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用心种“庄稼”,家长帮忙去“杂草”——家园共育教育模式的探究论文_倪丹瑜

教师用心种“庄稼”,家长帮忙去“杂草”——家园共育教育模式的探究论文_倪丹瑜

摘要:幼儿园是幼儿性格和各种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家长们都希望在这个时期自己的孩子能够被培养出鲜明的性格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他们以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是笔者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些家园合作模式的新途径,实现了家长与教师一起完成育儿活动,双管齐下,效果显著。

关键词:幼儿教育;家园共育;成长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幼儿的培养要从小做起,同时他们深知拔苗助长不可取,因此幼儿的教育方式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幼儿园教育对幼儿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怎样帮助幼儿拥有良好的养成教育是许多幼儿园一直研究的问题,同时也是家长朋友们最关注的问题。

一、现阶段家园共育的发展现状

(一)家园共育模式容易受到家长们的不理解,不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园共育模式已经经历了好几年的实验,但是在模式运行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家长对于这种模式不重视,有些家长甚至认为工作高于幼儿教育,不参与甚至嗤之以鼻。这样就造成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无法对接,不能连贯,不能让家长对教师的教育行为进行理解,很容易导致家园合作的教育模式失败。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的家长还是保持支持的态度,这对家园共育模式的发展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家园合作的形式蓬勃开展。教育改革的深度进行,让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家园合作是培养孩子的重要举措,并积极参加活动的各种活动,让自己和学校的联系更加密切。组建家长交流班,并且推选出家长中的班长,进行家长课堂,对于一些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进行讲解,大部分的家长都是第一次做家长,很多的事情还不是了解,这就需要进行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开始定期为家长进行咨询服务,用科学地方法解释问题,并解决问题,普及先进的教育理念,提供专业的指导。同时,也建立了家长微信群,利用微信群进行特定的交流。

二、进行家园共育新途径探索的意义

(一)提高家长对于孩子们的教育重视,打破“教育是学校的事”的观念。

家园教育的模式推出,让家长们认识到了自己对于孩子教育的责任,大部分的家长都把教育孩子成才的希望给予到学校身上,但这种想法太过于美好。孩子能否成才需要家长们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家园模式的可以有效引起家长们的对于孩子教育的重视,为孩子们提供科学地、全面的教育模式。

(二)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出力,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发展。

孩子们的成长中,学校不是他们唯一的引导者,家长也不能独断专行的掌握孩子的成长方向,在孩子的培养过程中,需要学校和家长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在多个方面引导和指引孩子们茁壮成长,让孩子的培养过程更加规范科学。同时,在学校专家的进行的相关扩内容中了解到孩子们不同年龄阶段的生长特点。

(三)使得家庭教育更科学,更明确。

大部分的家长由于没有专业知识的支持,对于如何科学地对孩子进行教育不是很了解,经常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犯错误。在家园合作模式的教育之下,有专家队伍对家长们进行培训,能够帮助家长们科学地对孩子进行教育,在专家的培训之下获得更多的知识,使得家长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帮助父母成为更好地父母,让孩子们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 探索家园共育新途径

(一)建立专业的家园合作队伍

聘用专业的教育学人士,研究幼儿园不同阶段孩子们的心理,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给家长们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组建专业的家园合作队伍,为家园合作提供坚实的基础。并且根据专家们的建议,开展相应的活动,例如,亲子游戏,开展教育培训班,专家讲座等,可以有效拉近幼儿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幼儿园阶段正是幼儿成长的关键阶段,是性格、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学校和家长们应该重视起来,让孩子们在这个时期能够形成良好的品质和性格。

(二)开展家长培训班

由于家长们的学识、教育经历各有不同,自身的关于孩子们的教育有着不同的理念,所以为给家长们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我们开展家长培训班,聘请专家针对一年级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对家长们进行系统的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家长们的教育能力。同时,我们还邀请优秀的家长在培训班中讲授自己的教育经验,谈谈自己的心得,最重要的还是要重视家长和孩子们之间的沟通,让家长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明白孩子的愿望,和孩子更好的相处。

四、家园共育的教学模式的应用要求

(一)教师和家长要地位对等

目前许多幼儿园都采取了家园共育的教育模式,但是有些幼儿园的教育结果看起来收效甚微,这是因为这些学校在采用家园共育的教学模式时,教师和家长的地位不对等,主要表现就是幼儿园把自己的教育放在关键位置,要求家长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做,完全不在乎驾驭共育模式的基础就是合作,这就容易让家长对这种教育模式产生抵触心理,导致家园共育教育模式无法顺利进行。因此,在进行家园共育教育时,一定要确保家庭和教师的地位平等,幼儿园教师可以和家长通过创建的班级群进行沟通,在开展一些家庭活动时,可以在群里提前通知家长们,让家长在家中和幼儿一起完成一些手工作业,这样的作业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创作力,还能促进亲子关系。

(二)组织家长积极展开讨论

幼儿园在组织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时,要注意教师不要只自己在讲台上讲教育问题,不询问家长们的观点,而是要和家长们一起讨论怎样才能更好的进行家庭教育,让家长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自己的一些家庭教育方式,通过讨论的方式找到更适合教育幼儿的方式,更好的帮助幼儿培养出鲜明的个性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也可以让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氛围更加和谐。

结语: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关于孩子教育的讨论从未停止,对于孩子教育的责任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只有学校和家长密切合作,才能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学校和家长应该充分利用家园共育的新模式,发挥家园共育的优点,让儿童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常青. 幼儿园开展家园共育的策略[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763-765.

[2]张艳荣,丁翠萍.积极推进家园共育 培养幼儿综合能力[J].甘肃教育,2019(24):42.

[3]李盼盼.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发展的模式探讨[J].花炮科技与市

论文作者:倪丹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20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0

教师用心种“庄稼”,家长帮忙去“杂草”——家园共育教育模式的探究论文_倪丹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