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打开学生作文动力之门论文_吕起东

兴趣打开学生作文动力之门论文_吕起东

山东省莱西市日庄镇院里学校 266615

学生对作文没有兴趣怎么办?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以下三法行之有效。

一、让学生摸得着看得见

学生写作文时最发怵的就是给一个空洞无边的符号。如“我的妈妈”、“难忘的一件事”等只有符号的题目,让学生凭空来填充。面对这样一个题目,只能望题兴叹,或者是硬着头皮瞎编一通,应付了事,或不写。初学写作文,可从有形开始,让孩子摸得着,看得见,有话可说。形是什么?形就是活动,形就是情景,形就是一个物体,形就是颜色和味道,形就是能触摸到的东西,要让学生能感觉到,看得到,形就是一盆温泉水,将学生浸在里面,让他慢慢地体会到。特别是对于刚入门写作文的孩子,这一点特别重要。如:一次作文课,我辅导一学生。我拿来一盘草莓,放在他的面前。我拿起一枚,放在他的手心里。我说,你尝一下,看看是什么味道?再看一下是什么颜色?他小心地拿起一枚,将草莓放进嘴里。我说,甜吗?他笑了,点点头。我又拿起一枚,放在他的手里,说,你看一下,闻一闻,发现了什么?他拿在手里,仔细地看,没有说话。我进一步地启发他,像什么?味道怎样?颜色像什么?他没有说话,只是在看,我进一步启发他,你想一下,它来自哪里?最后的结局是什么?他还是在笑,我认为他没想这么深。我说,你可以编一个小故事,可以随意地编。他始终在看着草莓,不知道如何来写。我说,你看草莓,多漂亮呀。他笑了,点了点头,我又说,跟苹果比,谁漂亮?他指了一下草莓,我说,跟橘子比,谁的味道好?他又指了一下草莓。我说,草莓颜色好,味道也好,难道就没有缺点了吗?他想了想,摇了摇头,看来还是不知道,我又换了一个角度问:“一个草莓、一个苹果,同样放三天,苹果会完好无损,可是草莓呢?”他笑了:“当然烂掉了,我妈买回来的草莓两天就坏掉了。”“看来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总会有缺点的。”“那咱们就给水果来个选美比赛吧,看一看谁最美?”他跟我一起,将几种水果摆在桌子上,然后一个个地说优点,再一个个地说缺点,说着说着,他举起一枚草莓:草莓的优点最多,当然是水果皇后了。我说,既然是皇后,那我们就给它编个故事吧。皇后有什么样的故事?皇后会怎样呢?他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就笑了……

二、让学生在玩中学会写作文

小学生喜欢玩具,教师就投其所好,特意找一些玩具让学生来玩。

在玩的过程中有了感受,就能写出作文。如一次,我拿来一个储蓄罐放在几个低年级学生的面前,然后我给他们读了《童话大王》上的一篇童话,讲的是一个储蓄罐狗狗瞧不起别人的故事。我讲了以后,他们听得很入迷,其中一学生对我说:“我也能写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说:“你会写?太了不起了!”他说:“我写一条流浪狗,因为有一天成了富人家的狗,它就瞧不起其他的动物,后来,没钱了,又被人遗弃了。我班里就有个同学,家里有钱,就瞧不起别人。”我说:“除了瞧不起别人,还有什么行为?”几个学生歪着脑袋想了半天,都举起了手,有的说,储蓄罐有了钱,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有的说:储蓄罐里的钱本来不是它自己的,它把钱花了,结果就犯罪了。学生都拿起自己的笔写了起来……

三、让学生学会说话

1.创设情境学会“说话”。“情境”是一种以情感调节为手段,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整体发展为目的的语言生活环境。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真实情感,激发学生主动投入口语交际活动的欲望。所以,教师要运用富有感染性的语言,采取多媒体课件或实物展示等手段,快速地把学生带入一个轻松愉快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因此,我在平时教学时,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亲身经历听、说、交往及待人处事的各种实践训练,以增强口语表达能力。

2.续编故事学会“说话”。学生是编故事的天才,我们老师千万不要设置框框,限制他们。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异多样的事物,能引起儿童的有意注意,能更好地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小学课文中童话故事较多,可在课后安排续编故事。如:《狐狸和乌鸦》《乌鸦喝水》等课文都是续编故事的好素材。坚持续编故事训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也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质的提高。

3.复述课文学会“说话”。学了课文后,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可以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同时也能提高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首先,让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说出文章的大意;其次,在学完每一课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不拘一格,鼓励学生参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在社会实践学会“说话”。引导、组织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实践,开展各种社会交往实践活动。如教学《找春天》一课时,为了丰富学生的口语交际内容,我组织了一次找春天的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的怀抱,用心去观察。奇异的自然现象,壮美的自然景色,映入学生的脑海,使学生获得了感性认识。然后回到课堂上来,指导方法,以问助说,让学生从整体上弄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谁在干什么,看到了什么。学生往往只能把看到的简单说出来,内容枯燥。于是我提出问题:远处有什么样的山?是什么颜色?近处的小河河水怎样?水里有什么?它们在干什么?根据这些问题学生很自然也很容易地回答:远处的青山连绵起伏,一眼看不到边,近处小河里的水清可见底,水里的小鱼在欢快地游来游去。接着我进一步指导学生观察花草树木,启发他们把学过的描写花草的词语用上,经过这样的引导学生说出来的内容丰富多彩,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自己也受到美的熏陶。学生口语交际时不再空洞无物了。

论文作者:吕起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10月总第2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8

标签:;  ;  ;  ;  ;  ;  ;  ;  

兴趣打开学生作文动力之门论文_吕起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