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压缩性骨折主要是椎体前柱由于脊柱前屈出现的压缩感,很容易引起形变,损伤患者脊柱椎后部分后柱[1]。骨质疏松是引起此种疾病的主要因素。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机体功能不断衰退,致使临床接收的患者数量不断增多,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治疗此种疾病主要采取经皮椎体形成术,是一种微创操作,可改善患者预后。但患者术后疼痛比较明显,需提供有效的护理服务。本文分析舒适护理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接收腰椎压缩性骨折老年患者92例。研究中依照随机数表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有46例。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患者年龄为58至88岁,平均年龄为(74.2±1.8)岁。观察组中男24例,女22例,患者年龄范围为58至87岁,中位年龄段为(73.5±1.9)岁。分析两组患者的各类基础性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比较分析。1.2方法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辅助接受常规性护理措施,检查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告知注意事项,如发现异常现象,需立即告知医师。观察组患者提供舒适护理方法。具体操作如下:(1)饮食护理干预。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对其展开饮食指导。叮嘱患者日常饮食保持清淡,坚持食用高纤维、易于消化的食物,鼓励患者食用新鲜水果与蔬菜,避免进食油腻、刺激、辛辣食物。告知患者日常饮食可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进食速度不可过快,以免过多空气进入胃内引发腹胀。提醒患者多饮水,每天清晨空腹状态下饮用500ml白开水,以促进肠道排气和排便。(2)心理护理。骨折的发生,患者需长时间卧床休息,同时四肢功能受限,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多种不良情绪。而不良情绪的产生必然会对患者病情恢复产生影响。此时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采取适当方式缓解患者情绪,鼓励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护理人员还可仔细询问患者,满足其心理与生理护理需要。与患者建立相互理解、信任的护患关系,以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临床各项诊疗活动,提高治疗依从性,保持良好的状态,促进病情恢复。(3)环境护理。患者接受手术后需较长时间静养,护理人员需为患者营造良好、舒适的环境,确保病房环境整洁、干净。每天开窗通风,维持室内空气清新,并调节温湿度,满足患者的舒适需要。尽可能保持病房内安静,让患者有足够的时间休息。(4)体位护理。护理人员需帮助患者采取恰当的体位,以缓解伤口牵拉引起疼痛。帮助患者在患处垫上软枕,促使脊柱保持水平状态。定时帮助患者翻身,采取合理的体位。患者采取侧卧位时,应注意躯体保持一致,以缓解患者疼痛,并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不适。(5)放松护理。患者术后疼痛比较明显,使得患者神经较为紧张。护理人员可采取适当方式指导患者放松,告知患者保持深呼吸的放松方法,放松训练维持15min。1.3统计学分析软件统计采用SPSS19.0,并分析处理研究中产生的各类数据,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

论文作者:邱兰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6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腰椎论文; 疼痛论文; 舒适论文; 老年论文; 性骨折论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