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教材,让课堂从低效走向高效论文_涂坤芝

读懂教材,让课堂从低效走向高效论文_涂坤芝

近几年来,我校一直在“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提质增效”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实施课改,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要能真正实施课改,教师得先读懂教材,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也唯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更具智慧,实现有效教学,甚至是高效教学。那如何读懂教材呢?下面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来谈一谈。

一、读懂教材内容

每次新拿到教材,我习惯找到目录先了解本册有哪些内容,然后从中找出本册教学的重点章节及难点内容,做到对即将教学的内容有框架性的了解。

二、读懂教材目标

在了解本册框架的基础上,先自己试着去解读每一单元的教学目标,然后研读教参,借助教参进一步准确把握本册及至每一单元的教学目标。一般来说,通过这样的解读和研读就能比较好地把握自己即将教学的教材的目标了。

三、读懂教材结构

经过上面两步,我们做到了对单册教材的把握,但是对于一个不熟悉整个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老师来说,只做到上面两步还远远不够。以《认识时间》(以人教版)来说,在小学阶段出现了3次,第一次是一年级上册,要求认识钟面、认识整时、用用电子表记录法和文字记录时间;第二次出现在二年级上册,要求学生知道钟面上有60个小格,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一大格是5分,掌握1时=60分,会认几时几分;第三次出现是在三年级上册,要求学生认识秒,掌握1时=60分,1分=60秒。比较三次认识时间的教学目标我们可以发现,教学的内容是分阶段呈螺旋上升的。

再如:关于分数的知识,第一次出现是在三年级上册,这里只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要求学生能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能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并能结合示意图计算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第二次出现是在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里的学习要求比之前有明显提高,先结合不同的图形及物体都表示的后概括出了分数的意义,然后将分数与除法进行了比较,之后学习分数的分类、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及相关运用。可以说在这一册才对分数进行了系统的学习。紧接着,第六单元是《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个单元除了同分母的加减法,还包括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及加减混合运算。第三次出现是在六年级上册,学习内容包括《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及相关运用。纵观有关分数内容,我们同样可以发现这些知识在各个学段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都有很大不同,且都呈螺旋上升状,如果教师不了解这些知识的结构安排,势必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的“度”,自然收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读懂教材主题图

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数学教材也随之发生了变革,主题图就是其中一个鲜明的特征。用好主题图,非常有利于教学,因此教师必须读懂主题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主题图在低年级的作用更加明显,例如:一年级《加法》、《减法》的认识,为了让学生理解《加法》,教材配的主题图是左边有一个小丑右手拿着3个红气球,左手拿着一个蓝气球,右边是小丑将左右手的气球合在一起了。主题图想表达的意思就是把左右手的气球合起来,而“合起来”其实就是加法的意义。相反,为了让学生理解《减法》,主题图先呈现小丑手捧4个气球,飞走了1个蓝气球,手里还剩3个红气球,这里的“飞走”就是去掉的意思。这里,教师读懂主题图,并结合主题图用动态课件演示此过程,或是用身边的物体进行演示,哪怕是刚进校的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也是很顺畅的。

再如:一年级《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对学生来说比较难的是列出算式以及理解计算顺序,教材配上了生动活泼的主题图,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利用主题图引导学生在讲清图意基础上列出算式,进而计算,效果很好。其实。教材中像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数不胜数,教师读懂了主题图,就能很好地利用主题图,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形象性、趣味性、操作性,还可以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读懂渗透的思想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能单纯地只教会学生做题,更重要的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其中数学思想及方法的渗透就很重要。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上册P79例6:小朋友们排队做操,小丽排第10,小宇排第15。小丽和小宇之间有几人?这一个例题对于刚进校的学生是相当有难度的,但是如果用画图的方法此题却可迎刃而解,所以,教材在这果其实就是教学生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又如:在人教版一年级上册P89,学了9加几后,“做一做”第3题出现了两个小题:(1)9+2= 9+4= 9+6= 9+8= (2)9+3= 9+5= 9+7= 9+9= 这里一方面是巩固凑十法,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变在,和也变大,从而渗透简单的函数思想。

六、读懂学生短板

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因此只读懂教材显然是不够的,在读懂教材的同时,教师还得读懂学生,找出学生的短板在哪里,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例如:一年级的学生在进校之前很多人就已经会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但多数学生却不理解什么是加法?什么是减法?因此我们教学的时候就要结合情景图和老师的动作演示让学生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为今后教学加减法的意义作孕伏。

再如数数:一年级学生入学之前都有过学前教育,数数对他们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有些学生却不能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这是因为他们不会点数的方法,他们的数数和实物是分离的,因此我们教学中就要结合教学内容教给他们点数的方法。

新课程标准说: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课堂教学效果如何,教师的引导和组织至关重要。这就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不断学习,读懂教材、读懂学生,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我们的课堂由低效走向高效。

论文作者:涂坤芝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  ;  ;  ;  ;  ;  ;  ;  

读懂教材,让课堂从低效走向高效论文_涂坤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