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广泛应用, 促进了各领域对自身发展的更高要求,追求创新、安全的目标也越来越明确。电力网络行业的进步和人们对电力输送的更高要求也不断促使着其前进,随之而来的不仅是经济利润的提升,也包括着各个环节可能会遇到的特殊的疑问,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问题
引言
在变电站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尤其是自动化系统出现与应用,使变电站真正实现了无人值班,并也对系统自身实时监督和控制提出严格要求。随着无人值班深入实现,自动化系统显得越来越重要,如果它在运行时产生问题,则会使实时监控不能保持正常运转状态,轻则使无人值班又回到有人值班,严重时将引发安全事故。在这种情况下,做好安全控制工作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
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问题
1.1网络安全控制问题
(1)厂站端。对于当前自动化系统,厂站端和主站端主要采用数字或模拟的通道实现信息传输。若厂站端遭到病毒的侵害,则可能会使系统直接瘫痪,同时主站端由于无法接收远动信号也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只有立即转换成有人值班模式才可以继续保证系统运行,使值班人员实际工作量大幅增加。与此同时,在调度数据网不断建立的局势下,厂、主站间数据通信增加,网络通道为满足要求日益增多,尤其是以TCP/IP为基础的通道,这在有效提高数据传输效率的同时,带来了更多安全方面的问题。1.1.2主站端。对于自动化主站,它负责整个区域各个变电站实际信息采集及监督控制,而且现在的变电站大多无人值守,数量也急剧增加,如果主站系统被病毒破坏而停运,将对电网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变电站如果失去控制,将使电网面临崩溃的危险。对此,值班人员需要立即到达变电站进行人工控制,指导主站系统恢复如初。这样难免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并且电网也会因此变得十分薄弱,倘若中途再产生事故,可能将难以处理,导致事故不断扩大,最终对电网安全带来严重威胁。除此之外,主站系统如果存在配置缺陷同样会增加系统安全风险。现在很多地调主站均设置了巡检工作站,处于不同位置,它和主站间只通过协议转换器实现通讯,无物理隔离,极易产生安全问题,使工作站成为威胁系统安全主要因素,主站端的工作人员无法对这些设备进行管理,而它和主干网之间却是紧密相连的,如果工作站中使用了携带恶意代码的外界设备,将导致整个网络直接受到攻击。与过去相比,变电站信息量大幅增多,对于普通的110kV变电站而言,可能存在千余个遥信和百余个遥测,主站需要接入超过百个这样的变电站。新增加变电站,需要制作专门的信息表,过去采用复杂的逐个增加方式,会消耗很大一部分时间及精力。对此,为保证工作效率,地调人员以厂家信息表为依据对遥信及遥测表实施批量处理,对其进行转换,变成系统可以识别到的格式,然后通过外接设备直接导入即可。虽然这样极大的简化了操作,节省人力和时间,使千余信息量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处理完毕,但安全风险因此增加,比如使用外接设备进行信息的拷贝存在很高安全风险,实际操作中必须慎重对待。
1.2设备质量不达标
科技的发展要求该领域的自动化行业不断完善,但由于机械设备的一些问题,就使得该领域的发展存在一些基础性问题甚至上升到了安全问题。为了能更好的实现自动化,就需要有高端的设备与其设计进行配合,才能逐渐提高效率,提高发展目标。而如果企业因为利益因素仅选择较差的设备,就会与环节的开展不匹配,从而影响到整体项目的完成率。而如果选择太过高端的,就可能会使设备与实地的不配合,无法及时判断使用情况。当然,除了设备方面的问题,也需要注意到人员的培训问题,他们对设备操作的好坏,也会对设备产生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效率和进度,因此对人员的培训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制度管理不完善
电力网络的发展和进步代表了一个企业的高端程度,同时也影响了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所以需要更多人来重视该领域的发展。尽管大部分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在实际中,相关人员对该领域的几个盲点依旧存在。行业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但是自己的技术水平没有随着提高而提高,经常依赖厂家的技术人员,同时相关的电力企业不注重培养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同时也不重视培训管理型人才。所以存在着很多无形的安全隐患,所以存在着很多无形的安全隐患,会在生产和操作时出现很多问题,增加了平时的成本,也会对整个系统造成安全隐患。
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对策
2.1提高二次防护水平
对于自动化系统存在的薄弱环节,应制定有效措施及时处理。(1)加强对所有外来设备的监控及管理,尤其是个人外接设备,对所有可能造成安全问题的设备,都要在与系统相连前进行彻底排查,经排查确认无误后,才可以和系统相连,进行后续的工作。(2)在工作站上进行特殊设置,比如屏蔽那些非必要接口等,切断危险介质进入渠道,从根本上保证系统安全。(3)在主站和工作站间要采用物理隔离措施,避免工作站产生问题后不断向主站扩展,使风险扩大。
2.2做好设备巡检备份
针对在设备日常检查及管理过程中找出的所有问题,都要立即制定合理可行的防范措施,并通过适当的技术改造从本质上减少或避免设备自身存在的缺陷,同时确保新型技术能真正在实际生产应用过程中得到完善和成熟。尤其是系统的远动装置,应先在最初的采购环节就把好质量大关,选择符合设计要求且合理、周密、厂家信誉度高的产品;其次要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控制管理,避免由于施工不当或质量不合格埋下安全隐患;最后在正式投运之前要加强竣工验收。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应注意设备所处环境,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的改善,并坚持执行好巡检制度。另外,对于服务器等不同的重要设备,应采取包含冗余技术等在内的措施,并对备品备件和数据备份均制定完善的制度,且在实际工作中严格贯彻落实。
2.3培养自动化技术维护人才
对于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不仅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标准方案,更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人工管理和控制。因此,电力企业需要招纳一些有着较好的业务能力和相关职业素养的工作人员,并且这些人员不可原地不动,而是需要进行定期的学习,公司要定期对这些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其增强对于各种新型技术等信息的了解和掌握,不断提升自身的各方面的素养和才能,努力跟上时代的进程。企业可以通过定期开展一些有奖类知识竞赛以及其他培训以及交流会等活动,使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兴趣提升,激发其学习热情。另外,相关企业还可以进行工作环境的装修和改善,使其能够更加温馨,这会使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归属感,愿意将工作岗位当做自己的另一个家,并且愿意在此工作为其奋斗,这样一来,员工的工作热情带动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企业带来更好的发展动力,大大提升了企业的运作效率。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行业成为我国基础性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电力行业经过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引入了先进的自动化技术与电力系统相结合,不仅提高了电力行业的安全性能,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管理的科学性。为了促进电力行业的积极发展,进而促进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要紧跟时代发展,不断的更新自动化技术,维护国家电网的正常、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万教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技术分析[J].低碳世界,2017(34):58-59.
[2]郭琪.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7(13):69-70.
论文作者:张鑫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设备论文; 主站论文; 变电站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系统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