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顺序控制的应用探究论文_荣爱军,侯秀丽,孔艳清

变电站顺序控制的应用探究论文_荣爱军,侯秀丽,孔艳清

荣爱军 侯秀丽 孔艳清

湖北省孝感市国网孝感供电公司 湖北 孝感 432000

摘要:顺序控制(简称“顺控”)可通过程序化操作、可视化监视等手段,使用经过可靠验证的操作逻辑,自动完成倒闸操作,实现设备状态的转换。相比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现场操作与后台操作),顺控操作能够有效缩短操作时间,保证有效的检修时间,提高优质服务率;能够有效降低倒闸操作中的误操作概率,保证操作的安全性,提高电网的可靠性;能够有效减轻运维人员的劳动强度,缓解变电站增多与运维人员缺少之间的矛盾,提高无人值班变电站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变电站;顺序控制;应用

一、顺序控制实施的重要条件

(一)具备功能完善的自动化设备

自动化设备是变电站顺控实施的主体,它应满足以下条件:(1)应具备全站设备监控、防误闭锁、操作票维护、异常告警等功能。(2)监控主机或顺控主机应具备接收、处理和执行运维班主站顺控指令的功能,应具备完善的防误闭锁操作逻辑。(3)监控主机或顺控主机应采集变电站运行状态信息。(4)监控主机或顺控主机宜通过双网冗余接入站控层网络。(5)应在IEC104规约上嵌套DL/T667规约(以下称为IEC103规约),使用IEC104+103框架协议实现保护装置定值远方召唤功能。

(二)一次设备实施顺控的技术条件

(1)实现顺控操作的断路器、隔离开关等一次设备应具备电动控制功能,宜具备机械闭锁或电气闭锁功能。(2)一次设备应提供分、合双位置接点,其中分相操作设备应提供分相双位置接点。(3)一次设备应提供位置确认的第二判据:对于断路器可在监控主机或顺控主机中增设遥测量判据;对于SF6组合电器,可引出机构箱中传动部件的限位接点,通过测控装置接入站控层网络,当“辅助接点”与“限位接点”信号均变位时,确认设备已操作到位;对于敞开式隔离开关的顺控操作,应在隔离开关触头上加装无线压力传感器,通过无线接收器将触头压力数值上传站控层网络,当“辅助接点”变位,且触头压力数值超过分、合位门槛值时,确认设备已操作到位。

(三)二次设备实施顺控的技术条件

(1)实现顺控操作的二次设备应具备远方遥控软压板、远方切换定值区等功能。(2)应提供设备运行数据、保护信息、二次回路信息及通信状态等变电站运行数据。(3)测控装置宜具备防误操作逻辑闭锁功能。(4)测控装置、保侧一体装置不应缓存顺控控制指令。(5)二次设备宜提供反映运行状态的第二判据:定值区号切换后自动比对确认;重合闸(备自投)投入充电完成后,状态发生变化提示等。国网湘潭地区,全部220kV变电站及50%的110kV变电站一、二次设备均具备以上条件。目前只有三座变电站自动化监控主机为监控防误一体化配置,其余均为自动化监控主机与防误装置独立设置。

二、智能变电站中实现顺序控制的方式

(一)硬件设施

在进行智能变电站的顺序控制中,主要包括其中的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两个方面。其一,一次设备。在一次设备中,要对其实现顺序控制主要是将一次设备实现自动化的操作。在一次设备中,地刀、断路器、手车以及隔离刀闸等都是其中的关键设备,都要对其进行电动操作。也就是说经过电动操作实现分合刀闸和开关、拉出和推出手车的自动化,同时要提高一次设备的顺序操作可靠性进而保证操作的效率。其二,二次设备。在二次设备中,要实现对其的顺序控制,要对二次设备的信息和操作指令进行确定。首先,要先搜集关于二次设备的信息和数据,之后,根据智能变电站的运作情况和操作要求对二次设备发出命令指令,同时还要保证能及时准确的收集各个状态的信息数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还要形成容错机制。从保护设备角度来说,要求能实现远方退投保护软压板,而且能实现远方切换保护区定值。其三,控制模型的建立。智能变电站的顺序控制模型建设就是对所有顺序控制操作定义匹配的模型。针对断路器、隔离开关等一次设备的单步遥控操作,其实现的具体方式仍然是通过相关的测控装置,即通过测控装置CTRL中的CSWI节点进行配置,进而建立控制模型。

(二)通信方面

在智能变电站的顺序控制中,要对通信方面进行分析和实现。其中,在通信方面中,主要有通信规约和通信路径等环节和内容。因此,在智能变电站的顺序控制通信实现中,首先其通信规约是其中的重要一点。在进行顺序控制中,要严格按照国家的通信标准进行实施,切勿随意改动。通常情况下,通信规约一般按照EC61850标准的进行执行。另外,就是通信路径的实现。在通信路径的实现中,要采取高效率和可靠的通信路径进行实施。一般情况下,光纤的通信路径具有高效率、传播速度快以及可靠性强的特点,因此,在通信路径中,可以采取光纤通道以提高电网和调度中心的速率和可靠性。

(三)软件方面

在智能变电站的顺序控制中,其顺序控制的流程都是由软件进行实现,其软件的标准和规范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这样的状况下,在一般的顺序控制中,都是要先对顺序控制的操作者的身份进行核实,之后对设备的编号和名称进行核对,在进行顺序控制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异常,就要停止操作,之后,对已经完成的操作进行记录,进行完成变电站的顺序控制。但是,在智能化的变电站的顺序控制中,要对顺序控制的软件进行更新,在顺序控制中,其后台的计算机要用来存储操作规则,其操作规则要借助智能化的方式进行,如果其操作规则相同就继续操作,如果不同就进行提示以便操作人员对操作规则进行核实。同时,在智能变电站的顺序控制中,要对软件和后台的计算机进行安全防护,加强对其的防火墙建设,加强对智能变电站顺序控制信息和数据的保护,避免出现由于数据丢失而出现的顺序控制操作失误的现象。此外,在对操作规则的制定中,其操作对象要包括全部人员,一旦变电站出现整改的情况,要对操作规则进行修改。因此,在智能变电站的顺序控制中,加强对软件的建设,科学的规划操作规则和智能单元设计,从而保障智能变电站的顺序控制的稳定运作。

三、智能变电站采用顺序控制后的效益分析

在智能变电站中采用顺序控制后,通过软件设施、通信设施以及硬件设施等方面的提高,使得变电站在进行监控的过程中借助其技术水平,不断加强对智能变电站的控制质量,使得变电站能够按照顺序进行运行,进而提高了变电站的安全。同时,在实施顺序控制中,借助信息化技术,监控人员只需要对运行的参数进行监控,进而提高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智能变电站的安全效益。同时,在智能变电站的监控中采用顺序控制,使用信息技术提高智能变电站的供电效率和水平,进而为市民的用电进行营销策略的制定,提高智能变电站的经济效益。

四、结论

总而言之,智能变电站中,其顺序控制功能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功能,其对电力系统的高效有序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这样的状况下,通过对顺序控制的研究,在硬件设施和实际操作中,对集控站和调度站系统进行软件功能模块的开发,同时对智能变电站顺序控制中的通信设备进行更新和建设,使得智能变电站的顺序控制更加完善和健全,进而不断提高智能变电站顺序控制的效率,使得电力系统的控制方式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为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高效的控制方式。

参考文献

[1]庄晓萍.智能变电站中顺序控制的功能分析[J].通讯世界,2016(24):87-88.

[2]徐晓玲.智能变电站中顺序控制的功能分析与实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0):78-78.

[3]洪权,欧阳帆,李大公,等.林海智能变电站顺序控制功能实现与分析[J].湖南电力,2013(s1):72-74.

[4]徐升,黄运昌.智能变电站中顺序控制的功能分析与实现[J].科技资讯,2016,14(28):28-28.

论文作者:荣爱军,侯秀丽,孔艳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  ;  ;  ;  ;  ;  ;  ;  

变电站顺序控制的应用探究论文_荣爱军,侯秀丽,孔艳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