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过良好训练的有才华的女人_蔡文姬论文

受过良好训练的有才华的女人_蔡文姬论文

精心培养的才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才女论文,精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蔡琰(约177-?),即蔡文姬,汉末著名琴家,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史书说她“博学而有才辨,又妙于音律。”蔡文姬16岁时嫁给卫仲道,但不久夫死。后被匈奴掠去,居南匈奴12年,并育有二子,此间她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及一些异族的语言。后被曹操赎回家乡。著有五言体《悲愤诗》《胡笳十八拍》等名篇。

蔡文姬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才女”,古代女子受教育不像今天这样理所当然,但是很幸运,蔡文姬却受到了父亲非常精心的教育。

蔡邕是东汉有名的大学者,他不但在文学、音乐上很有造诣,诗、赋、散文都写得很好,而且还精通天文、历法、数学等,在当时是个四海有名的人物,很受尊敬。与他相交的有很多知识渊博、道德高尚的人,慕名来访和交流的人也很多,因此,家里常常是座无虚席。作为蔡邕的独生女,蔡文姬耳濡目染,就在这样浓厚的文化环境中长大。

古人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但是蔡邕却不,他对女儿疼爱有加,而且蔡文姬聪明伶俐,许多男孩子都不如她,蔡邕觉得女儿比起朋友的那些儿子强多了,就有意好好培养她。当她很小的时候,蔡邕就抽出大量时间,亲自教女儿读书写字。家里的藏书很多,蔡文姬似乎对那些又厚又沉的大部头非常感兴趣,一看起来就没完,常常忘记了吃饭玩耍。蔡邕很是高兴,他给女儿介绍评点那些书籍,女儿喜欢看什么就让她看什么,从不加以限制——他知道自己的藏书都是精品。于是,蔡文姬的智力很早就得到了开发,在书法和诗文方面显示出极高的天赋,也受到了一流的培养。而且,在音乐方面,她继承了父亲的天赋,表现出一个孩子所不能有的极高的鉴赏力。

后来,蔡邕因事触怒了皇上,被含冤打入大牢。过了一阵子,又被发配到离京师很远的地方,全家只得跟着流落他乡。当时蔡文姬只有三岁,就那样跟着父母漂流在东南江浙一带。蔡邕没有因为颠簸的流放生活而忽视对女儿的教育。父女俩常常在深夜谈诗,父亲给女儿讲解诗赋和散文,教她背诵其中经典的作品,有时把自己写的作品讲给女儿听,和她“探讨探讨”。父亲意识到女儿的音乐才华,有一天晚上,他在屋里弹琴,无意间拨断了一根琴弦,在一旁默默听着的女儿说:“断的肯定是第二根弦!”父亲很惊奇,有意试试她的辨音能力,故意又拨断一根,蔡文姬又立刻回答断的是第四根琴弦。蔡邕从此更加钟爱女儿,在他的影响和熏陶下,蔡文姬的文学和音乐才华渐渐得以培养起来。

智慧点睛

女儿常被称作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但是这明珠果真要散发光彩,却要耗费父母多少心血和汗水啊!而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那样一个重男轻女的封建时代,蔡邕如此精心地培育女儿的才能。他不但去注意、去发现女儿的天赋,而且着意地去培养和调教,中国历史上才出现了这么一个千古传名的才女。现代社会,教育不再有性别歧视,但是,往往很多父母对待子女的教育反不如蔡邕那样精心。如果说儿子是茁壮的树苗,女儿则是需要细心照看的花儿。你怎样对待自己的女儿呢?你发现她在哪些方面的天赋了吗?女儿不仅需要你给她买漂亮衣服,教她怎样走路坐立、吃饭说话,她们更需要的是父母对于她们内在的发现,并能受到恰当的、充分的培养。

标签:;  ;  ;  

受过良好训练的有才华的女人_蔡文姬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