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策略论文_蔡光辉

浅析小学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策略论文_蔡光辉

蔡光辉 河南省商水县张明乡蔡庄小学 466100

【摘要】众所周知,小学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便是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从而让其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能够有所帮助。而纵观我国小学阅读教学现状可知,由于教师仅仅依赖课本教材进行教学,这便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从而导致学生的文学素养无法得到提升。而根据新课改要求,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将课内与课外阅读有效进行结合,让教师的课堂质量显著提高,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开阔眼界,进而提高语文素养。因此,重点根据小学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找出课内与课外阅读的有效结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阅读;课内与课外阅读;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8-106-0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直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由于阅读通常需要学生能够识别文字、总结作者写作思路、概括文章大意等能力,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会面临诸多挑战。而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有限,如果没有课外阅读进行辅助,那么学生的知识体系将会十分狭隘、松散,因此,教师应该正视这一问题,争取在课内阅读教学中融入课外阅读,从而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同时对阅读学习产生兴趣。

一、小学阅读教学中课内与课外阅读结合的重要意义

小学阅读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而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因此其接受语文知识的能力还未完全形成。而阅读教学通常需要让学生阅读大量的文字,而学生在面对文字量、信息量较多的文章时便容易失去耐心。此外,由于中国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常采用灌输的方式,这在无形中便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而让其失去学习阅读的兴趣。而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结合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以及阅读兴趣选取文章,从而让其在阅读中不断提高语文修养。由于小学生的思维灵活、好奇心较强,因此只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所在,并结合班级学生的情况选取能够培养其语文能力的课外阅读进行讲解,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更加专注的学习阅读。

二、如何有效结合课内与课外阅读进行小学阅读教学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但能够了解到诸多新鲜的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彼此之间的合作意识,增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在课下为学生布置小组任务,例如,在讲解《小蝌蚪找妈妈》这一阅读内容时,教师应该在课前为小组布置学习任务。让其寻找蝌蚪的相关资料,并在课上进行汇报。学生在寻找的过程中便能够了解到蝌蚪与青蛙的关系,这样就能够帮助教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而避免因科普知识有限而难以理解阅读内容。此外,开展小学合作学习也能够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这就能够帮助学生能够及时弥补自己阅读量不足的问题。由此可见,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将课外阅读资料引入课堂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利用课外阅读补充课内知识

学生的语文修养是需要大量具有高品质文章所促成的,而小学生由于主动学习能力较差,因此教师便应该承担起督促学生的重任。教师在课前应该对课内阅读内容进行补充,例如,在讲解《月亮的心愿》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对文章进行补充。首先,为学生找寻拟人手法的写作特点,从而为学生讲解事物在通过拟人的手法后便能够更加生动的表达作者含义。其次,教师应该为学生找寻有关月亮的资料从而在课前对学生进行介绍,这样就能够为学生打造一个活泼的语文课堂并让其真正融入到学习中。最后,教师应该让学生自由发挥,说说他们日常生活中所听到、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子,同时可以为其他同学讲述自己所看到过有关月亮的文章是如何进行描写月亮的。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通过一篇文章获取到多篇文章的知识信息,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三)开展课外精选阅读

开展精选阅读的主要目的便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该为学生挑选适合学生进行读阅的文章,从而让其在阅读的过程中设置相应的问题,如此篇文章的主旨大意以及写作手法等。这样一来,学生便能够在文学的海洋中自由遨游并获取知识,同时也能够体会作者在写作时的心情,并且学习到作者的优秀品格。此外,开展课外精选阅读也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领悟能力。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外精选阅读突破学生学习的范围,让其涉猎到更多的题材,从而帮助其提升写作能力。因此,教师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开展课外精选阅读至关重要。

学生在课内阅读理解了课文后,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此时教师应有针对性的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给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延展他们的阅读。大致可以这样给学生推荐:结合课文的作者给学生推荐书目作延展阅读,如学课文《伊索寓言》,让学生课后阅读《伊索寓言全集》;根据课文的来源给学生推荐书目作延展阅读,如《少年王冕》节选自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在学生学完这篇课文后,引导学生阅读这部讽刺小说,感悟其中更多的人物形象;结合课文中的剧情或故事中的人物给学生推荐书目作延展阅读,如学《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后,让学生课后阅读《水浒传》,了解梁山108位好汉的人物形象等。

三、结语

小学阅读教学课堂效率之所以不高的原因便是学生学习内容范围过于限制,这严重违背了新课改所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针。因此,教师必须及时改变这一现状,争取将课外阅读引入到课内阅读教学中,这样才能够显著提高课堂效率,并且能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当中,从而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1]刘慧,冉敏方.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03).

[2]周群,江学军.让主题图“动”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J].小学教学参考,2012,(17).

[3]吴凤梅.随境潜入心 识字悄无形――对识字教学的再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3,(11).

论文作者:蔡光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  ;  ;  ;  ;  ;  ;  ;  

浅析小学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策略论文_蔡光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