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政治的自主学习论文_孙克凯

探讨初中政治的自主学习论文_孙克凯

即墨教育体育局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是一种高品质的学习。“学生不想学,谁也教不会”,所以学习的主人是学生。要树立学习“主人”的心态,需要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以来积极倡导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作为老师在教学中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并在这一过程中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引导,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庞维国在《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与策略》一文中将自主学习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学习活动的监察、评价、反馈;三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修正和控制。四、具有相对性,绝对自主或绝对的不自主学习都较少,学生的学习多数介于两者之间,他人或外界的引导帮助或自己的主动求助常常穿插其中。

初中政治在很多学生心目中,他们总认为是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因而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他们总认为只要读读背背就能应付,因而不注意、不研究具体的学习方法。所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初中政治教学更有意义,?为此,我们要积极探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的策略。

目前,我国研究的自主学习策略主要是两个方面认知学习策略和元认知学习策略,前者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环境,后者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动力,具体而言,认知学习策略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具体体现:

一、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相结合

具体自主学习中,教师要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结合教学实际布置课前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二、转换教学角色,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自主思考,激发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使教学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课堂仍然呈现“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听讲状况,一味的向学生灌输知识,不管学生的接受能力,同时,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压制学生个性思维的拓展,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按照规划的教学流程进行,使得课堂氛围严肃压抑,学生的个人问题和不同意见得不到表达,限制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在高强度的学习环境下,学生难免会出现紧张心理,为此,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角色,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融入到学生之中,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缓解紧张心理,激发自主学习兴趣。

三、?展问题探究创设情境,激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可能实现创新。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以问题情景为知识呈现方式,以问题探究为教学互动方式,以问题评价为教师指导方式。要根据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点、联系现实生活设计一些能够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领悟知识、学会方法、发展能力。 比如我在指导学生学习“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这一内容时,把自己前几天在个体商店里买的“旺子”牛奶和“乐哈哈”牛奶(分别仿冒了“旺仔”和“娃哈哈”品牌)摆上了讲台,向同学们诉说自己被坑害的事实,然后设计这样一些问题:(1)生产和销售“旺子”和“乐哈哈”牛奶的单位分别违反了市场经济的什么法则(2)你在生活中有无类似被骗的经历?碰到了这种情况,作为消费者应该怎么办?这样学生为了弄清楚上述问题,就必须仔细认真阅读教材,当然教师在出示问题情景后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探索,还需根据学情适时点拨。当学生通过思考、交流、讨论准确地解决了出示的问题时,其心情是轻松的激动的,同时还增强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贵在提出问题。教师还要根据学生自我意识强、喜欢独立思考的特点,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动脑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在上“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课时,有位学生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当初我国逐渐消灭私有制,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我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如今我国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这会不会影响、动摇社会主义制度?又如在学习“我国根本思品制度”这一内容时,有个学生阅读到“根据我国国情,县级及其以下人民代表实行直接选举”这一句时,联系到本地正选举人大代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是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实行直接选举,为什么选民只能对限定的几个侯选人投票选举呢?假如该侯选人不是人们了解的、信得过的代表,也只得投票吗?这能说是公平选举吗?等等。要激励学生敢想敢说,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虽说所提问题显得有些幼稚和欠思考,但这足以说明学生在阅读教材时是用心地思考了,这本身便是一种成绩,是“学思结合”的体现。这样的阅读质疑,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明辨是非,培养了能力,提高了思品素养。

元认知学习策略方面也可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

一、鼓励学生进行自主体验,使学生实践中获得发展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我国古人也曾经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就是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会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美国大教育家里欧巴士卡里雅曾经做过一个生动的比喻:“一个理想的教师就该肯于把自己当作桥梁,他邀请学生跨上这桥,并在帮助他们走过来之后,高高兴兴地把它拆掉,鼓励学生建立他们自己的桥梁。”由此可见,“教”的价值就在于促进“学”、成全“学”、造就“学”,目的在于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桥梁”准备,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主体本位”的回归。实际上,桥梁的根据源于生活,日常生活中蕴藏了无限的教育资源,而政治学科的一大特色就是与生活主体密切结合。作为政治教师,应坚持“以生活为主线”的教学原则,结合日常生活实例,围绕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相关热点话题,引导学生合作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引导学生将文化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中的观点与方法融入生活题材,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学生深刻感悟知识内涵。例如,在学习《伴我们一生的权利》这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材料,加强对“知识要点的理解、记忆;并及时点拨、提问并板书:法律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地位、为什么、怎样做?最后,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所见所闻,甚至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法律问题,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此知识点的理解和认识,并且做到学以致用。当然,教材中蕴含很多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课程资源,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创设多元化教学氛围,指导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之情。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这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针,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保证教学环节的成功实施。例如,在阅读政治教材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学会精读与略读,及时的将重点和疑点标注出来,学会抓关键词和关键句,善于联想思考总结文章的中心主旨,强化记忆与理解。比如为了提高学生解答主观题的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这样解答:首先读懂问题,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其次抓关键词;最后善于顺藤摸瓜,会用所学的知识解答问题。在答题时要做到回答规范、政治化、符合答题要求,做到答题像写作文一样,形象明了,内容完美。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所以我们应关注每个孩子,要信任他们,给他们以希望,对他们进行积极评价,让他们树立信心。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正确的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并赞赏每位学生付出的努力及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要拿起“表扬的武器”,使学生处于“我能学好”的自信中。当学生沉浸于“我能学好”的喜悦之中时,必然会产生更强烈的主动的求知的心理冲动,从而以更好的心态步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中,为自主学习搭建起新的台阶。

华罗庚告诫年轻人:“每一个人都应该养成自学的习惯,没有自学的习惯,一出校门就完了,将来就会一事无成。在人的一生中,进学校靠别人传授知识的时间毕竟是短暂的,犹如妈妈扶着孩子走路,在一生中是极短的时间一样。学习也是绝大部分时间要靠自己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不断地积累知识。”

论文作者:孙克凯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  ;  ;  ;  ;  ;  ;  ;  

探讨初中政治的自主学习论文_孙克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