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的地质勘察工作是工程项目建设的第一步,其勘察的成果更是基础设计的主要依据。本文就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简要的分析建筑工程软土地基的勘察技术要点,以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勘察技术
Abstract: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urvey work is the first step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the survey results is the design main basis. In this paper,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practical experience,a brief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urvey and main technical points of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for your reference.
Keywords:building engineering;Soft soil;Exploration techniques
前言: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软土地基的勘察技术也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存在较为常见,其将影响工程项目有序进行,造成工程施工的不顺利。本文就对软土地基的概念进行入手,探讨了建筑软土地基勘察技术要点,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1 软土地基的概念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软土地基含水量一般都较高,极易受到压缩,与其他的地基有着较大的不同,其承载力相对要差一些。软土地基主要是由一些沉积淤泥、腐蚀性植物所组成,其含水量可以达到72%,软土地基的饱和度高出了90%,孔隙比在1.0-1.9范围内。软土地基是一种十分特殊的地基形式,对建筑工程施工来讲,主要体现在下面两点:第一,地基沉降量大,—般可达数十厘米甚至到数百厘米;地基沉降时间长,一般达数十年甚至到数百年,特别是沿海一带的软土地基,由于厚度大,固结速度较慢;地基沉降不均匀,由于上部结构的特点与荷载差异,常常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第二,地基抗剪强度低。由于软土地基具有上述特征,常常影响公路、铁路工程质量,引发地质灾害。其危害性主要表现为:软土地基的过大和不均匀沉降将严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制约路面通行能力、行车安全度和舒适度;路基、路堤可能会随着软基—起产生滑移,引起公路、铁路路面的整体破坏。所以,建筑软土地基的施工难度通常较大,我们必须注意其含水量、灵敏性、压缩性等因素,以确保建筑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
2 建筑软土地基勘察技术的要点分析
2.1 获取标明坐标和地形的建筑物的平面构图
每一个建筑物所具备的形状特征以及建筑物构造时的型式、建筑物的尺寸、预计埋置的深度等,对建筑工程地基勘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通过地基的勘察能够获得不良地质现象的原因,不良地质的存在类型,分布的范围以及不良地质的危害程度等,在获取这些资料的基础上提出整治的具体措施。
2.2 勘探点的布置、深度
勘探点的布置应该按照成因的类型、地基的复杂程度所确定,勘探点间距一般不宜超出30m,在土层出现变化的时候,需要进行加密处理。对于勘探点深度,不能简单的按照地基压缩层计算其深度,而是按照地质的条件、建筑物的特点、基础类型等进行确定,还应预计可能采取的地基处理方案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勘探手段以钻探取样和原位测试结合为原则
第一,钻探:钻探作为建筑工程划分土层的关键环节,对软土取样采取了薄壁取土器静压法从取样至试验全过程,我们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确保样品不会受到扰动、水分流失以及变形等外界因素影响。对细砂层则是采用了标准贯入器进行取样,并且选择有针对性的地段进行测定。
第二,原位的测试:建筑软土地基的施工最好是采用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试验。在软土地基中采用原位测试取代了相当数量钻孔,不仅能够减少钻探取样、土工试验工作量,缩短勘察的周期,还能提升其勘察的质量。静力触探则是软土地区中最为有效地原位测试方法,标准贯入试验对软土并不适用,但是可以用作软土砂土层、硬性粘土等。
2.4 软土力学性质的参数测定
按照岩土工程的类别、勘察阶段,采用了一种或者是多种的手段对力学参数进行测定,其手段主要包含了室内土工试验、原位测试、间接经验的推算、原型观测反分析等,试验土样的应力状态、应力变化的速率、排水条件、应变条件等都应该和工程实际的情况相模拟。在正常固结的软土应该在自重应力下预固结后再作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增加对变形参数测试的要求。变形参数则是有前期的固结压力、压缩系数、压缩的指数、回弹的指数。有关的固结问题的有固结系数,有经验的时候可以采用快速固结试验,以便于引进先进的试验技术,缩短试验的周期。
3 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勘察施工注意的问题
3.1 地基承载力确定的方法
确定地基承载力是较为复杂的,不能单纯依靠一种方法进行确定,通常都需要五种测试的方法:第一,按照相关固定表格进行确定。第二,按照静载荷试验方法进行确定。第三,按照静力、动力触探方式进行确定。第四,按照土地的强度理论等进行计算。第五,按照临近条件较为接近的建筑物经验进行确定。以上的五种方法测出了地基承载力后,还需要经过详细的分析,取其综合值是较为准确的地基承载力。
3.2 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关系
就设计人员来讲,不仅需要懂得设计,还应该学会阅读、分析地质勘察的报告,找出报告中所存在的问题,不能单纯关注地基承载力值,就算是需要其数值,还应该关注其他相关的数值,比如:地基承载力基本值、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承载力设计值等。设计人员在使用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时候,不能直接按照其数据进行设计,还需要结合其宽度、修正后的承载力设计值。使用承载力设计值进行设计主要是为了确定建筑物基础底面积。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设计人员还需注意变形条件。在现阶段,建筑工程中较为常见的质量事故是因为没有满足变形条件造成的,若是不能满足其变形的条件,极易造成建筑物的裂缝和倾斜问题出现。若想满足建筑工程的变形条件,那么地质勘察报告中的建设性意见处理是十分重要的。
3.3 地质勘查的超前技术应用
在地质超前检测阶段,我们主要是应用了新颖、有效、快速的反射地震技术,其技术当系统预报前方有溶洞、暗河水体,岩体层面等不良地质的时候,其形态、规模需要具体进行了解,就需要采用地质雷达进行探测。其探测的方法:在开挖掌子面上,以上中下水平和左右为骨架布置,若是水平侧线、竖线侧线需要向前方进行探测,每一条的侧线能够构成一条剖面,各剖面上综合地质信息就是构成了前方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地质构造形态。侧线密度可以视作所探测地段同岩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所要求探测控制的精度选定,围岩越是复杂,其精度控制则就越高,测线的密度则就更大,反之更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的软土地基勘察质量主要在于第一手原始资料的可靠性、设计参数正气性,为有效的获取设计所需参数,我们需要针对工程地质条件变化,选择出有针对性的勘探方法,利用各勘察手段,用经济合理的工作量,获取可靠地勘察成果。软土地基的处理应该按照工程项目的实际地质条件,因地制宜。重大工程的软土地基处治的方法应该作为试验工程,以指导设计、施工,对软土地基的土性测试数据则是采用了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做出正确评估和预测,提出有针对性的地基处理措施,为工程施工图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工程地质手册编委会.工程地质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2.
[2]王璐华.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O(4)
[3]潘建军.李华忠.房屋地基加固处理的技术措施[J].山西建筑.2008年22 期.
[4]钮元元.房屋地基加固处理技术的研究[J].城市建筑理论研究.2012年第 8 期.
论文作者:吴耀广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0
标签:土地论文; 地基论文; 地质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物论文; 条件论文; 技术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