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创新始于材料的选择_升学考试论文

作文的创新始于材料的选择_升学考试论文

作文的创新从选材开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作文的创新从选材开始,怎样培养学生创新选材呢?

一.厚积才能创新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我们要培养学生广泛地观察,大量地阅读、积累。养成写“浪花集”“采蜜集”的好习惯,把在生活中、电视电影中、报刊书籍中看到、听到、想到的好材料都记录下来,包括人、事、物、景、现象、场面等。直接的、间接的材料积累多了,才能见多识广,才会有灵感。作文的时候,就可在众多材料中选出有创意的,倘若临上阵才找材料,就只好抓瞎或套别人的材料,这怎么可能创新呢?

培养学生广泛观察、大量阅读,教师还要注意导向性,并注重创造观察与阅读的机会。

另外,我们还设计了“超前选材表”,新学期开始就让学生总览全学期教材各次作文训练要求,有针对性地收集好材料。比如本期有写景、写小动物作文训练,平时就要有目的地多观察,并记录下来,到时才能得心应手。一般来说每道作文题至少选三个材料,以便“多选一”——优选法,才更有新意。

二.作文题要活而新

作文题应以半命题为主或不要限于一道题,选材范围宽了才有求异的余地,求异才利于创新。如,作文《发生在教室里的一件事》,地点限死了,选材范围狭窄,就不易求异,材料就容易千篇一律。

作文题目不要受教材限制,教师要灵活处理教材的作文训练。比如写《秋景》,对于生活在城市及热带的孩子,观察不到秋天特有的景物,硬要写,就只好抄袭。为什么不能让学生选写熟悉的、印象深的景呢,如南国特有的景,雨景等。又如“写读后感”,我们就打破教材框框,让学生任选最喜欢的、感觉最深的文章、书报或电视、电影片写读后感或观后感。57个同学选材就有40多种,感想特别有新意,如:《观五十周年大庆阅兵式》《李登辉分裂中国》《声讨邪教法轮功》《江主席访问欧、非国家》等。很有时代感,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感情。

作文题要新,才能激发学生求异思维,若老写《一个熟悉的人》《一件难忘的事》,学生会很厌倦,怎能创新?下列题目就比较有新意:《夸_____》(可写人也可写事)《我能不_____吗?》《我讨厌____》《_____真_____》《我想……》。我们还常让学生自己出题,创新的题目层出不穷。

三.真实就新

小学生阅历浅,思维面窄,思路不开阔,老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范文,要避开写与范文相同的材料。新材料不等于特殊的、惊天动地的事情,许多微不足道的事和现象不仅新而且能“以小见大”。我们要善于开拓孩子的思路,千万不可为应试而教学生变相抄袭范文。记住“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四.评议材料,学会创新

“评议材料”是培养学生学会创新的好方法。先由学生自己选材,然后列出六七个有代表性的材料,老师引导学生评析“哪些材料新,为什么新,哪些材料旧,为什么旧”。通过多次实例分析,孩子学会了分辨“新”和“旧”。我们的“评议材料课”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或“开火车”形式说材料,评材料,师生共同评议,课堂气氛民主、宽松、和谐,多次的评议,使学生养成求异的好习惯,创新意识大大增强。每次作文前人人设法找新材料,大家都认为生搬硬套别人的材料是“盗版”的可耻行为。

标签:;  

作文的创新始于材料的选择_升学考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