地剖析亲子关系的形成机制,与此同时,应着力探索与加强亲子关系干预模式的研究,为该领域研究开辟更广阔的前景。

标签:;  ;  ;  ;  ;  

青少年亲子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启示_亲子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