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的挑战与基础教育的应对_知识经济论文

知识经济的挑战与基础教育的应对_知识经济论文

知识经济的挑战与基础教育的应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经济论文,基础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8年2月4日,江泽民总书记指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21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此后,教育界有关知识经济的讨论陡然升温,人们就知识经济与教育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提出了许多给人以深刻启迪的真知灼见。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来,人们的视野似乎过多地投注于高等教育领域,对基础教育领域如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如何围绕创新教育进行改革这个问题,相对而言,讨论显得少一些,认识力度也显得单薄一些。万丈高楼平地起,教育也是如此。我们在重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同时,对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的合理走向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知识经济这种形态的核心,是“知识”。1996 年世界经合组织(OECD)年度报告的题目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份报告将“知识经济”视为全球新的发展战略,认为人类已进入以知识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重要特征的经济时代,并对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这个概念作了新的分类,即将“知识”分成四类:(1)事实知识(Know-what),(2)原理规律知识(Know-why),(3 )技能知识(Know-how),(4)人力知识(Know-who)。其中的第一、 第二类知识,就是传统学校教育所传授的知识;而第三、第四类知识,则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提出的巨大挑战,因为这两类知识长期以来一直在学校教育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视。现行的教育体制、教育形式、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乃至教育观念都鲜能涉及这两类知识。更严重的是,仅仅通过对现有教育的“修修补补”是无法满足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的。我们的教育,必须做出革命性的选择,只有进行全方位的变革才能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在这个方面,基础教育的改革同样迫在眉睫。

众所周知,现行的教育制度是建立在工业经济之上的。这种制度的本质特征是遵循“效率为先”的原则。17世纪班级授课制的形成与发展,成为教育“效率为先”原则的一个里程碑。它以一种类似于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来规范教育、理解教育。于是,在这种授课制度下,所有的学生都被按照统一的进度、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方法进行“批量生产”。应该看到,在机器大工业时代,在人类由农业社会迈进工业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这种制度的确满足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有效地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但同时,以“班级授课制”为细胞发育而成的教育制度,是以管理为本位的,将学生看成管理对象,按照社会的(外部的)要求进行模具化的“生产”。这与人类因材施教的理想是背离的,并且是与人的本质相异化的。在这种情况下,知识与能力的分离、课堂与生活的分离、学校与社会的分离,极大地困扰着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它们之间的矛盾变得越来越尖锐。

早在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组织了有关专家对2000年教育内容的发展作了展望,他们通过对若干个国家的个案调查,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例如,在经济发展对教育的影响方面,研究者认为已形成新的趋势,“人开始被看做发展的中心,人对发展过程的参与和对发展成果的分享被视为头等重要的。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以及自主和参与的观念已成为重点”。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若干方面的预测,如“在长达终身的教育过程中,学习期与劳动期的交替将更经常”,“更加强调自修,更加强调自主和创造性,特别是在明日的经济社会中生存和活动的能力是特别重要的素质”,等等。

以人为本位,以人的发展为本位,这是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也是在知识经济演进过程中所不断明确起来的一个新的教育发展观。为了适应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社会,我们的基础教育应该尽快地在制度上有所创新,形成有助于人的发展,有助于开发人的潜能,有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新体制。在这个方面,笔者认为基础教育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应答或者说进行改革。

一、进一步加大“高考”制度改革的力度。

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划一性”,最集中地体现在“高考”这一制度上,已成为整个基础教育的“瓶颈”,制约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虽然我们已经采取一些措施加以补救,如改革已实行多年的高校“保送生”制度,但收效不大。这不仅表现在这些措施没有明显减弱高考制度对基础教育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而且也表现在这些措施也根本不能保证高校能招到高质量的、具有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拔尖人才。许多国家(如澳大利亚、韩国等)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对人才新的要求,都相继取消了原来的国家统一高考制度。日本曾经创造过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90年代以后发展速度明显滞后,许多学者将原因归结为日本没有及时启动信息工业。事实可能未必如此,因为日本经济起飞时代的主要方式是“技术引进+消化”,很少有独树一帜的创造发明。而日本人创造能力的缺乏,同日本学校制造“考试地狱”的“国情”有直接的关系。

最近,有关部门已在全力推进“高考”制度的改革,并进行了“3+X”的尝试。此举已在全国引起较大的反响。我认为,这项改革的意义是十分深远的,必将对基础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此,需要加大这一改革力度。从理论上来说,至少有两个方面亟待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第一,“3+X”中的“X ”在定位上应该是跨学科性和综合性,淡化学科性。所谓“跨学科性”,是指涉及的内容(知识)是多学科的;所谓“综合性”,是指考生解决特定问题时需要较高的综合能力,能将所学的知识加以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第二,根据“3+X”的需要,要不失时机地在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和师资培养方面推进改革,要重新研究基础教育现有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的,要花大力气改变教师的传统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素质,尽快形成与“3+X”高考模式相协调的基础教育新局面。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已证明,任何一项改革如果不涉及“课程”与“师资”这两个基本要素,每每就会事倍功半,甚至是功败垂成。

二、尽快建立电子化课程学习的网络系统。

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不仅为基础教育的现代化,而且也为创新教育、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极为广阔的诱人前景。计算机网络上的电子化课程体系具有许多传统教材及其教学无法比拟的优点,如它可使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传统的书本化教材所承载的知识通常要落后实际水平至少5年以上,而电子化课程则最快可在一周之内完成知识的更新;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多半只能按照教师的讲解通过书本进行多多少少有点被动的学习(因而常常被描述为“传授知识”),而网络中的电子化课程体系则能为学生创造一个丰富的、能进行自由探索的学习环境,从而实现了学生可以作为主体参与或从事学习的这个梦想。因此,我们要及时地抓住机遇,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所提供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花大力气建立各种网上学校、网上学科教学站,形成一个多层次、多系列的网上学习网络,为各级各类在校学生的充分发展提供一个有效的支撑系统,而且也为全社会的终身教育、继续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三、尽快推进小学教育革新计划。

我们现行的培养目标体系,从小学到大学,没有质的变化,只是在量上不断地增加。于是,在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也存在同样的情况。这也是我们教育体系较为僵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有两个似乎已耳熟能详但又一直没有真正据此对学校教育加以反思的“理论”:第一,人的发展,无论是生理上的发展还是心理上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质的发展规律与表现形式,因此,不同的年龄阶段理应有不同的发展课题与发展任务;第二,人的创造活动具有独特的规律,人的创造性的培养也遵循着独特的规律,传统教育对人的创造性发展不仅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且还往往会不同程度地扼杀人内在的创造潜能。这是50年代以后有关创造性的系统研究所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

笔者曾对此课题进行过数年的研究。可以认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至少存在着两大顽疾:第一,现有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不仅过早地让学生步入一个非常单调、脱离学生精神生活背景的认知世界,学生的情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第二,现有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存在着极大的“浪费”现象:一堂课往往要不厌其烦地反复讲几个拼音字母、几个汉字、几个数字;教材是按照学科的逻辑顺序一点一点地讲下去,全然不顾学生的兴趣,更不允许认识或思维的跳跃;学生大量的时间花在做作业上,而做的题又是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事先早就成套成批地购置好的(以致有人认为教师离开这些“练习册”就不会教书),难以顾及教学的实际,等等。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奠基工程。笔者认为,小学教育进行一场大的变革,要组织专门人员研究并大力推进小学教育的革新计划,必须重新在理论上确定小学教育在人的创造性潜能开发与培养中的独特作用和地位,必须按照创造性教育或创新教育的规律重新检讨原有的教育思想,重新理解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的内在关系,从而使小学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全新的改革,呈现出与中等教育不同的新的特质来。例如,初等教育是否可以以创造潜能的开发以及情感的充分发展为基本目标,以更能够贴近现实生活的综合性、跨学科性的知识或经验为教育内容,以更多地体现少年儿童志趣的活动课为主要形式并据此来要求相应的各种各样的小学教学方法?这些都需要重新加以研究和探索。

四、重视“国际教育”,尽早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

50年代以后,“国际教育”逐渐受到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重视,但当时主要是基于对本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反思,基于战后形成的“冷战”政治格局。这种“国际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加强不同民族间的理解与沟通的动机,但更多的是为了进行文化渗透,是一种政治行为。然而,到了80年代以后,“国际教育”却被赋予新的内涵,这是因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类生存的时间和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并且越来越重要。在今天,跨国公司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并因此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基于此,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开展“国际教育”,不惜投入人力和物力。这一动向应引起我们高度的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外贸易、境外来华投资以及我国在境外的投资无论是规模还是水平都有了持续的、长足的发展,我国与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已充分地显示出来。因此,我们的基础教育必须考虑到这个发展趋势,不失时机地推进“国际教育”,尽早让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或“地球村意识”,形成对世界共同的责任感以及立足于全球发展的战略眼光,从而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

标签:;  ;  ;  ;  ;  ;  

知识经济的挑战与基础教育的应对_知识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