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贫困不仅要帮助物质,而且要帮助精神、智力和文化文化扶贫--中国扶贫工程的伟大事业_文化扶贫论文

减轻贫困不仅要帮助物质,而且要帮助精神、智力和文化文化扶贫--中国扶贫工程的伟大事业_文化扶贫论文

扶贫不仅要扶物质更要扶精神、扶智力、扶文化——文化扶贫——中国消除贫困工程的宏大事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论文,更要论文,中国论文,宏大论文,智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时值1997岁首,在迈出新年第一步时,人们或许对刚刚过去的1996还有诸多的回顾与反思。其中,中国扶贫大潮之声就依然“热犹未尽”。因为这毕竟不是1996年内之事,而是中国社会的一项世纪工程。

在中国消除贫困大潮中,文化扶贫虽然仅仅是潮中一浪,却也是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宏大事业,所做实事已在社会上引起重大反响。

有关文化扶贫事业的开展情况,全国政协常委、文化扶贫委员会主任徐惟诚介绍说,本着扶贫不仅要扶物质也要扶精神,扶智力,扶文化的思路,为配合全国的扶贫工作部署,文化扶贫委员会自1993年成立以来,在社会各界、各有关方面的支持下,实施了一系列造福贫困地区乡亲的文化扶贫工程。

“万村书库”工程使村村响起读书声

“万村书库”工程是文化扶贫委员会联合国家新闻出版署、团中央等单位共同举办的一次大规模的文化扶贫活动。截止目前,已在2.5万个村各建一座小型图书室,每个图书室接受赠书100种,至今已有200多万册农村通俗、实用书籍送到农民手中。

对此,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当一批批图书源源不断地运往农村和贫困山区,不仅受到农民们的热烈欢迎,还使人看到,书在他们手中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开启民智的作用。乡村建起的图书室,已成为向农民进行政策法律宣传、提供致富技能和信息的阵地。农民们通过读书用书把“万村书库”变成了“粮库”“油库”“钱库”并由此形成了新的生产力,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有报道说,河南省商城县双棒铺镇贫困农民喻明元,先后借阅《早熟蔬菜栽培技术》、《蔬菜高产栽培技术》、《立体农业实用技术》等书,并认真钻研,按照书上介绍的技术要求,种植大棚蔬菜1.5亩,纯收入超过1.5万元。读书使他成为远近闻名的“种菜状元”。

云南省师宗县牛宿彝族村,过去很少有人懂技术,只有一户养殖牛蛙。建起图书室后,牛蛙养殖技术得到了普及,养牛蛙专业户现已发展到30户,仅这项收入全村就增加了20多万元。

辽宁省朝阳市提出了一个“兴读书、启民智、治愚穷、奔小康”的总体规划,使这里的书库村出现了读书热、科技迷、致富忙的新气象。许多建起图书室的村,组织了读书用书竞赛,比谁读得多,用得好。一些地方还通过村规民约,规定村民每人每月读完一本书,每人每年要掌握1-2门致富技术,争做有知识、懂科学、遵纪守法、文明致富的新型农民。

为了配合“万村书库”工程的具体实施,促进农民读书用书活动的开展,文化扶贫委员会还曾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了读书征文活动。在1996年内召开的全国“万村书库”读书征文颁奖仪式上,农业部又宣布把《农民政治读本》、《农民技术读本》两本书赠送给全国1万个乡村,这不啻是一场文化春雨,它将再一次滋润那些干旱、贫瘠的土地。

“手拉手”工程使城市孩子看到贫困懂得温暖

1996年初,团中央等单位召开全国少儿“手拉手”表彰推进会议。会上传出一组令人鼓舞的数字:目前全国已有1100多万对少年儿童结成“手拉手”好朋友,“手拉手”联谊市、县达800多个,联谊学校10.8万所,11.3万辅导员结对,建成“手拉手”书屋1.5万个,向贫困地区少年儿童赠送图书、杂志1500多万册、报刊800多万份,向灾区小伙伴送衣物、文具等数百万件。

据了解,“手拉手”工程是自1994年以来文化扶贫委员会与团中央等单位在全国范围倡导的活动。这一活动促使城乡孩子的交流、沟通。使城市孩子了解了我国国情,感受到助人的快乐,使农村孩子体会到国家的日新月异。

为将这一活动推向深入,文化扶贫委员会在信阳鸡公山风景区建设了“中国少年儿童手拉手活动营地”。

文化扶贫委员会负责人告诉记者,“手拉手”活动的开展,使人听到许多感人的故事。如上海有百多万孩子参加了这一活动,他们下乡交朋友找朋友。有一次,小记者们到大别山与贫困山区的孩子座谈,小记者随手送一块橡皮给农村小朋友,孩子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告诉他是写了错字时用的,孩子却说他从来不写错字。城市的孩子下乡交友,他们看到农村的小伙伴下雨时把赠送给自己的报纸珍惜地放在衣袖里,生怕弄湿了。这些事使城市的孩子们深深受到感动。“手拉手”活动让城市的孩子们与乡村的小伙伴有了沟通。小朋友之间通过几次信之后,思想观念就有了变化,他们真正相信了世界上还有贫困。

“为农村儿童送戏下乡”工程用爱心播撒艺术甘泉

记得1996年新年之后,报载由文化扶贫委员会、中宣部文艺局、文化部艺术局、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等单位联合倡导的“'95为农村儿童送戏工程”捷报频传:全国各地22家儿童剧院团在完成原定演出计划外,又为农村儿童加演2600场,小观众达260万人次。又有资料显示,1996年的9月14、16日“'96为农村儿童送戏工程”分别在怀柔、通县拉开帷幕。开幕式后,30余名演职员,带着10余个戏当天下午就奔赴京郊两县送戏到校。

据介绍,在送戏工程启动工作会上,徐惟诚曾算了一笔细帐:我国目前有3亿多儿童,其中80%以上生活在农村,他们中大多数还从未看过真人演的戏;而全国却只有20多个儿童剧院团,每年城市农村观众仅250万;如此,要让全国近2亿农村儿童人均看一场戏,少说也需要几十年……

面对这笔几十年才能还清的“债”,面对千百万农村孩子们的呼唤和渴望,肩负着文化扶贫的重任,全国22家儿艺的演员们跋山涉水,穿村过寨,把60多部精品儿童戏送到乡村孩子们眼前。

了解送戏工程,依然能够听到许多动人故事。在2000多场的演出中,数百万乡村孩子被深深吸引,在村头、场院,孩子们坐在土墩上、站在木椅上、爬在树杈上,他们与戏中人物同悲同喜,演出结束了久久不愿离去。在革命老区,一些教师含泪对演员们深表感激,不少孩子还给演员寄来自己的观后感和日记。广大学生家长、教师对送戏工程给予高度评价,称演员们是“美育使者”。天津静海县委、县政府向天津儿艺赠送了写有“润育童心”的锦旗;陕西光明乡小学的一位老师来信说,一幕幕浸满演员们汗水的节目,就是一个个引导孩子们的特别课堂,他们又何尝不是塑造美好心灵的工程师呢!北京顺义师范学校的同学们看了北京儿艺的话剧《山那边儿》后,纷纷表示要象剧中人物学习,毕业后为农村、边远山区的教育事业做贡献。

“电视扶贫、报刊下乡”工程让农民感受现代文明

电视也可以扶贫,这是记者在文化扶贫委员会了解到的。近年他们与中央电视台酝酿筹划为贫困地区建立卫星电视接收转播站,试图为他们接通与现代文明相联系的重要渠道。到今年为止,已先后在太行山区、大别山区、青藏高原、云南山区、鄂西山区、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建起300座卫星电视接收转播站,有220多万农民看上了图象清晰的电视节目。

河北涉县是长期的贫困县,牡丹集团出资15万元计划为其建5座电视转播站,后又由县里补贴,村民自己捐款共建了11座。这里的电视覆盖率也因此从30%上升至67%。

另据了解,在一些机关团体和工商企业的资助下,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少年报、乡镇论坛杂志等单位已为贫困地区赠订了报刊。农民通过看电视、阅报可直接获得致富信息,使他们深感接受现代文明的重要。

记者点评:

消除贫困,是中国的世纪末承诺。扶贫攻坚,是“九五”头年的重大话题之一。在如此社会大环境中,社会扶贫力度加大,文化扶贫亦将受到全社会的广泛重视。

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搞好文化扶贫”;1996年9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的讲话中指出,“希望工程”、“智力支边”、“文化扶贫”等等,搞得很有成效,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工作,把这类活动更广泛地开展起来;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又讲到,要把文化科技下乡扶贫工作做好;不久前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陈俊生指出,文化扶贫系列工程填补了我国扶贫工作的一个空白,是整个扶贫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共同开展这项工作,四川、云南、安徽、湖北、青海、河北等省相继成立了文化扶贫委员会,广东、福建、江苏、山西等地也已作好准备。至此,全国性的文化扶贫格局初具规模。

新一年里,我们相信,文化扶贫事业的实践者们将以更加务实、孜孜不倦的精神使其继续深入推进,去实现中国世纪末的承诺。

标签:;  ;  ;  ;  

减轻贫困不仅要帮助物质,而且要帮助精神、智力和文化文化扶贫--中国扶贫工程的伟大事业_文化扶贫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