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路桥梁工程是我国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担着关键的道路运输任务。论文简要分析了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施工技术的有效措施,希望能为相关工程带来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1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持续进步以及私家车辆的普及,严峻的道路运输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对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加强对于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分析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更是发展我国交通事业的关键所在。
2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的常见问题
2.1平整度问题
从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评估角度来看,道路桥梁的路面平整度是主要的判断依据和标准,且路面平整度会直接关系到道路桥梁的使用舒适程度以及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大小。若路面的平整度不达标,车辆在道路桥梁上行驶的过程中会感到明显的颠簸感,且驾驶者对于车辆的控制难度也会增加,车辆轮胎的损耗程度也会上升,从而加剧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因此,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对相关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道路桥梁的路面平整度能够达到预期的标准和质量。从实际来看,导致道路桥梁路面平整度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质量监管问题。为实现对路面平整度的有效控制,施工单位不仅要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工序的正确性,更需要通过其他的辅助措施来实现路面平整度的提高,并要及时对路面采取养护处理。但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施工单位监管工作不到位所造成的道路桥梁路面平整度不达标的现象比比皆是。
(2)施工技术的应用问题。决定路面平整度的施工环节主要包括混凝土的摊铺和压实,施工人员则是决定摊铺作业和压实作业质量的关键因素。而在从业人员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综合素质能力较差的背景下,很难实现对于施工质量的有序控制。
(3)后期的养护问题。路面养护环节是决定路面质量的关键所在,且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所采取的养护方式也是不尽相同的[1]。
2.2搭板与伸缩缝的连接问题
道路桥梁桥台位置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沉降问题,当沉降现象发生之后,桥台与桥头填土之间难免会出现一定的偏差,从而导致二者无法精确吻合,最终导致桥头搭板与伸缩缝连接困难的现象发生。通过对于现阶段已运营的道路桥梁观察可以得出结论,桥头搭板与伸缩缝的接口处会存在不同情况的缝隙结构,其主要以阶梯状的形式呈现。这种现象的存在会直接影响到道路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程度,甚至在个别缝隙结构较为严重的道路桥梁上会存在桥头跳车的现象。从物理学角度来看,这一现象的存在会导致道路行车对道路桥梁形成一定的压力冲击,从而直接增加道路桥梁所承受的荷载压力,最终致使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下降。从问题的本质来看,阶梯状缝隙结构存在的原因在于施工时回填材料选择错误,尤其是在使用一些压实度较差或者排水性能不达标的填充材料时,这一现象所形成的影响尤为明显。
2.3路基路面受损问题
道路桥梁在投入使用后会在短期内出现路基路面受损的现象。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对于路面平整度的控制,而忽视了对于过渡段的路基夯实问题,如材料配合比例不正确、温度控制不合理等,从而导致路基在投入使用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膨胀和收缩问题,路基底部的荷载无法均匀地分布,最终形成路基或路面破损、断裂现象的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某种角度来看,材料的收缩性是影响路面裂缝问题的关键所在,其不仅会导致裂缝产生的概率加大,更会加快整个路基路面的破损程度。此外,若道路桥梁过渡段所处区域的地基为软土地基时,路基的抗剪力相对较低,其具体表现为路基含水率较高,承载能力较差,进而加剧路基下沉的可能性。
3优化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有效措施
3.1优化过渡段的路面挖掘、填筑及压实环节
一般情况下,在开展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面挖掘工作时,所采取的挖掘方式为横向挖掘和纵向挖掘2种,这2种挖掘方式具有各自的优缺点,且灵活性较强,可以根据实际施工需求灵活搭配使用。施工单位需要重视对于施工现场的资料采集工作,确保在充分研究各项数据参数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挖掘方式,并制定严谨、实用的路面挖掘计划。其次,在开展填筑作业前,施工单位需要对整个路床进行全方位的清理作业,确保路床上不存在任何杂质,并在综合施工地段土质的基础上,根据土质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填筑的方式。为保证路基土层的可靠性和坚实程度,施工单位需要采取分层摊铺的方式,且填筑方式也要灵活变动,在面对不同的土层性质时需要采取不同的填筑方式。最后,在开展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压实作业时,施工单位应当优先采取分层压实的方式,填筑环节也要与压实环节混合进行,即填筑作业完成后立即使用压路机对路基路面进行压实处理,且需要保证压实的均匀程度。若施工区域的土层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施工单位可以根据土壤的含水量比例来增加压实作业的强度,从而达到提高路基路面承载能力和可靠性的目的[2]。
3.2优化道路桥梁过渡段路基路面的排水工作
众所周知,道路桥梁过渡段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土层中的含水量则是影响过渡段路基路面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对于排水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采取先进的排水技术,并根据过渡段土层的含水量多少来调整排水工程的数量和强度。常见的排水工程包括截水沟、急流槽、地表排水及边沟等,施工单位应当根据道路桥梁工程过渡段的实际情况对排水工程进行合理的选择。若土层中含水量较大,自然降水较多,施工单位还可以使用浆砌片石来实现对于排水工程的加固,从而提高排水工程的耐腐蚀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3.3优化路基的维护环节
路基建设的开展在某种程度上对原有的地层平衡造成了破坏,而路基作为原有地层的替代者,自然而然需要承担一定的荷载压力,且其承受的荷载压力会根据道路桥梁使用寿命的增加而呈现出持续增加的趋势。正因如此,针对路基所开展的维护工作在某种角度上就成为保证道路桥梁工程可靠性的关键所在。施工单位需要对道路桥梁的坡面开展维护工作,从而达到降低地表水冲刷力的影响,避免岩土流失和剥落,保持整个地层荷载压力的平衡。常见的边坡维护方式包括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和草型护坡等。
3.4加强路桥过渡段的施工组织设计
众所周知,在公路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案设计对整个公路的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公路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严格设计要求,按照科学的规范和流程,通过技术分析与方案优化调整,加强对公路施工质量的技术检测,做好与其他人员技术交底的工作。通常情况下,在路堤与桥台连接的部位,使用大型机械进行碾压施工的难度较大,因此,需要及时改用小型振动机进行压实施工,保证路基的压实度,尽量减少路基与台背的沉降差。
3.5加强现场文明施工管理
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离不开人施工人员意识的创新。因此,应认识到施工技术创新过程中,还要加强施工管理的技术检查与规定,明确施工流程与标准,树立施工人员文明施工的意识,尤其是岗位负责人员的意识更要加强。此外,在日常的施工检查与管理中,还要设置合理的流程,通过现场定期或不定期的量化考核,促进公路施工安全顺利地开展。
4结语
综上所述,道路桥梁过渡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会直接影响整个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和行车安全性,相关单位需要在充分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对于施工技术的研究,并从技术层面推动施工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符晓丽.公路桥梁过渡段软土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视界,2016,6(1):266.
[2]何忠明.公路桥梁过渡段软土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6,6(8):266.
论文作者:马月珍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2
标签:路基论文; 路面论文; 道路论文; 桥梁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压实论文; 作业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