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心理辅导的发展策略_心理健康论文

我国中小学心理辅导的发展策略_心理健康论文

我国中小学心理辅导的发展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小学论文,心理辅导论文,策略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在我国中小学,现代心理辅导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教育活动,但其活动规范尚待形成。本文论述了学校当今开展这项活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在总结文献和作者个人的教育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心理健康等四项辅导任务,总结了挫折辅导等六种辅导项目,论证了开设心理辅导课程等七种辅导方式。这项研究对于丰富心理辅导理论、指导中小学开展心理辅导实践都有一定的实际价值。

在我国教育领域,“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心理卫生”同时并称。使用这些概念,尽管不同的研究者各有偏好,但作为教育实践活动,它们之间的差异尚难区分。一般把心理辅导看作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在校学生的学习、适应、发展、择业等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和帮助,并对某些心理障碍或轻微的精神疾病进行诊断、矫治。相对于国外的“教育辅导”,我国心理辅导更强调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自知、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品格,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我国现代学生心理辅导,是从1985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恢复之后开展起来的。高等学校开设《心理卫生》、《心理咨询》等课程,举办教师心理辅导培训班,教育刊物发表大量相关的文章介绍心理健康知识,使心理辅导在较短的时间内为一些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所初步认识,并促使一些学校开展相应的教育实验。在短短的十年左右的时间内,心理辅导从无到有,从研究到实践,从点到面地开展起来,已取得一定的成就。可以认为我国发展心理辅导的时机已经成熟,可有把握地预料心理辅导在今后的几年时间内还会得到较快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当今心理辅导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在全国范围发展缺乏计划性,辅导人员训练尚未正规化,学校的辅导实践得不到应有的理论指导等。较之高等院校,中小学心理辅导的研究和实践更少,存在的问题相对更多。

(一)有教育政策导向,但缺乏基本的落实措施

近来教育界在思想上已认识到,面向少数尖子学生,以考得高分进入好学校为主要目的而忽视学生基本素质培养的“应试教育”,有很大的弊端。为此,《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不仅是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它素质的形成和提高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部分学生学业成绩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由心理素质差造成的。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对于民族素质,人们往往更关注文化素质,忽视心理素质。中华民族有诸如勤奋、勇敢、顽强等许多优良的传统,但也有一些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心理特点,如较因循守旧,怕冒风险;依赖性较强,易受暗示;人际关系敏感,好猜疑;思维欠灵活,爱用二分法等,这些问题必须克服。未来社会要求人才有不断进取、创新的精神,有较高的适应能力,责任心强,有合作精神,善于更新观念,执著地追求真理等品质。心理素质在这些品质中居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小学进行心理辅导,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

认识到“应试教育”之不足并提出素质教育的改革方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然而,对于怎样改革,特别是怎样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尚需研究具体的措施,创设相应的条件。例如,由于师资、教材等方面的原因,国家教委尚未规定师范院校必须为学生开设心理辅导课程,更没有普遍为在职教师进修提供相应的训练。因此,教师往往只知辅导重要,但不知如何开展。心理辅导课程的实践性很强,要改变过多地讲授理论的做法,多向学生介绍方法、技术,多让学生分组讨论,进行个案分析、角色扮演、实习,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国家教委应制定心理辅导准则,建立资格检查制度。同时,教材建设、辅导方法设计等也要提上议事日程。否则,正确的政策也不一定能产生好的效果。

(二)有基本理论思想,但有待结合实际研究操作规程

目前对于心理辅导的一般理论,如心理辅导的性质、流派、过程以及学生的认识、情感、行为问题介绍较多,结合实践对心理辅导操作方法研究较少。现今不少《教育心理学》、《心理学》教材设有《心理卫生》或《心理健康》等相关章节,由于介绍过于笼统,尚难具体指导中小学教师开展辅导工作。因此,现行学生的心理辅导还是采用传统的训导、教育模式为多,很不规范。其突出表现为辅导过程教育化,学生问题病理化(用医学模式看待学生的情感、行为问题),成长问题道德化(用伦理道德来审视学生成长中出现的问题)。

从理论来源看,介绍国外的多,结合本国实际研究的少。借鉴英美等地区和国家的经验要注意“本土化”,因为即使十分流行的理论,像人本主义的某些辅导思想、方法,也不一定完全适合我国的少年儿童[①],如学生倾诉后往往还 迫切希望教师“出点子”,给予直接的启发、指导。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由于文化、性格等方面的原因,学生一般不会主动寻求帮助,有问题宜接受辅导的学生明显多于主动寻求帮助的学生。被动的辅导,效果往往会受到限制。因此,在开展心理辅导之初,教师应“主动出击”,在团体辅导之外多找学生倾谈。

在借鉴、总结已有成果的同时,重视开展调查、访谈、测验、实验等实证研究,以便从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变态心理学、教学论、德育论等学科吸收“养分”的同时形成本学科的特色。一个个专题地开展辅导操作性问题的研究,以更好地指导中小学教育,切实开展心理辅导工作。从实践需要看,以下一些基本问题亟待探讨:中小学心理辅导(抑或是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任务是什么?怎样落实到各年级?主要应由谁来组织、协调辅导工作?任课教师应怎样协同?采取怎样的方式、途径?团体辅导的主题怎样确定?日常辅导有哪些要求?与传统的教育有何不同?学生常见的问题有哪些?对这些问题一般应该怎样开展工作?在辅导中教师常会碰到什么问题?应怎样避免或克服?等等。同时注意把一些好的设计、计划引入中小学,在实验中完善,在帮助学校解决问题的同时,丰富心理辅导理论。

(三)教师已认识到辅导的重要,但尚难摆脱传统教育的影响

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社会环境中对学生消极影响的因素增多,竞争加剧,人际关系趋于复杂。同时学生又要求充分展示个性、发挥特长,思想日趋活跃,行为愈显多元化。对全国3000名大中学生调查发现,43.73%的学生“做事情容易紧张”,55.92%的学生“对一些小事情过分担忧”,47.41%的学生“感觉人与人之间关系太冷漠”,67.26%的学生“在心情不舒畅时找不到朋友倾诉”,48.63%的学生“对考试过分紧张,感到有些吃不消”[②]。1992年上海南洋中学对300名初二以上学生调查发现,需要帮助的学生,在学习上占87.3%,在情绪上占82.0%,在人际关系上占57.3%,在家庭问题上占17.6%[③]。1988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对1100名中学生调查发现,有12项心理健康问题的最低出现率为10%,最高出现率为40%。概括这些调查结果可以认为,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小学生约占13%,初中学生约占15%,高中学生约占19%,随年级增长呈递增趋势[④]。

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如注意分散、嫉妒、抗拒(逆反心理)、冲动、考试焦虑、说谎、偷窃、厌学、孤僻等问题就被十分关注,由于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教育收效甚微,一些教师力求采用心理辅导的方法进行克服[⑤]。非智力因素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结论,如“学生的学习成绩不良与学习动机不强、人际关系差、在同学中拉帮结派、自尊受损、焦虑相关”等[⑥],更促使教师重视心理辅导问题。

另一方面,教师的一些传统做法,又直接制约着学生的心理发展,同时也影响着心理辅导的有效开展;(1)由于学生入学竞争激烈等多方面的原因,教师常以学科分数为唯一的标准评价学生的发展,面向少数成绩优异者,致使多数学生以“失败者”的身份走向社会,或进入一般的学校。(2)重视知识传授,忽视情感的发展。把学生关闭在学校和书本里,不接触社会,不重视指导学生调整人际关系。(3)在教学任务上,对所有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力求使全部学生齐头并进,忽视学生的智力、兴趣等个别差异。一些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出于满足家长的要求和学校“创收”的需要,每班学生多达60人左右,教师不易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深入思考、采取措施解决。《教育学》中强调的“因材施教”原则,似为永不可实现的美好愿望。(4)讲究师道尊严,过分追求“威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教师在学生面前充当真理的化身,表现得严肃而冷漠。在课内课外,常进行违背“同感、尊重、真诚”等辅导原则的教育,批评严厉,有时还间以讽刺、挖苦,学生则缺少申辩的机会。

二、心理辅导的任务

相对于世界上流行的学生辅导,我国心理辅导十分强调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自知、稳定的情绪、良好的品格以及正常的行为,即所谓“心理健康”教育。但心理辅导同样也进行学习和职业的辅导,如有人把学生心理咨询内容分为“心理发展一般问题”、“教育与学习”、“升学与就业”、心理及行为障碍”等四个方面[⑦]。

就学科而论,学生心理辅导的任务是:揭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其作用规律,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和方法,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谐地发展;向学生、教师、家长宣传推广各种维护心理健康的科学知识和方法;指导学生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克服心理障碍,使行为更趋完美健康;指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人际交往障碍,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配合医务工作者,对各种心理因素引起的学生身体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⑧]

通过几年的讨论,理论界已认识到,学校心理辅导不仅要解决在少数学生身上存在的心理问题,还要面向所有学生,预防心理问题的出现,促进学生心理的发展,形成健全人格。在实践中,目前已有学校开展这方面的探索。如上海南洋中学于1992年开始的“重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提出了“积极预防,促进发展”的策略,除了对少数有各种困惑的学生提供帮助外,更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学生所处的身心发展阶段特点为出发点,帮助学生在认识自我、认识环境的过程中,通过调整自我来适应环境。

就心理辅导对于中学生的发展究竟应承担怎样的任务而言,我们在“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实验研究”中提出:使学生掌握心理调整的知识、方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克服发展中的问题,促进心理健康地发展,发挥心智潜能。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辅导:

(一)开发心智潜能:促进注意、观察、想象、记忆和思维等能力的发展,发展求知欲和探索创新精神。

(二)促进心理健康:即预防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又协助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1)正确的自知。客观地了解、评价自己,全面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心理特点;有适当的独立性、自信心和好胜心;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悦纳自己;认识执著追求对取得成功的重要性;克服虚荣心、自大、自卑、悲观、依赖、自我中心、拒绝自我等问题。(2)坚强的意志。有较强的自信心、自制力、坚持性(恒心);果断沉着,当机立断;坚毅,不畏艰难,不怕挫折。避免行为的冲动性、易受暗示性、优柔寡断、顽固、惰性和随意性。(3)稳定的情绪。自我调节情绪,用理智控制各种场境中的情绪波动,基本做到稳定而乐观;克服抑郁(沮丧、灰心、自卑)、厌烦、烦恼、急躁、易怒、压抑、孤独、焦虑等心理倾向。(4)良好的品格。有健全的人格,有正确的社会认知,遵守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有利他和集体观念,避免自私、狭隘的倾向。(5)积极的心态。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有较高的学习热情;自信,自强;确立适宜的目标,不断追求,竞争求胜,立志成才;避免消沉、失望、自卑心理倾向。

(三)学会人际交往:认识交往的重要性,乐于交往;掌握正常的交往准则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建立相互理解、信任的关系;在交往中求得进步,让对方了解或接受自己的思想观点,克服紧张、恐惧、偏见、敌意、报复、猜疑、嫉妒等心理倾向。

(四)提高学习效率:认识学习的价值,形成合适的动机;掌握学法,学会学习;合理竞争,正确对待成功和挫折;合理应试,减轻焦虑程度等。

郑日昌主持的国家八五课题“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研究”就智力开发、情感塑造、品德培养、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等提出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大纲》,初中一年级侧重学习与校园适应,初中二年级侧重人际关系与青春期心理卫生,初中三年级侧重升学与考试心理辅导。大纲共包括40项活动,供初一、初二年级及初三年级第一学期使用。

应该说,这种全面性的辅导任务仅出现于少数学校自发性的实验,多数学校还是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开展工作的,教育行政部门尚未明确提出相关的任务。由于学生在各年龄阶段有各自的心理特点,所产生的心理问题也不尽相同,因此应制订初中、高中乃至其中各更短年段的心理辅导任务。那种对辅导任务模糊不清,或要求所有学生都实现同一个任务的做法有待克服。制订任务之前,必须首先借助调查、测验、访谈等手段,了解学生的发展矛盾、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果各阶段的任务既独立又连贯,就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心理辅导的项目

由于受辅导理论研究的影响,并发现学生的一些问题用以往的教育方法难以奏效,部分学校自发开展了一些教育实验。从教育实验的实际效果和一般学校条件看,我国心理辅导宜从以下一些项目入手:

(一)挫折辅导: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会碰到诸如考试成绩不理想、被教师批评、父母责骂、同学嘲笑等“挫折”,容易产生较大的情绪反应,甚至出现偏激行为。如果影响强烈而持久,它们将显著地影响学生的发展。再者,学生在校即使一帆风顺,走上社会还会碰到种种挫折。这种辅导一般从正确认识挫折、碰到挫折后的合理反应、克服不当情绪等着手,重视提高情绪的调节能力。

(二)应试辅导:学生自入小学到中学毕业,在摸底考、期中考、期末考、会考、毕业考中滚滚爬爬,历经“磨炼”,特别是决定“命运”的升学考,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近年来由于一般学科知识、难题辅导的泛滥,教育行政部门对考虑的“辅导”讳莫如深,认为不管对什么形式、内容的辅导都不宜再提。我们提倡学校突破常规的“应试辅导”,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正确认识考试、对待“失败”、怎样发挥应有水平等方面的现代辅导。

(三)人际关系辅导: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是由不善处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造成的。因此,把人际关系的辅导作为学生心理辅导的重要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在各种场合中的交往知识、礼仪、技巧,学会了解他人、让他人了解自己,正确对待冲突及由此引起的情绪体验。

(四)青春期辅导:进入小学高年级尤其是初中以后,学生由于身体的发育而会出现一些困惑,也有早恋甚至偷食“禁果”的(非社会、教师、家长所接受)。心理分析学也早就指出这方面的问题对学生会产生长远影响。因此青春期辅导集中于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生理变化及由此引起的心理反应,以及正确的对待恋爱的态度等。青春期教育以促进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为直接任务。[⑨]

(五)非智力因素辅导:由于自信、责任心、毅力等非智力因素是学生成才的重要条件,因此一些学校就专门开展这方面的教育实验,如上海的非智力因素培养课题组对学生专设《心理发展常识》课,自编教材,在初中一二年级对学生进行动机、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等教育[⑩]。

(六)适应性辅导:善于适应各种环境,是人类的一种重要能力。这种辅导一般针对学生的某些问题开展,上述挫折、应试等辅导就有这一性质。近来我们与桐乡市第一实验小学合作开展了“小学生心理—行为主动适应性教育实验”,目的是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适应学校、社会、家庭生活,与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要求做到不仅培养符合学校、社会、家庭相应角色的心理、行为,而且还能正确认识、对待环境中的某些不合理现象或做法,学会优化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不仅善于接受知识,而且学会求新,有主动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了解应随社会、科技的发展,更新知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11)

四、心理辅导的方式

当今辅导的途径主要是面向全班学生的“团体辅导”和师生一对一的“个人辅导”。但迄今仍被我们忽视的把具有相近心理问题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进行的“小组辅导”,能取得独特效果(12),但这种方式有待探讨使用。另外,可通过全校教师共同讨论,确定主题,如友好交往、愉快学习、学会负责等,在全校范围开展系列活动,即采用西方国家和我国香港地区广泛开展的“校本辅导”方式进行心理辅导。

除了专门开展辅导活动外,每个学科、每节课、每种活动中都可以实现相应的辅导功能,在这方面已有中小学进行尝试。“重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通过设立心理健康指导站、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在校内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进行的。“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实验研究”则探索既面向全体学生专门开设课程,进行集体训练,又对学生进行小组、个别辅导;实行专门教育与各学科教学渗透相结合,对学生直接教育与创设适宜的外围环境相结合。根据实践,我国中小学可用以下方式开展心理辅导:

(一)开设心理辅导课程:为了更有系统地探讨问题,学校开展辅导之初一般开设“心理素质课”,为期可1—3学年,每周1学时,由从事实验的班主任承担,其他实验教师、任课教师协助。我们在初中开设一个学年的课程内容为:认识心理素质、成长与心理素质、自我完善心理素质、开发心智潜能、提高活动效率、促进心理健康、克服心理问题,以及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的问题,如消费攀比、非健康竞争、考试紧张等,现有中小学心理辅导实践还存在教师讲方法多,学生进行游戏、讨论等活动少;仅在几节课、几次活动中开展得多,结合日常教学进行辅导的少等问题。

(二)开展小组与个人辅导:调查、归类学生中存在的典型心理问题,如损害公物、学习过分紧张或松散等,然后在课内外逐类解决。接受学生来访,热情相邀学生前来与心理素质任课教师谈自己的苦恼、不便向人讲的事情。设“心理信箱”,让学生反映自己或他人的心理问题。

(三)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目的是及早发现学习、生活中的适应性问题,系统地搜集、整理分析资料,主要内容有个人和家庭基本情况,入学时的健康、学业、奖励等资料,入学之初的心理(智力、性格、情绪等)测试、调查问卷结果,及以后的重大的或突发性的对学生有较大影响的生活事件及简要的客观分析、家访记录及其分析、典型的作品(作文、周记、传等)及其分析、各科教师诊断结果,等等。

(四)创设良好教学环境:美化校园,建立学校文化艺术节,开展艺术、文化、体育、智力活动。推荐丰富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不看不健康的书刊、影视,不上游戏室、营业性的舞厅和录像室;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自由表达思想感情;把知识基础相近、特长相仿的学生分编成组,实施组内成员的相对评价;尝试开展学生个人内部差异评价,关注自己的实际进步;对所有学生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殷切的希望,批评学生坚持做到“针对问题学生,而非全班学生;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对学生表现持“宽容”态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

(五)引导家长协同教育:家庭是学校教育必须借助的一个资源,不当的家庭教育会抵消或削弱学校教育的效果。绝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期望过高,不顾孩子的特长、知识基础、智力水平,总想自己的孩子时时、事事出类拔萃,学生面临过重的压力。一旦孩子连续几次失败,父母即头痛不已,甚至不再寄予希望。家长让孩子在生活上养尊处优,无条件地满足“小太阳”“小皇帝”的要求;保姆式的教育,忽视生活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自我中心,或缺乏自信,不敢面对现实;追求学业“高分”,迫使孩子高节奏、高负荷地学习,在家里也要求孩子不停地读课本、做练习题,全然不顾孩子的爱玩、好奇、兴趣广泛的天性;孩子对自己的事情没有自主权,几个长辈中发展要求也不尽相同,管教宽严不一,使孩子无所适从。与父母缺乏应有的沟通,尤其是父母离异或不和的家庭,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引导。北京市对1242户家庭调查发现(13),家庭教育好的仅占8.7%,而问题多的、不好的达70%,这种不良的影响助长了孩子的霸道、任性、攀比、不愿吃苦、依赖、享乐、总想出风头的心理、行为,也造成了孩子畏缩、胆小、对抗、逃避、恐惧、紧张等心理表现。调查表明(14),学业成绩欠佳的学生家长往往具有对孩子过分溺爱、期望不高、管教严而无当、管教态度不一、家庭不和睦或无时间管教等特点。

教师应主动与家长联系,引导家长克服专制、溺爱、放任的教育方式,进行民主管理,让孩子有一定的自主权。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使教师、家长全面了解学生在各种场合的表现,并共同商定教育方案。

(六)组织接受社会教育:建立专门的社会教育基地,聘请校外有关人士对学生作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去工厂、农村、商店调查访问,了解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与社会有关人士讨论社会现象,正确评价社会中流行的及时行乐、追求享受的风气,抵制诱惑;主动认识社会,合理对待社会。

(七)所有学科协同教育:开展学法指导,减轻学习焦虑,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常规教学中引导学生多思考,重视智力训练;关注学生的情绪、行为的突变,及早发现问题,及时通报。这方面特别应注意心理辅导与思想教育的关系,我国教育历来重视“德育”,从小学到研究生不仅有专门的品德、思想政治等课程,而且各门文化课也都负有这方面的教育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引入与思想教育并非密切相关的活动,当然难免引起较大的反应。对于有没有必要开展心理辅导,曾引起争论(15)。其实,思想教育与心理辅导有相同之处,如使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遵守社会规则、与人友好相处、充分发挥潜力等是两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同时,它们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如思想教育十分强调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等就不是辅导的重点;而心理辅导十分注重的人际交往技能、自信心的训练等又不是思想教育所重点开展的工作。某些两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施以不同的方法会有不同的效果。如对于怕见陌生人、偷窃癖、性变态(传统教育斥之为“流氓”)等,心理辅导的效果就显著地优于政治思想教育,有时政治思想教育甚至就不起作用;而对于形成远大的理想、不患得患失、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等方面,思想教育较心理辅导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某些传统教育认为存在的思想问题可以通过心理辅导来克服,而某些心理问题也可以通过思想教育来缓解。吸收一些心理辅导的原理和方法,政治思想工作能更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吸引力,使学生更愿接受教育。目前一些思想工作者明确指出,心理辅导是新时期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个新途径。因此,双方共存既有可能又有必要,力图用一方代替另一方是不可取的。但现行的实践也已遇到两者相矛盾的地方,例如“保密”是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违此既为职业道德不容,也会给长远的辅导效果带来影响;而传统的思想教育则要求教师把学生的情况“上传下达”,如任课教师发现重要情况必须尽快向年级主任反映,年级主任又得从速向教导主任报告,教导主任如果自觉无把握解决,还得向主管校长请示。怎样协调这些矛盾尚待探索。

*本文是作者在香港国际教育研究会1995年年会上交流的论文(有删改)。

注释:

①岳晓东:《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谈学校本位辅导的指导思想》,《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报》四卷二期。

②⑦⑧郑日昌、赵世明等:《中学生心理咨询》,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郑日昌主编:《中学生心理卫生》,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

③张家治等:《上海南洋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和探索》,《中小学教育管理》1995年第1期。

④ (15)祝新华:《中国现代心理卫生学发展的回顾与思考》,《高教学刊》1994年第1期。

⑤陈群等:《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实验研究》,载祝新华、林可夫主编:《中国教育实验与改革——中国教育实验研究会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1985年。

⑥ (14)申继亮、余贤君:《关于小学生学习不良原因的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年第6期。

⑨丛立新:《关于青春期教育的几点思考》,《人民教育》1995年第6期。

⑩徐崇文等:《培养非智力因素,提高初中生能力》,载祝新华、林可夫主编:《中国教育实验与改革——中国教育实验研究会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1985年。

(11)浙江省桐乡市第一实验小学、杭州大学教育系实验课题组:《小学生心理—行为主动适应性教育实验研究》(内部资料),1995年。

(12)林孟平:《小组辅导与心理治疗》,(香港)商务印书馆,1993年。

(13)朱小石:《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上海教育》1995年第6期。

标签:;  ;  ;  

我国中小学心理辅导的发展策略_心理健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