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探讨论文_冯冠奇

水利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探讨论文_冯冠奇

身份证号:3306821986****3416 浙江绍兴 312300

摘要:我国水利项目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工程技术手段多样,具备很强的竞争力,管理体系也日渐完善。但是我们在实际的水利地基施工中,不能以仅仅依靠以往的经验,要依靠技术的积累,结合每个水利地基项目的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施工举措来处理地基施工中出现的问题。项目管理人员要组织开展质量检测和监管工作,严防质量隐患频发,集中优势资源和人力提高地基处理水平,有效解决各类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地基处理;技术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人口数量世界排名第一,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很显然也是非常大的,而且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前进,对于水的需求量持续上升,怎样通过建设水利项目来满足当前迫切的需求就成了水利人员必须高度关注的内容。

1水利工程的特点

(1)综合性以及系统性。对于单项水利项目来讲,它们是同一河流,相同区域之内的所有的水利项目的一个组成要素,彼此之间呈现出彼此牵制又相辅的关系。它们自身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特点,所有的服务目标呈现出的关系为既紧密关联同时又互为矛盾。从宏观角度来看,水利工程与我们国家的其他经济领域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在进行项目规划的时候,必须综合考虑,全方位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最为合理的方案。(2)具有明显的环境影响性。通过无数的实践我们可知,水利建设工作会对所在区域的经济以及社会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还会作用于附近的生态环境,甚至是对所在地区的气候都有产生或多或少的干扰。我们无法统一而论这种影响的好坏,因此在开展设计工作的时候必须认真分析影响性,尽最大努力的将工程带来的积极影响体现出来,将其负面影响降到最低。(3)工作条件复杂。较之于其他类型的建筑工程来讲,水利工程一般是在无法精准把控气象以及地质等要素的前提之下开展的,而且它们又在无形之中承受各种力的影响,比如水的渗透力等,总而言之,工作复杂度高。(4)效益不固定。由于每个地区每一年的水文情况都不相同,因此产生的效益也是不完全一样的,对于农田水利项目来讲它们还和所在区域的气象情况有紧密关联。(5)项目技术复杂,规模庞大,所需的时间久,资金多,而且在建设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开展。

2水利工程地基处理技术施工要求

在对水利工程地基进行处理时,必须在正式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做好以下2个方面的工作:①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者和施工人员必须在施工前开展科学的规划和审查工作,做好地基施工的相关准备工作。要充分结合水利工程的现场环境和施工特点合理设计施工图纸,根据不同的施工环节要求对图纸进行认真分析和审查,并指定相关人员加强对施工设备的检修。一旦发现有机械不符合施工要求时,要立即更换,从而确保水利工程地基处理应用的所有设备均安全且合格。②在水利工程地基施工过程中做好监理和审查工作,作为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对每个施工阶段开展监督审查,一旦发现任何质量问题,要立即指出,并制订解决方案,从而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3水利工程地基处理关键技术分析

3.1强夯夯实法

加固地基的目的就是让其具备较强的密实度和强度,能够承载上层建筑和其他工程结构主体,所以在地基加固的施工作业过程中,通常用于地基的加固以及平整作业的方法就是强夯法,使得地基的整体结构得到夯实,提升其夯实度和严密程度,这也是改变软土地基性能指标的有效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利用强夯方法,可以在反复的夯实作业中不断的加强地基的各项性能指标,主要表现在强度和承载性能会得到大幅度提升,其实质是使用物理锤击和碾压的作业方式,使得软土层的密度和紧实程度得到提升,这样就能够很好的防范以往水利地基工程中经常出现的地基崩塌和下陷的危险情况。在一些必要情况下,地基结构的稳定性,需要将加固技术应用到极致程度,因此水利地基所处的施工环境较为复杂,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将直接危及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地基的稳固性,虽然夯实法的施工程序较为简单,但是其效果不容小觑。通过夯实作业,提高土层强度,此时土层表面整体会下降,低于原来的高度,那么就在夯实作业告一段落后回填加入一些强度较高的施工材料,然后在反复进行夯实作业,如此反复直到满足地基稳固性和安全性方面的施工需求,强夯法可以适应多种作业环境,在水利地基中应用极为广泛。

3.2换填土处理技术

换填土处理技术常常被运用于水利工程软体地基处理中,该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借助机械设备全部挖出那些不符合地基施工要求的软土土质,使用符合要求的土质(常见如:碎石、粗砂、鹅卵石等)代替软土土质垫层,再填入灰土、素土、砂垫层等等,然后夯实上述土质,以提高水利工程地基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增强软土地基的透水能力和承载能力,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的下一道工序顺利进行。换填土处理技术适用于水利工程中某一段或者某一点的软土地基,不适用于大范围的软土地基中,换而言之在水利工程地基处理中主要发挥辅助作用。

3.3碎石桩基法

水利地基的建造可选用的施工材料有很多种,但这些材料无疑都具备很强的强度和刚度,这也是加固处理工作中所需要的材料。现阶段我国在水利地基的建设过程之中,通常会利用碎石桩基的技术方法来加固地基,但是会混入其他多种材料作为桩体的结构组成部分,比如水泥材料,还可以加入一些粉煤灰,其实这种结构是一种涵盖多种材料而混合而成的桩体,它能够起到很强的替代作用,如果遇到软土地基,采用这种方式能够更为迅速的提升地基的强度,并且可以有效维持地基结构的稳定状态,不易出现被压变形的情况。但在实际施工中,这种方法会增加地基施工的工作量,它需要搭建其一个较为复杂的复合形态的主体结构,以此来形成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基结构,但是这种方法能够使得地基结构具备高强度和强大的承载能力,能够稳固的支撑住庞大的水利上层建筑,它通过分散重压作用力的方法,将重力分散给各个桩体,使得地基更为稳固和安全。

3.4化学固结技术

传统的解决方式在特别的软土地中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面对这种情况使用化学固结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技术指在建造地基过程中添加一些化学材料,改良土体结构,有效提高其强度,从而缓解建筑物的压力。目前,化学估计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①灌浆。这种方法主要利用气压和电化学的作用,在相应软土地基中掺杂石灰石等,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完成牢固淤泥粘性土的效果,以此提升地基强度;②高分子合成材料。在改良软土地基过程中,另一种立竿见影的方法便是补充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这种材料能与软土充分贴合,以此提高软土地基的坚实性。与此同时,合成材料还能很大程度上抵挡水分的干扰,确保建设地基的稳健性。

4结语

近年来,我们国家的经济高速发展,获取的成就已然让许多西方国家刮目相看。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建设高品质的水利工程,以此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当然这就对我们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够解决水利工程建设中遇到的诸如地基处理等问题,将会给我们的水利工程建设带来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够保障水利工程功能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郭虎.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J].环保建材,2015(8):44-47.

[2]马文学.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的技术要求[J].2015(5):3-7.

论文作者:冯冠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探讨论文_冯冠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