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非非话扩招——专家访谈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是是非非论文,访谈录论文,专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算不知道 扩招真奇妙
不能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我国目前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在同龄青年中所占比例仅为9%,与发达国家30%-50%的比例相比差距很大:每年参加高考的300多万考生中,2/3被大学拒之门外。
“象牙塔”“天之骄子”,这些称号令人羡慕令人忧: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还只是一种“精英教育”。而许多国家的经验已经雄辩地证明,要想真正发展起来,就必须普及高等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制定的目标是:到2010年,力争使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15%左右。应该说,这是符合稳步发展的要求的。
但是,国家在原已决定普通高校今年比去年扩大招生21%的基础上,又决定进一步扩招,最后扩招比例高达42%,由“稳步发展”变成了“积极发展”。
为何发生这种突变?扩大内需、启动消费的呼声起了很大作用。扩大内需是今年经济生活的主旋律。国家在出台一系列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措施后,启动经济的效果仍然不够明显。高等教育领域供需之间的巨大矛盾,使其被称为“我国的最后一个卖方市场”。高教市场的巨大消费潜力,是许多人憧憬的经济增长的“新突破口”。有的学者认为,目前我国高校扩招的空间很大:我国高校的生师比是10:1,而发达国家是15:1到20:1,大学教师工作量明显不足;我国高校实验室、仪器、教室多为封闭式管理,利用率偏低,大规模扩招正好挖潜。
另一方面,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经济景气预测中心对“居民储蓄消费意愿”的抽样调查,居民储蓄中准备用于教育支出的占10%,高于准备用于购房支出7%的比重。这使得用高校扩招来启动似乎无药可医的内需不振的理由更加充分。目前我国居民存款高达5万多亿元,居民对教育消费的热情又很高,借高教扩招的契机启动教育消费,本是顺理成章的思路。亚洲开发银行某经济学者预测,如果中国在3年内把高校入学率提高一倍,按每人每年收取学费1万元计,再加上学生的额外支出,可以产生1000亿元的拉动效应。这的确是一个可观的数字。
许多经济界人士呼吁: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高等教育应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经济学家胡鞍钢认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需要加速改革、加快发展。若按50%可实现购买教育的比例计算,保守的估计,全国居民潜在的教育费用支出每年约2500亿元。然而,教育供给却远远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他说,今后相当长时期内,高等教育是扩大国内需求最有潜力的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领域。他呼吁:加速发展高等教育是扩大内需最优先的利民利国工程,应当及时列入中央决策与地方决策最优先的议程。胡鞍钢预测,只要开放高等教育市场,放松计划管制,高教会成为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最热门的领域。
就这样,高校大规模扩招的措施在上上下下的热烈响应中出台了。
乐观不能盲目 效果不可高估
然而,教育界中却存在着不少不同意见。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徐玮斌博士认为,虽然扩招是大方向,但具体做法还值得商榷。他在接受采访时说,从长期看,高校固然可以通过后勤社会化挖潜,但就目前的高校供给能力而言,短期内大规模扩招会带来极大的风险。他介绍说,国外计算生师比是不算助教的,他们的助教一般由在读研究生担任,而我国助教是专任教师,可见师资配置的差距被放大了。而且据他所在的课题组调查,我国高校的校舍利用目前基本偏紧,仪器、实验室也存在亟待更新的问题。如果扩招,固然会提高利用率,但有关设施的寿命也会大大缩短。另一个实际情况看,我国高校教师在正常上课外,还在校内外兼职讲课,其中包括本校安排的辅导班;再加上繁重的研究任务,他们的工作量能否增加,也实在要打个问号。
对天文数字的居民储蓄和消费意愿,专家认为也应具体分析。据北京大学高教研究所魏新教授介绍,有关资料表明,在目前的5万多亿元居民存款中,大约有1万亿属于公款私存,其余3万多亿分布也极不均衡。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呈拉大的趋势,这3万亿中有大约50%集中在占全国人口20%的人手中。农村人口占人口总量的大部分,其存款却只有1万多亿元。在农村居民中,贫富差距更为巨大:收入最高的1/10人口和收入最低的1/10人口收入比为15:1左右。这样,如果按每生每年1万元收取学费,再加上额外支出,占我国人口80%的农村人口和城镇低收入人口恐怕是不堪重负的。同时必须看到,这些存款来自人们多年的积蓄,能否全力投入高教的即期消费尚值得怀疑。
由魏新教授主持的北京大学课题组对扩招拉动短期经济增长作用的可能性进行了详尽的研究。这份研究报告指出,在国民经济的119个部门中,教育部门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排在100位以外,对其拉动经济需求的效果不可高估。据该报告测算,即使按前述亚洲开发银行专家的算法,也只会产生600亿元左右的拉动效应。如果考虑到居民实际的支付能力,则只会产生200亿-300亿元的拉动效应。这份报告的结论是,从供需两方面看,高校现有条件很难满足短期内突进式扩招的要求,扩招拉动经济的效果也不会很大。
还有专家指出,将高校扩大招生、提高收费如此功利地和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捆在一起,只会使老百姓对未来的子女教育消费预期更不看好,从而把自己现实的钱袋看得更紧,更不敢即期消费。
北京师范大学外教所王英杰教授认为,我们必须从科教兴国、提高民族素质的角度来看待扩招,那种把教育视为单纯的经济手段、赢利机构的做法是十分有害的,单纯为扩大经济需求而扩大招生在世界上也是没有先例的。扩招势在必行,但首先要加强规划。大规模扩招会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人才储备(如果扩招不降低质量的话),会暂时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但在目前经济难以保持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每年保持40%的扩招速度,无疑会给以后造成更为沉重的就业压力,还会产生文凭贬值、影响社会稳定等问题。国际上如印度,大学生失业就曾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前车之鉴,不可不察。许多专家呼吁,一定要加强教育规划,渐进发展。
投入虽少诚可贵 收费不应价更高
在今年的扩招中,各普通高校普遍提高了学费标准,每人每年少则三四千元,多则上万元,有的高达两三万元,某些地方双轨收费制借扩招死灰复燃。近日国家已发出紧急通知禁止“新双轨制”和乱收费,但学费的收取近年来一直呈走高趋势,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对这种情况,有一种说法是,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过去国家的投入太多,学费定得太低,今后学生的培养成本应由自己负担,高收费是合理的趋势,也是符合国际惯例的。
对此,专家们又如何看呢?王英杰教授指出,目前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在整个教育投入结构中所占比例过大,应该给义务教育扩大投入的空间。但就高等教育本身而言,国家的投入又是不够的。过去那种国家把高等教育包起来的做法有许多弊端,需要改革,个人也要承担一部分教育成本。但这并不是说,高等教育的成本应全部由个人承担。
北京大学高教研究所李文利博士告诉记者,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而非私人产品,在个人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不但个人获得了收益,也提高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因此教育成本应由社会和个人共同承担。教育经济学认为,高等教育收费应该视为一种成本补偿。由于是成本补偿,无论是国家全包还是个人全额交费都是不公平的,而应该保持适当的比例。
在美国公立高校,学生交费占培养每个学生所需经费成本(生均成本)的30%-40%,私立高校占60%左右。90年代以来,国外高校收费普遍有提高的趋势,但均为平稳上涨,公立高校收费程度较高的国家如韩国,也不过维持在40%左右的水平。我国目前学生交费占生均成本的20%-25%,应该说,还是符合“国际惯例”的。显然,就目前扩招收费而言,过高的收费无论在其可能性、公平性上,都是值得怀疑的,至于借扩招乱收费弥补经费缺口,就更不可取了。
目前财政的投入占普通高校运行成本的60%左右,其余部分要靠学校多渠道筹措。目前我国各高校办学经费普遍偏紧,很多课题因经费问题无法开展。扩招要确保质量,国家必须加大投入,但面对穷国办大教育的现实,国家财政又显得力不从心。在扩招中有些高校加收学费引起不满,但他们确实有一本难念的经。
双驾马车要齐驱,扩招长宜放眼量
1999年扩招的大学生走进校园,他们中相当一部分将不得不住在8人一间的宿舍,面对拥挤的食堂。也许生活条件还可以将就,那么学习条件不能保证足够的水平,他们还会满意吗?据报道,某些高校把小班课改大班课,有些课师资不足就临时聘请研究生或高年级本科生去上,以此应对扩招后捉襟见肘的条件。专家们认为,其教学质量值得担忧。今年也许应付过去了,明年怎么办?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明年高校还要在今年的基础上再扩招,到时如何保证教学质量?恐怕现在就要未雨绸缪。师资方面,高校自己可以通过返聘退休合格教师、调整课时等手段来解决,学生教室、设备等教育设施的建设就需要各方大力协助了。
纪宝成司长说:高等教育好比一辆车,要提速得看路面情况(如政府重视程度、老百姓的承受能力、观念转变得怎样等);另一方面要看车况如何(高等教育本身的条件:师资队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仪器设备、校舍房舍及各种硬件等等);如果车况好、路面平坦,提速的条件就具备。如果路不好,车况也不好,盲目提速车就要散架子。今年的提速好比是对车况的检验。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车已超载行驶,再提速恐怕质量会明显下降。
普通高校扩招是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必由之路,但它并非唯一的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成人教育和民办教育蓬勃发展。扩大高教规模他们也可分担一部分任务,但专家们认为,要实现两条腿走路的扩招,目前这两类学校的教学质量还有待提高。民办高校的办学水平还未成气候,他们只是普通高校的“二级市场”,在招生、就业上还远不足以和公办高校平起平坐,今年的扩招使很多民办高校叫苦不迭。李文利博士介绍说,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私立高校在发展初期必须有外界强有力的财力支持,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质量。要使民办教育真正强大起来,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她建议,鉴于目前扩招给高校造成的压力,可以考虑综合利用闲置社会资源和成人高校资源,以达到合力扩大规模的目的。但她也承认,由于各校分属不同的管理部门,在操作上还需国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除了扩招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发展民办教育外,发展远程教育也是一条光明大道。北京大学胡坚教授认为,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等手段达到普及高等教育的目的,而目前我们在网络大学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才刚刚起步。看待扩招,我们的思路还要再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