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高中大课间的开展现状调查研究论文_王蒙

重庆市万州区高中大课间的开展现状调查研究论文_王蒙

王蒙(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 301617)

摘要:传统意义上的课间操其组织形式及内容是以“眼保健操、广播体操”为主,并在学校体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体育事业以及时代的发展,单纯的课间操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锻炼需求。大课间是从活动时间、内容进行改良及创新,以此满足了学生锻炼需求。

关键词:重庆市万州区;高中;大课间;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8-271-01

在我国,课间操是各个中小学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课间就是在课间操的基础上演变形成而来的,是学校课间体育活动的新形式。根据我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和体能素质不断下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1结果与分析

1.1对所选六所高中大课间开展现状的调查

大课间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学校开展大课间的时间、场地和器材都是影响其开展效果的重要因素,只有合理运用校内场地和器材,掌握合理的开展时间才能够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达到最佳锻炼效果。得出,所调查的六所学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分别在上午和下午两个时间段开展了大课间活动,其中有三所学校在上午和下午两个时间段同时开展了大课间活动。其中万州高级中学、万州外国语中学、万州国本中学,在上午和下午都开展了大课间体育活动,大课间活动总时长为25-40分钟。而另外三所在上午时间段开展大课间活动的学校,活动总时长是20-25分钟。经过调查,只在上午进行了大课间活动的学校是因为下午时间段是学生在教室内做眼保健操。同时在下午时间段开展大课间活动的学校则是因为学校考虑到学生下午学习情况,让学生到室外活动缓解学习压力,放松身心。

1.2对学校大课间体育师资的调查分析

学校师资是决定一个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体育教师则是大课间活动的主要领导者与组织者。体育教师教师负责人数、年龄和性别等都会影响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效果,所以下面就对重庆市万州区部分学校大课间开展的体育教师年龄、性别以及负责大课间教师人数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

1.2.1学校大课间开展负责教师人数调查分析

可以看出,万州第五中学体育教师人数最多,负责大课间的体育教师人数为5人,占到该校总人数的38%;万州高级中学体育教师人数12人,负责大课间的体育教师百分比为50%,一共有6人;万州外国语中学有体育教师10人,负责大课间的体育教师有4人,占该校体育教师总人数的40%;万州国本中学体育教师总人数为10人,负责大课间的教师4人;万州第二中学体育教师总人数为11人,负责大课间的教师有5人;万州上海中学体育教师人数为10人,负责大课间的教师人数为6人,达到该校体育教师总数的6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得出,六所学校体育教师人数较多,负责大课间的体育教师人数最少有4,最多有6人。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校体育教师人数较多,负责大课间的教师人数安排也比较合理。

1.2.2教师性别情况调查分析

看出,在校男性体育教师有18人,占总比的67%;而女体育教师只有9人,占总人数的33%,教师性别分布不均衡。教师性别比例均衡,无论从组织管理上还是活动项目安排上,都更有利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合理化和科学化。

1.2.3教师年龄结构情况调查分析

看出,教师的年龄结构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间操的发展和创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体育教师普遍年轻,其中20-30岁的教师有11人,占总人数的41%;31-40岁的教师有10人,占总人数的37% ,41- 50岁的5人 占总人数的16%,50岁以上的 教师只有1人 ,仅占总人数的6%。有数据可得,在所调查的六所学校中30岁以下的教师人数最多,其次是40岁以下的教师,50岁以上的体育教师年只有1位。由此可以看出,所调查的学校体育教师龄结构比较合理。

1.3学校大课间开展的场地调查分析

可得出,六所高中都有塑胶田径场和篮球场,其中万州高级中学还有室内场馆;万州第二中学、第五中学和万州外国语中学还有校园文化广场。由此可见六所学校都有开展大课间的基本活动场地,部分学校还可以利用其他场地开展大课间。从整体来看,六所学校的体育活动场地都较少。

1.4学校大课间开展的器材调查分析

得出,所调查六所学校都有可利用器材,普遍使用的都是跳绳。只有三所学校有两种及以上的器材可利用,完全可利用的器材很少。器材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学校人数较多和学校场地受限,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1.5学校大课间开展的组织形式、内容调查分析

可以看出,万州高级中学、万州国本中学、万州第五中学都是采用先合后分的组织形式,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依次为广播体操、自编操、班级活动或者年级活动;而万州外国语中学、万州第二中学以及万州第五中学都是采用的集中式,活动内容依次为跳绳、广播体操、自编操。以此可以看出,每所学校都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来组织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适合学校现状的体育活动。

2对学校参与者的调查分析

学生作为学校大课间活动的主体,参与度是衡量大课间活动开展成功与否的标准。而领导和教师作为学校大课间开展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同样是大课间开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开展情况

重庆市万州区高中大课间开展较好,学校积极响应大课间的开展,各学校能够认真负责的开展大课间。重庆市万州区高中大课间的开展打破了传统课间操的单一枯燥的活动方式,用多样化的内容丰富了高中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调动了学生参与积极性, 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中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3.1.2师资

重庆市万州区高中在师资方面,大课间开展的负责教师人数比较合理。但是男女教师的性比比例也不均衡,这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编排、组织管理都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重庆市万州区高中大课间开展场地、器材等基础施舍较为缺乏,而且没有完全合理运用有限的场地器材资源。

3.2建议

3.2.1关于大课间开展的场地器材

重庆市万州区相应教育部门可以考虑加大对学校的资金投入,完善学校场地、器材等基础设施,同时学校也应该合理运用学校的有限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海元.学校体育 教程[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9:194-197.

[2]陈翰荣.科学有效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J].时代教育.2014,(12).

[3]黄芳,李明.如何让学生享受到大课间的乐趣[J].新课程(教师).2010,(04):6-7.

[4]李胜楠.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搏击?武术科学.2012,31(09):119-124.

论文作者:王蒙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8月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  ;  ;  ;  ;  ;  ;  ;  

重庆市万州区高中大课间的开展现状调查研究论文_王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