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教学科研创新体系建设发展概况_高等学校论文

我国高校教学科研创新体系建设发展概况_高等学校论文

我国高校构建教学科研创新体系发展概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科研论文,体系论文,高校论文,发展概况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世纪之交,创新体系的建设正成为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中具有特殊地位,负有重要的历史使命。培育创新人才,发展高科技产业,积极投入国家知识创新工程,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教育教学科研创新体系是教育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高质量实施新一轮教学计划

高起点修订,高质量实施新一轮教学计划,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跨时代意义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1998年7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不仅在本科专业总数上由原来的504种调减到249种,而且对各专业的内涵进行了重大调整和改革,切实拓宽了专业口径。本科专业的拓宽,必须有相应的教学计划与之配套。一年来,在教育部的积极推动和倡导下,全国普通高校基本同步地、大规模地进行了教学计划修订工作,一批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有较大更新、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计划即将诞生并实施,这将是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第一批教学计划。

新一轮教学计划具有以下显著特点:它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为指导,适应时代的要求,符合教学改革的方向;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显现多元化,充分反映各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特色。文化素质教育得到加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互融合,提高了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所占比例,同类专业打通培养,增强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在不降低学业要求的基础上,理论课教学的时间普遍减少,为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未知,发展个性,养成创新精神和意识;加强了学习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尽早参与科研活动。

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根据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建立调整、改革课程体系和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在这方面各高校有各自不同的作法。一些学校制定了学分制指导性教学计划,实施学分制管理。学分制的主要优点是给了学生较多的自主权。根据学分制教学计划的要求,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自行确定学习负荷、选读课程、安排学习进度等。有的学校还取消补考,实行重修制。考试不合格累计超过规定学分者退学。实行学分制,打破了学年制的限制,允许学生在大类范围内选择教师听课,按大类选择专业方向,跨大类自选专业方向。

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科技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

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把加强高校科技工作,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这些政策的实施,为加强高校产学研结合,发展高校科技工作既带来了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1999年是国家实施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实施的第二年,作为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之一,教育部要求高等学校围绕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充分发挥创新思想和创新人才的优势,组织优势明显的学科群体,争取承担更多的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同时要求高校科技工作加强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功能,鼓励高校与地方建立长期稳定、全面的合作关系。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在广泛开展项目合作的同时,逐步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合作基地。国家确定了大学科技园发展战略。近年来,我国在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目前各种形式的大学科技园已发展到30多个。国家决定把建设大学科技园作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纳入火炬计划,打算在“十五”其间,分期分批确定100个国家火炬计划大学科技园,通过大学科技园,为高校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培育出一大批科技企业,形成一批有影响的高科技大企业,培养一批科技型企业家,力争在“十五”末期使国家大学科技园实现技工贸收入1000亿元以上。同时,还将利用国家对高新区的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推进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在同等条件下,国家863计划、攻关计划、火炬计划适度向大学科技园倾斜,拓宽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融资渠道,积极推荐有条件的企业上市。

高校校办产业近年来稳步增长,科技企业创造利润比重逐年加大。1998年高校校办产业生产经营持续发展,科技产业在高校校办产业中占了主导地位。1998年全国高校校办产业销售收入315.62亿元,其中科技型企业销售收入218.26亿元,占总额的69.15%,比1997年增加了19.72亿元,增长率为6.67%;销售收入排在前五位的为:北大方正、清华企业集团、东大阿尔派、石油大学、西南交大新技术开发公司,共计销售收入214.26亿元,占全国高等学校校办产业总销售收入的67.89%。1998年校办产业实现利润总额为25.89亿元,其中科技型企业利润总额为18.25亿元,占总额的70.49%;净利润为22.62亿元,其中科技型企业为15.84亿元,占总额的70.03%。利润总额突破亿元的有6个省市。

另据统计,1998年全国高校校办产业上交学校利润为10亿元,其中科技型企业为5.36亿元,占53.60%,上交税金13.49亿元,其中科技型企业为8.44亿元,占总额的62.57%。另外,1998年全国高校校办产业返还学校的各项费用5.04亿元,其中工资返还3.16亿元。校办产业对学校总的回报为15.04亿元。

开展了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清华大学首先发起了中国大学生的创业计划竞赛。1998年5月,清华大学的一个学生社团——清华科技创业者协会受到美国大学商业计划竞赛的启发,创办了中国大学生的第一个创业计划大赛。这次大赛历时5个多月,320名学生组成的98个竞赛小组递交了144份预赛作品。继清华之后,各地多所大学纷纷酝酿自己的创业计划竞赛。1999年3月,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掀起了大学校园里的创业浪潮,20多个省市分别组织了实施创业计划竞赛。

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教育网络,为适应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需求开辟更宽阔的途径,逐渐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1999年6月,教育部召开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会议旨在启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推进素质教育。会议提出在未来三年中,中央政府集中投入资金,并广泛吸取地方、企业、个人的资金和力量,共同完成现代远程教育的构建。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刺激需求、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领域,是落实“三个面向”的具体体现。

教育信息化要完成四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发展现代远程教育,逐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二是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三是培养信息化人才,为国家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和信息安全服务。四是发展信息产业,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高等学校要在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培育国家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加快人才培养发挥了巨大作用。作为中国四大互联网之一的中国科研网目前已建成了全国主干网,同时结合"211"工程,省教育科研网建设正在加紧进行。卫星电视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1998年底,共拥有3个卫星频道、104个省市教育电视台、上万个卫星地面接收站,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世界上最大的远程教育网络。全国开展计算机教育的中小学已经达7万所,装备各类计算机80万台,装机已由单机向网络化、多媒体发展,基本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的中小学学生超过千万人。

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将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的普及和运用;第二是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利用网上资源提高教学质量;第三是开办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建设并提供大量的网络资源,不断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终身教育需求。

80年代中期,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队伍,我国成立了全国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目前,全国已有两个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师培训中心、6个大区培训中心和31个省级培训中心,基本上形成了全国性的三级师资培训网络体系。自培训中心成立至今,已为全国高等学校培训教师18.2万人。高等学校师资培训工作已由补偿学历培训转变到培训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主。全国高等学校师资培训网络的形成,对提高我国高等学校师资的整体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1999年7月,教育部召开全国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网络评估工作汇报会,会上授予北京中心等10个单位“全国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网络先进单位”,天津中心等8个单位受到表扬。这次评估,促进了各级培训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标签:;  ;  ;  ;  

我国高校教学科研创新体系建设发展概况_高等学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