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网基建工程的施工风险管理成熟度的研究论文_吕森1,李寰2

基于电网基建工程的施工风险管理成熟度的研究论文_吕森1,李寰2

1.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三门峡供电公司 河南三门峡 472000;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灵宝换流站 河南省郑州 450000

摘要:电网基建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系统的风险管理系统,随着电网基建项目的逐年增加,现有的施工风险管理水平亟需提升。本文通过对电网基建施工风险的分析,利用现阶段成熟的先进风险管理模型,构建电网建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成熟度模型,建立等级划分和指标体系,并综合分析评价方法,选择经典的模糊评价法作为电网建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成熟度模型的评判手段。本文建立了一套电网建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成熟度体系,期望为电网施工风险管理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管理手段。

关键词:电网基建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成熟度模型

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电网建设加速展开,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电网基建规模不断稳步扩大,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对电网建设者的严峻考验,更是对基建工程的施工风险管理水平要求进一步的提升。

目前,我国关于电力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主要是关于电力建设项目的各个阶段风险管理及成熟度的研究,并且取得的十分显著的成果。但是,有关电力基建工程的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并未作为重心研究,从而进行更好的控制和减少施工风险,提高工程风险管理水平。

伴随工程项目管理理论整体水平的发,PMMM(ProjectManagementMaturityModel)即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作为考量和提升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各个行业的各个项目管理中。

电力基建施工风险管理是一项相对纷杂的体系,里面包含了方方面面的工作。里面的程序是从庞杂混论到井井有序,从经验教训到规范制度,从被动招架到主动预防,是从低级到成熟的一个过程。在电网基建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运用成熟度模型,对成熟度模型的应用边界进行拓展,可有效提升我国电力基建工程的施工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程度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

1电网基建工程施工风险分析

电网基建工程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系统复杂、风险存在于整个工程项目施工期间,对基建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圆满竣工投运有着直接的联系和影响。

1.1电网基建工程施工风险的种类

电网基建工程施工风险是电网基建工程施工阶段,在不可预知的因素影响下,令电力基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不利于电网基建工程项目施工的事件。电网基建工程施工风险主要有电网基建工程施工前期征地赔偿和青苗赔偿等问题、施工人员复杂、参建单位众多、水平参差不齐、材料设备质量残次、工期延迟等其他意外事件。

1.2电网基建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

由于电网供电需求不断增长,电网覆盖日益扩大,电网基建工程施工也面临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所以,在电网基建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增强工程施工风险意识,从而保证电网基建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

2电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

就面前阶段而言,具备一定成熟度模型主要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所在1987年提出的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1]和美国著名咨询顾问科兹纳在2001年提出的K-PMMM 模型(项目成熟度模型)[2],到2003年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发布的OPM3[3]模型(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以及英国商务部(OGC)在2005年发布的P3M3模型[4](项目组合、项目群和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由此可见,在电网基建工程施工管理中,运用成熟度模型进行研究和分析,具有一定程度的实践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电网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成熟度模型体系

3.1电网基建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成熟度等级划分

因为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所在1987年提出的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相关理念和2003年由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发布的OPM3模型(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对于改进的评估方法和组织项目管理框架体系和我国电网基建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具有一定程度上额一致性,因此,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和上述两种模型的特点相结合,我们可以将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以等级为标准进行划分,分别为初始级、成长级、标准级以及优化级。经等级划分后对不同等级的成熟度特征予以建立。同时评估具体的组织项目能力和确定相关的评估方法。

(1)初始级。初始级电网基建工程施工风险管理的特点在于混乱无章,未形成一个相对明确的风险管理目的以及风险管理计划。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主要依靠工作人员临场发挥和能力,造成不可控因素较多。

(2)成长级。成长级电网基建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计划性,虽然具备了初级的管理规范。但存在的问题是施工管理人员无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对于具有一定复杂性的施工管理项目无能力承担,缺乏应对风险的能力。

(3)标准级。标准级电网基建工程施工过程中风险管理的特点是已经建立一套标准的风险管理体系,同时具备较高的执行性,相关管理人员可有效的管控风险,整个风险管理过程已具备可重复循环。

(4)优化级。当电网基建工程施工风险管理已经做到了优化级,这就说明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不仅具备灵活性,动态性,已经是一个相对成功的风险管理组织。具备完整科学的规章管理制度,具备持续优化型的风险管理组织可体现出理想的项目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水平。

3.2电网基建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成熟度指标构建

根据电网基建工程施工风险分析,并结合现场实际工作中产生的新风险,对电网基建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成熟度指标进行划分:

(1)电网工程施工前期协调能力。主要是工程施工前的各项工作协调能力,在施工前为施工工作提供安全顺畅的施工条件。

(2)电网工程参建队伍管控能力。对参建单位的专业能力的把控力,充分发挥各单位的专业技术能力,从而能够全程对施工风险管理提供支持的能力。

(3)电网工程施工过程控制能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安全风险控制能力、工程质量控制能力、工程施工进度控制能力、工程物资交付能力的控制,才能保证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

(4)电网工程竣工投产控制能力。电网工程的竣工投产能力就是电网工程施工里程碑的管控能力、施工工艺的达标能力、施工质量合格的把控力,施工项目的交付能力。

3.3电网基建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成熟度评价

构建了电网基建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成熟度等级和指标,利用最适用的综合评价方法才能利用好所建立的成熟度模型。现阶段的成熟度的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有灰色评价法[5]和模糊评价法[6]。

对比模糊评价法和灰色评价法,模糊评价法运算规则简明扼要、明了易懂,便于充分利用在各个方向;灰色评价法主要能够评判外部延伸明确内涵模糊的问题,而模糊评价法在量化指标的定性分析方面更占有优势,更能够解决电力基建施工风险管理中外延模糊内涵明确的问题。并且电网工程施工风险尤其需要注重关键点的管控,而模糊评价法的关键权重赋值较高,权重较大的因素能够相应的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使评判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综合对比结果,电网基建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成熟度评价比较适宜使用模糊评价法。

4结论

本文通过电网基建工程施工风险分析、构建其成熟度模型,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了较为完整的阐述,并且选出了较为合适的评价方法。利用所建立的电网基建工程施工风险成熟度体系,可以对其进行精确的提升风险管理。在今后的研究中,将会对所建立的电网基建工程施工风险成熟度体系进一步深化,并且更紧密进行实例验证,从而构建更加完善的成熟度体系,增强实用性和覆盖性。

参考文献:

[1]陈思思,王涛,王孟钧.大型建筑企业BT项目运作能力成熟度评价[J].工程管理学报,2015,29(4):17-21.

[2]赵琪.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在我国的探索研究[J]。广州轻工业,2007(12):104-106

[3]PMI.OPM3-oraniz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Maturity Model.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2003,6:179-186

[4]江汉臣,强茂山。四种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比较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3(7):17-22

[5]刘思峰,党耀国.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8

[6]刘普寅,吴孟达。模糊理论及其应用[M].合肥:国防科技法学出版社,1998:96-97

论文作者:吕森1,李寰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2

标签:;  ;  ;  ;  ;  ;  ;  ;  

基于电网基建工程的施工风险管理成熟度的研究论文_吕森1,李寰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