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社区老年人的护理论文_许玉芳

如何做好社区老年人的护理论文_许玉芳

许玉芳

(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紫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福建 南平 353000)

【摘要】根据老年人健康问题及现状,探讨如何做好社区老年人护理,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人;健康问题;社区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2-0289-02

我国是世界老龄人口绝对数最多的国家,又是世界上人口老年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如何提供适合老年人群需要的医疗保健,生活照顾,养老善终等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老人健康及医疗护理需求,势必需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护理。

社区护理是在社区范围内开展以健康为中心,向个人、家庭及人群提供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系统化整体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老年人提供护理时,社区护士应当通过健康评估,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治疗、护理、康复、转诊服务,以及培训照顾者等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保健及护理。

1.指导老年人自我保健

社区中有些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或虽然有慢性病但无明显的残障,对这些老人,社区护士的工作重点应当是指导老年人自我保健,增强其自我照顾能力,提高健康水平。

1.1 提高预防自理缺陷的意识

社区老年人保健的宗旨是协助和维持其自理能力,防止废用加速老化导致生活上的依赖或残障。社区护士应通过健康教育使老年人认识到自我照顾与帮助他人同样是有价值的社会活动,从而使其自觉自愿地在生活上克服和预防自理缺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培养自我观察与判断能力

通过健康教育,社区护士要教会老年人通过视、听、嗅、触的方法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或疾病的早期症状,掌握自身健康的薄弱环节,指导他们一旦发现异常症状或体征时要及时咨询,主动寻求帮助,以免延误诊断治疗。

1.3 指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老年人起居要有规律并保持充足睡眠;合理的营养膳食与充足饮水;戒烟,控制饮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进行心理调适,保持心理平衡。

2.创造良好的居家环境

指导老年人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居室采光要充分,每日定时通风2~3次,每次20~30min,室温夏季保持在26℃~28℃,冬季20℃~22℃,湿度50%左右[1];同时,要保障居室地面平坦,防滑,室内按需要设保护设备等。

3.合理膳食

社区护士推荐给老年人的膳食原则应当是:①食物要粗细搭配,易于消化。②积极参加适度体力活动,保持能量平衡。另外,由于老年人渴觉不敏感,常常是感到口渴时已处于轻度脱水状态,因此,一般状况下应督促老年人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ml。

4.良好的睡眠

老年人由于新陈代谢减慢及体力活动减少,因此睡眠时间减少,每天6h左右。对于睡眠质量下降的老年人,社区护士可指导其采用如下方法促进睡眠:

4.1 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4.2 情绪安定,劳逸结合;

4.3 创造适宜的睡眠环境;

4.4 采用睡前洗脚、头部按摩等方法诱导睡眠。

5.适当的运动

通过运动改善机体的生理机能,但要注意运动的量和强度。老年人由于年岁已高, 生理机能衰退, 运动量不宜过大, 以免造成损伤, 需采取动作轻柔的运动方式, 如打太极拳、慢走、骑自行车, 做体操等。

6.保持愉快的情绪

愉快的心情对预防老年人常见的疾病的发生是非常有效的。可以让老年人结合自己的爱好、兴趣,找一些有益于提高身心健康的事来做,提高自己的生活情趣。如绘画、跳舞、编织、学习厨艺等。通过扩大社会交往改变自己平淡刻板的生活方式,尽可能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7.心理疾病的护理

老年人心理性疾病尤其是孤独感和抑郁症的发生率高、识别率低、治疗率低,在我国社区还没有形成一套老年心理疾病的识别和干预体系。心理护理是社区护士的重要职责,加强对老年人心理性疾病的支持性干预,以群体健康和个体指导相结合的方法,促进老人的心理健康。

8.慢性病管理及预防

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高、危害大, 慢性病管理是社区护士的重要职责。社区护士利用掌握的知识指导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病人的生活、饮食,再配合健康教育和适宜的干预管理,降低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提高老年人自我照顾能力[2],自我保健意识,以病人自我管理的模式实施慢性病病人管理,提高老年人慢性病的管理效果,降低患病率。

9.健康档案管理

建立健康档案便于我们了解辖区内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将社区老人健康状况的变化及时输入电脑做好记录,及时与社区医生联系沟通,以便进行相应的处理,对曾患过疾病的患者建立电子病历,根剧具体情况定期随访。

10.家庭康复护理

我国绝大多数老龄病人不可能长期住院治疗,更多病人带着残疾回家接受康复治疗。病人及其家属普遍缺乏家庭康复知识和技能,社区护士在康复团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经过培训后的社区护士可成为康复医生的助手,协助康复医生做好老人家庭康复治疗、指导和护理等工作。

11.健康教育

举办专场讲座,内容简单易懂,讲解要形象生动,加强健康知识的宣讲和预防疾病的工作。针对老年人对医学知识认识的不同,对某些技术操作过程给予示范。

总之社区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控制疾病进程、防止复发,较好的缓解症状,防范畸形与残疾,促进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的恢复。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新的家庭—社区养老模式的实施,大面积的开展针对老年人的社区护理势在必行。目前我国社区老年护理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相信随着社会以及护理教育的发展,社区老年护理的实践最终会得到改进,从而促进我国社区老年护理的发展[3]。

【参考文献】

[1] 殷磊.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9 :3.

[2] 袁鸿江.老年医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86-287.

[3] 曾友燕,王志红.我国老年家庭护理的发展现状和改革设想,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9(27).

论文作者:许玉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8

标签:;  ;  ;  ;  ;  ;  ;  ;  

如何做好社区老年人的护理论文_许玉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