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英语移动学习的现状研究分析论文_蔡玮

我国英语移动学习的现状研究分析论文_蔡玮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仅社会发展飞速,同时电子移动经济发展迅猛,移动学习在我国实行的条件也已经成熟,本文就移动学习理论探讨我国英语学习现状。

关键字:移动学习;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二、引言

马云曾说,中国的“教”其实在世界已经数一数二,教育即教书育人,中国的教育问题则出在“育”上。由于高中统考这个特殊的存在,学生在音乐、绘画、体育方面的培养十分缺乏。人的修养和情操则十分依靠想象力,而想象力的激发恰是需要人在幼年时对音乐、绘画等方面的培养。移动学习理论的提出恰好支持了这一说法,人的智力和能力的判断不能仅仅依靠几张试卷的分数或在学校里的表现。

近年来,随着国内电子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移动设备资费以及通讯资费不断的向亲民趋势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互联网遍布全球以及大力推崇终身学习的大背景下,移动学习终将在未来渗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去。基于移动学习的特点,能够更好的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制定有效教学模式,结合我国本土情况,在“教”不打折扣的情况下多元智能全面发展,摆脱“哑巴英语”的称号。

三、移动学习理论概述

什么叫移动学习?顾名思义,我们可以从名字上进行简单的理解,即,使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事实上国内外各个学者在学术上并未给予统一确切的概念界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在自己不同领域中研究移动学习的应用,从而有了不同视角下的诠释:

Alexzander Dye等综合了众多学者的观点,对移动学习下了一个较为具体的定义: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计算机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实践、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的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1-4]。

在国内,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会委员会对移动学习所给予的定义为:移动学习是依托目前较为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多媒体技术,以及国际互联网,教师和学生通过利用目前普遍使用的无线设备(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来更为灵活方便的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以及教育科技方面的信息交流[3-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我国英语教学优缺点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促进外交政策,作为交流媒介的外语教学尤其是世界通用语言英语也收到极大的推动,在高考中所占比分直接与两大主科语文、数学相同,可见国家重视程度。高考的评价模式的设置本意是对全国人民公平公正,许多农村家庭的出路几乎是将希望寄托于孩子可以在高考中一展头角,通过高考跳出“农”门。而今高考这种评价模式的弊端已经淋漓尽现,所有的中小学为了培养出“考霸”将应试教育发展至极限。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本身存在的意义应该是与人交流,而今英语在我国中小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眼里的存在意义变成了单元测试、月考以及末考的几个分数,“考霸”们空有一肚子词汇语法,但却在真正遇到需要使用英语交流的时候一句完整的句子都难以流利的表达。

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多样性,无法有针对性的发展学生多元智能。课堂提问缺乏梯度性,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如果教师的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就能使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连贯地表现为等待、探索和行动。但是在现实中的很多英语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提问并不能引起所有学生的注意,提问缺少梯度,长期下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情、信心会大大减弱。

不止是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教学评价方式也需要改进。教学评价指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对学生学习英语语言、参与活动时所用的智能及其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作出多角度、多方位的评价[5]。国内大部分中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提问后,学生答对即“very good”“perfect”“excellent”,而对打错的学生通常直接让其坐下,寻找其他正确答案,这不仅容易学生的面子受损,破坏学习兴趣,下次再有问题提出其他同学也会害怕打错而避开在课堂上回答问题。

事实上国家已经意识到高考政策给教育本身带来的弊端,教育部倡导素质教育、终身学习等已不是新鲜事。教育部对英语的应试教育做出了尝试,未来英语将退出高考,改为社会型考试,但成绩将计入高考,以此改变了英语在高考方面一考定终身的模式。而教师作为高考中不可或缺的引导者,也必须具有相关理念。国内英语教师沐浴在应试教育的氛围中长大,他们的英语教学思维自然也是应试化,为了迈出第一步,必须有一批优秀英语教师率先做出改变。教师们对英语教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做出了解,有了先进的理论基础,才可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做出相应的改变。

五、结语

移动学习理论的最初是由国外提出并先一步获得研究成果,由于中外教学模式的差异,我们不能死搬硬套国外的研究成果。我国虽地大物博,但作为占据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人口大国,人口密集度并不低下,因此我国在教学上大部分采取大班教学,通常一个班在五十人左右,重点中小学一个班甚至可达到七八十人。因此教师在上课时有限的精力无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移动学习理论的提出给予教师新的教学路径,在移动学习的基础上,尽可能照顾到每一位同学的各项智能发展。我国英语教学的改变需要全民来了解有英语教学相关理论,了解国外发达国家研究成果,去糟取精,结合我国实情,开辟出只属于我国的英语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郭绍青,黄建军,袁庆飞. 国外移动学习应用发展综述[J].电化 教育研究,2011(05)

[2] 刘豫钧,鬲淑芳. 移动学习———国外研究现状之综述[J].现代教 育技术,2004,14(3)

[3]叶成林,徐福荫,许 骏. 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 2004(3)

[4]李楠李,盛 聪. 2006-2011 年我国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成教 研究,2012(18)

[5]王志丽.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差异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4

论文作者:蔡玮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6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2

标签:;  ;  ;  ;  ;  ;  ;  ;  

我国英语移动学习的现状研究分析论文_蔡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