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浙江省杭州市地铁5号线一期工程五常车辆段III标的高支模工程为例,由其工程概况引入,从高支模施工技术方案讲起,一直到模板的验收,对地铁车辆段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地铁车辆段工程,高支模,施工工艺,研究分析
我国的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化进程也开始不断加速,交通便捷的就在这时体现出来。如果交通运输无法实现缓解人流的作用,就会造成交通堵塞,所以越来越多的大中型城市开始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而在地铁车辆段的建设过程中多多少少的存在着一些超高层建筑物,这就离不开通过高支模施工工艺进行超高层建筑物的施工。在近些年里,我国对于高支模的施工工艺上缺乏相关的法律规章以及标准要求,这就导致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标准去施工,而现场施工人员也仅仅凭借自己的经验去搭设。这种无凭无据的施工方式带来了模板坍塌的重大安全事故,值得我们深思。
1 工程概况
杭州地铁5号线工程五常车辆段设于余杭区五常街道范围,段址西侧为规划荆长大道,南侧为在建海曙路,东侧为绕城高速,北侧为规划道路及余杭塘河。整体长条形走区域,呈东西走向,红线面积约53.44万方,南侧为五常车站,其东出入段接蒋村站,西出入段线接常二站。
2 高支模施工技术方案
在地铁车辆段高支模工程,站间每个区除后浇带外一次性搭设脚手架并将梁板全都浇筑,等砼浇筑完一个月之久再对剩余的后浇带进行浇筑工作。对比地铁车辆段高支模工程计算结果,同时对高支模搭设的安全性、方便性进行预先的评估,综合考虑之下决定采取以下具体参数的技术方案:
2.1 支模架设计范围
根据住建部有关文件精神及相关规范要求,对本工程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模板支撑系统需编制专项方案并进行专家论证。
2.2 支模架形式选定
由于本工程工程量体量太大,加上工期紧,支模架形式的选用应考虑到施工的周转、安全、质量、经济、施工方便等因素,本工程结合工程特点及项目部已有的支架等周转材料,结构采用2种形式支模架。采用碗扣式满堂支架+钢管+方木+竹胶板模板的支模架形式和承插型轮扣式钢管满堂支架+钢管+方木+竹胶板模板的支模架形式;本工程各梁、柱子、板的支模架组合见“支模架组合一览表”。
3.1楼板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本工程楼板厚150~350mm,最大支模高度为9.17m。该区域楼板模板支撑体系使用盘式钢管脚手架。楼板部位支架搭设参数为900×900×1500mm(横距×纵距×步距)。
梁板下立杆间距均应成模数,水平杆双向拉通,要求立杆纵横成行、板下支撑体系的水平横杆均应延伸至梁下,与梁下立杆连接确保稳定。支撑体系遇已浇筑的墙柱等竖向构件及周边楼层边梁板均采用钢管抱箍、拉结顶牢;砼浇筑设备与砼输送管道均另设置支撑加强。高大支模施工区设上下通道、安全平网防护。
3.2梁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承重架基础设计:保证本工程高大支模架最关键的为架体基础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按照设计要求,承台基础梁施工后采用粘土回填,并分层压实,分层厚度控制在20cm~30cm,不得大于30cm每层,分层回填要求压实系数不低于0.94;本工程为安全考虑,采用灰土回填,灰剂量不小于8%,回填后地基承载力标准值需不小于160kpa。分层回填完成后进行面层硬化,硬化采用10cm厚C20混凝土硬化,梁高1800mm以上梁下和泵车作业位置10cm砼垫层宜加厚至20cm(并采用单层双向12@200配筋)。
本工程梁规格较大,在大梁底部位支架加密布置;每根立柱底部均应设置垫板;模板支架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严禁超过650mm,盘扣立杆端头可调顶托丝杆外露长度不大于400mm,且可调顶托插入立杆长度不得小于150mm;第一道横杆(扫地杆)距基面不大于400mm,小梁及主梁最大悬挑长度为100mm。
3.3柱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矩形立柱截面尺寸有500×500、900×900、1000×1000、1200×1200、1300×1200、1400×1400、1600×1200、1600×1600、1600×1700、2000×1000、2000×1400共11个尺寸;圆形立柱截面尺寸D700、D800、D900、D1000共4个尺寸;高度5.6~10m。所有立柱直线段高度≤10,直线段一次浇筑成型。本工程立柱一次浇筑最大高度约8m,第一层立柱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到梁底标高,第二次梁板浇筑完成后浇筑。
(1)面板采用厚6mm的钢板。
(2)次钢楞采用槽钢10#(100×48×5.5),间距L次≤300mm,净间距L次净≤250mm。
(3)主钢楞采用槽钢2根14-18#,间距L主≤650mm。
(4)拉杆采用直径25或30抱箍。
(5)每次立柱浇筑四个方向各设置一道6×19(直径9.3mm)钢丝缆风绳。
3 高支模安全施工技术
高支模安全施工技术难点较多,高空作业或是不按规定浇筑作业甚至模板安装都会引发安全事故,一定要多加注意。
3.1 模板安装安全控制
高支模模板的安装以及支撑必须牢靠稳定,模板上的电力设施应进行保护措施,防止机械性碰上或是漏电触电的情况发生。在装拆模板的过程中应对模板进行逐层逐块的检查,检查每层每块的模板安装是够稳固可靠。模板的安装拆卸顺序,应按照国家规范标准进行安装拆卸,不得根据施工经验随意装拆,以保证模板的整体稳固性。高支模模板的安装只有在这一批验收合格之后,才可进行下一批的安装工作。
3.2 模板使用、拆除安全控制
在高支模模板进行拆除工作时,严禁下下方的楼层抛扔,同时拆卸模板的下方应设置围护,禁止下方站人。处于高空作业的高支模模板拆卸人员应做好安全工作,只有相应的工装合格后才可进行拆卸作业。
3.3 脚手架搭设安全控制
在高支模工程的脚手架搭设之前,应编制高支模脚手架施工方案,经过相关人员审批合格,签字论证过后才可以实施高支模脚手架施工方案。在高支模脚手架的安装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必须进行旁站监督,来保证施工质量。
3.4 高支模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期间的监护
(1)下沉监测:于顶板模型底部设测点通视,在中间和两侧设置三乘散的测点进行相关的测量工作。
(2)位移监测:对支架顶端实施二维位移测量,在顶模测点下挂线向上投点并进行核对工作。
(3)频率监测:浇筑砼前测一次,浇筑砼时每两小时测一次,浇筑砼后三天内每天测三次。
3.5 模板验收
在高支模工程的模板支架搭设完成之后,准备投入使用之前,相关的作业班组需要先进行自检,再通知监理部门进行合格验收工作,假如通过成品支架上悬挂验收合格牌,就可以投入日常的使用之中了。
4 结束语
在浙江省杭州市地铁5号线一期工程五常车辆段III标的高支模工程中,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是其施工的关键。高支模工程在我国的城市交通工程的建设当中被越来越多的突入使用,一旦我们对施工环节麻痹大意,
不单单会影响到高支模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还会对高支模施工人员带来终身无法免除的安全事故伤害。所以我们要在保证高支模工程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对其不断的改善来制定出更为合理的高支模工程施工方案。
参考文献:
[1]王亮.地铁车辆段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J].建筑建材装饰,2017(8).
[2]蔡德庆.地铁车辆段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J].低碳世界,2014(5):204-205.
[3]李新.地铁车辆段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7).
论文作者:徐岳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1
标签:工程论文; 模板论文; 地铁论文; 车辆论文; 脚手架论文; 立柱论文; 支架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