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心理运动归因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归因理论论文

运动心理运动归因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归因理论论文

运动心理 运动中归因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现状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简述了归因理论的发展以及归因研究的测量与分类问题;综述了运动中归因研究的现状;分析了归因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研究的方向。旨在使读者能对当代运动中的归因研究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认识。

关键词 归因 自我效能 期望 情感反应 成就动机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EN DENCY OF THE ATTRIBUTION STUDY IN SPORTS

Wang Shuming Zuo CongXian

Abstract:The essay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ttribution theory,the questions of the measurement and the classfication,as well a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attribution in sports.Some problems in the studies and the research tendencyare also mentioned.It aims at providing a systematicalknowledge to the readers.

Key words:attribution slef-efficacy expectancy emotional response achievement motivation

80年代以来,“归因理论”已成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热门课题(Weiner,1986;Weary et al,1989)。相应地,归因理论在运动中的应用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McAuley和Russell,1983;McAuley,1987,1989;Biddle,1992)。并且有迹象表明,继续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仍然是一个十分流行而重要的课题(Weary et al,1989)。我国这方面的研究比较薄弱,特别是运动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我们的体育发展水平极不相称。本文旨在介绍运动中归因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使我国的运动心理学者能及时地了解当代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命脉,进一步开展我国的相关研究。

1 归因理论的发展以及测量

1.1 归因的定义与发展

归因是指个体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原因加以解释与推断的过程,其主要成份是认知。所以我们把归因看作是个体对其行为与原因之间建立逻辑联系的认知过程。当我们寻问运动员“你这次取胜的原因是什么”时,他的回答方式即展示了他的认知倾向。因此,当人们把某些事件的发生与可能的原因相联系时就是在进行归因。归因帮助我们与我们的社会发生理解、反应和相互作用。

最早的归因理论是由Fritz Heider(1944,1958)在他的《人际间关系心理学》一书中提出的,他是公认的归因理论奠基人(Arkes和Garske,1982)。根据他的归因模式,行为结果可以归因为人的原因(能力和努力)和环境(任务难度和运气)两个方面。即结果是人的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函数。努力可分为内部的(意向)和外部的(尽力去做)两种。同时他认为环境因素中的“任务难度”是较重要的成份,它与个人因素中的“能力”交互产生了一个“能够”维度。当任务难度大而完成时必将归因于能力强;相反具备了足够能力但失败了,必然归之于任务难度大。在他的归因模式中,“运气”是一个高度不稳定的因素,它可以以一种不系统的方式改变行为结果。但值的注意的是,同一结果某些人把它归于“运气”,而另一些人则可能会归之于“能力”,所以Heider认为行为结果=个人压力+非个人压力(环境压力)。

Weiner可以称是把Heider的归因理论推向完善的重要人物,他使得这一理论更易于理解并得以在成就情境中应用。Weiner(1972)吸收了Heider的四个主要因素,并把它们归纳到稳定性(稳定和不稳定)和控制点(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两个维度。控制点是一种心理结构,与人们对所发生的事件是否是自我控制的信念相联系。倾向于内部控制点的运动员认为他们自己影响结果,而倾向于外控的运动员则认为行为结果由外部力量诸如命运、机会和他人所左右。根据Weiner的观点,“能力”是内部而稳定的因素,“努力”是内部不稳定的变量,而“任务难度”和“运气”都是外部的,前者是稳定的,后者是不稳定的。Fritz(1976)发现在她的研究中归因的85%很容易纳入稳定性和控制点维度。而Rokerts和Pascuszic(1979)指出,运动中儿童使用开放式归因只有45%可纳入这两个维度中。于是Weiner(1979)又指出另一归因维度—控制性(可控与不可控),它是指事件结果是否是自身可以控制或不可控制的。这样在Heider的四因素中只有“努力”是可控的,而“能力”、“运气”和“任务难度”皆为不可控的。

在归因理论的研究者中,继Weiner之后最为活跃的当推Dan Russell。他编制了开放式的归因维度量表CDS(1982)和CDSⅡ(1989),从而使研究者能够正确地对归因进行分类。在Russell的分类体系中,“努力”被“心境”所取代,以前被认为是内部的、不稳定的因素——努力,仅为Russell分类中控制方面的一个原因。这种概念化的替代更强调把“努力”作为一个可行性的归因。既然“努力”应该包括别人的努力诸如教练、裁判和对手等人的努力,那么运动员常常把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他人(如裁判、观众等)也是情有可原的。这样经过Russell修改后的归因模式有8种归因类型,分别来自控制点、稳定性和控制性3个维度。

1.2 归因的测量与分类

归因研究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归因的测量和分类问题。有时研究者与被试的归因相差甚远,有时被试的归因含糊其辞,无法进行解释,所以,各个研究者先后发表了各自的归因量表以及分类体系,但始终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模式。直到Russell(1982)的归因维度量表(CDS)的出现解决了这一一直无法实现的问题,特别是他与同事修订之后的CDSⅡ,更广泛地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与接受,被认为是当今归因研究领域最具科学性的工具。纵观整个归因理论的发展史,归因的测量问题走过了一个从指定性归因向开放式归因过渡的过程。一般认为归因测量量表先后出现了以下三类(Eilg和Frieze,1979):

(1)结构评价量表:独立地评价每种原因对结果的影响,多用在归因的早期研究中。

(2)测量归因的百分率:要求被试指出在总的百分比中每种原因的贡献。也属于指定性归因测验。

(3)开放式归因:被试主观写出造成事件结果的原因,不带有任何强迫性。如Cratty的归因量表(1984)、Russell的CDS(1982)和CDSⅡ(1989)等。

归因的分类问题在归因研究中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尤其在开放式归因中更显其重要。随着研究的发展依次出现以下四种方法(Vallerand和Richer,1988)。

(1)被试完成指定性归因量表,研究者根据假定的特性加减量表值(如Weiner et al,1971)。

(2)被试完成开放式归因问卷,然后由专家根据假定的特性进行编码(如Lau和Russell,1980;Orris;Kellgy和Butler,1976)。

(3)根据更客观的方案(如Eilg和Frieze,1975)对被试的开放式归因进行编码。

(4)要求被试根据原因维度量表把自己的开放式归因归入原因维度(如Forsyth和Mcmillan,1981;Russell,1982,1989)。从而减少分类的主观性。这也是当今归因研究最科学的分类方法。

2 运动中归因研究的现状

2.1 制约归因的因素(前因)研究

运动员总是自发地对运动结果进行归因。若结果与已有的经验相一致,则倾向于稳定的归因;反之,则倾向于不稳定的归因(Cox,1985)。Weiner(1981)指出与期望不一致结果是归因研究的一个特别而重要的前提。他统计了十篇关于他人和自我成败归因的研究文献,发现在诸多因子中,能力和努力是使用频度最高的归因,即成功归为能力强与努力所致,而失败则是由于能力低下和努力不够(Weiner,1985)。P.Wong和Weiner(1982)对大学生的研究和Mikula与Schlamberger(1986)对不公正教师的班级学生归因研究都认为,失败的结果比成功结果更可引起原因推断,尤其出乎意料的失败比预料到的失败更趋向原因探究。Scanlan和Passer(1980)研究得出,比分十分接近时取胜和比分悬殊时取胜会有不同的归因。Spink和Roberts(1980)认为绝对结果和认识到的结果相比属于什么程度(成功/失败),可能是归因模式的决定因素。Ruglansl(1980)研究指出,同一结果会有不同的归因,这主要取决于结果对运动员的意义以及原因信息进入大脑的容易程度。不过,McAuley和Duncan(1990)对大学生从事运动的归因研究得出,人们总是从积极的方面评价自己的成绩。由此可见结果是归因研究直接而重要的影响源。

效能期望也是人们寻求归因动因的焦点。Fealther和Simon(1972)研究得出,高自我效能明显影响归因。Bandura(1986)认为,除了明显影响行为和操作,自我效能还影响到归因。高效能者把失败归因为努力不够,而低效能者则把失败归因为能力低。Alden(1986)指出,与期望不一致的反馈与期望相一致的反馈更趋于外部归因。McAulay等(1987,1989)对大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研究指出,对成功有低期望的获胜者比高期望获胜者更趋于作出稳定的归因;与期望不一致的结果会产生内部的、不稳定的归因。Fritze与其同事也研究得出,无论什么时候若结果与期望不一致时,最好归为一种不稳定的因素,而对于期望的结果则应选择一种稳定的归因,尤其对于年青的运动员。cox(1985)也证实了这一观点。不过在证明期望影响归因的同时(Alden,1986;Schunk和Gunn,1984),另外一些研究者认为消极的期望对归因不产生影响(Johnson,1974;等)。

研究归因不可能不分析人们的动机,运动员所选择的归因反映了他们的动机结构。Lawrenle(1982)指出,动机倾向可能决定着在团体中的个人对比赛结果的归因。Cox(1985)认为高成就动机的运动员比低成就动机者更倾向把成功归于内部原因。高成就动机的运动员感觉良好,因为他们把成功归于能力,他们相信自己,并且期望将来成功。此外高成就动机者还把成功归为“努力”,而低成就动机者典型地把失败归于诸如运气或缺乏能力等原因(Ames,1978;Weiner,1985)。Hoster(1985)研究指出,高成就动机的运动员倾向追求成就任务,并为之努力奋斗;低成就动机者则逃避与成就有关的任务。可见动机的不同,即使是相同的事件、相同的结果也会产生不同的归因。

此外,团体效应和重要人物对人们的归因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Bird(1980)研究了队的凝聚力对运动员的归因影响,得出高凝聚力的队比低凝聚力队的运动员有更类似的自我归因和队的归因。Taylor和Daria发现为队效力的思想强烈地影响着运动员对结果的归因。6ill(1980)指出协作/竞争及人际关系能改变对运动结果的归因。McAuley(1990)等研究了班级中的人际关系对儿童的运动归因的影响,得出人际关系融洽的儿童对成功的归因更稳定、更少受他人控制。研究表明,公开归因和私下归因的差异性程度取决于对归因的即刻或对未来评估的可能性(Bradley,1978),一个人要想得到一个肯定的评价,在一个重要人物面前就会做出讨人喜欢的自我显示。归因只作为解释作用而私下对自己进行的归因,与把归因作为一种自我显示功能可能会有显著性差异(Weary,1980等)。总之,影响归因的因素很多,诸如任务的重要性,文化传统的不同等。要彻底地分析每个运动情景中的归因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更深入的研究。

2.2 归因的后果研究

Weiner把归因研究的重点放在归因的后果上。他认为个体的期望、自尊和参加有关成就活动的倾向是受结果的可察觉的原因所影响的。归因的不同影响到运动员继续参与运动的动机、预计将来的期望乃至成绩。正如MoAuley(1990)所说,一个人把练习作为一种积极体验考虑的越少,似乎放弃参与练习的可能性就越大。Chalip(1980)认为,在应激情况下,内部控制比外部控制对成绩的破坏性小,并且有利于处理中心任务。研究表明,归因于象努力这样不稳定因素会使被试认识到以后的成绩将发生变化;而归因于稳定因素如把成绩归于“能力”则说明成绩的改变不太可能(Yukelson & Jackson,1981)。把成绩归因于“能力”,表明自信并期望将来的成功;若把成绩归为努力,则使失败了仍会矢志不渝;若把成功归为如运气等外部因素,说明对将来成功期望不高,缺乏促使他们以后为成功付出努力的动机;失败因缺乏能力就会形成“习得性无助”(Seligman,1975)。Valleromd(1982)对篮球运动员的归因研究提出了一个影响以后动机方面的归因和动机作用模式:前提(归因)→中间结构(情感)→结果(动机)。所以Branley(1982)认为动机是人们对参与的活动进行认知、归因的结果。关于归因对期望的影响,Weiner(1985)归纳了如下三点:(1)如果事件的结果被归为稳定性原因,则期望将来的结果倾向稳定或增加将来成功的期望。(2)如果结果被归为不稳定的原因,则期望将来是可变的。(3)结果归因于稳定性原因比归因于不稳定原因更期望将来有相同的结果。

归因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引起人们的情绪反应,这是归因研究的一大热点。Weiner(1982)指出情感是成败归因的产物,成功归为内部原因就会产生自豪感,而失败归于内部原因则会内疚、沮丧。研究表明归因点维度主要反映成就结果的情感反应,而稳定性则主要与将来的行为期望有关,控制性维度在引发指向他人的情感如内疚、愤怒和怜悯等情感中起着重要作用。MoMillan等(1981)对运动归因研究得出,内部归因是情感反应的重要决定因素,并且发现控制性维度和情感之间有着较强的相关。做出控制性归因的运动,不管成败与否都会体验到一种积极的情感反应。McAuley等(1983)在乒乓球比赛中发现,确实存在归因——情感关系,取胜的情感与可控的归因相联系,而失败的情绪不能完全在归因范围内预测。Vallerend(1987)指出,比赛中的“满意”是预测篮球运动员情绪的最佳因子,而归因又增加了情绪的程度。Howe等(1989)也证实了这点。Vallerend也认为归因可能并不总是包含于情感过程。Biddle和Hill(1988,1992)用功率自行车研究了运动中的归因与情感关系,结果发现归因与运动员自我陈述的情感联系甚密,虽然胜者倾向内部归因,负者强调内部和外部归因,但他们的情感都是与内部归因相联系。可以说体育运动为归因与情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领域。但我们必须清楚,归因并不总是包含于情感反应过程中。

3 实际研究的思考

自从Heider(1958)提出归因理论以来,归因的分类与研究已经历了一个很长时间,然而一系列概念性问题仍有争论。人是一种社会化的动物,人们基于社会化过程所作的归因往往使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无法进行分类。社会化在我们确定归因类别这个要点上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对于伊朗儿童无论成败与否,能力始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归因,相反美国儿童则认为能力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努力和事件的意义(Salili和Maehr等,1976)。这些文化的差异必然影响到我们的归因研究。

第二个围绕归因研究的问题是,有时实验结果偏离被试知觉到的结果。在许多研究中,被试并没有考虑他们的成败乃至动机和情感,直到问及“你对出现这种结果归因于什么?”时才有所反应。并且往往研究者和运动员的原因知觉相差很大。

第三,对运动员的归因分类问题是一直围绕归因研究的主要课题。在从指定性归因逐步走向开放式归因的过程中,虽然获取的原因更加真实了,但这千变万化的原因又带来了分类之苦,怎样能准确地将各个原因归类一定的维度上而又不曲解归因者的原意,虽然先后有许多归因量表及其分类量表(如前述),并用Russell等(1989)修订的CDSⅡ被认为是目前最科学的,但还是许多学者对其分类提出质疑。

最后,纵观已有的归因研究文献,运动情境中大多数是实验室研究,仅有的少数现场研究也只是些简单的控制性研究。在推广这些研究结果时应持谨慎态度。在复杂的对抗性比赛中,影响归因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裁判的品德、观众的修养和教练的行为都会随时影响到运动员的归因与情感。所以有些结论或许仅适合某一特殊情境中的某些人。

4 未来发展的方向

在综述了归因的研究现状以及对现实归因研究的思考之后,我们不难发现以下几个方面可能是本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1.生理学研究:今后进行归因研究,生理心理学可能是其主流之一。综述有关唤醒和归因的心理学文献,支持了人们从生理学角度进行识别、反应和解释的尝试(Michela和kelley,1980)。生理心理学注重从生理测量来推测人的心理过程和情感变化。

唤醒是运动研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许在决定人们采取何种归因方式中起着意想不到而非常重要的作用(Vallerand,1987)。运动员面对归因评价并在此过程中唤醒发生变化,当他认识到他处在一种唤醒状态下,将会做出怎样的归因呢?是把这种归因作为处理唤醒情景的一种手段或使它们更成问题呢?是唤醒水平的升降引起了归因的变化还是相反呢?与生理学的结合研究可能会提供一些重要的理性和应用性认识。

2.本土化研究:可以说我国的心理学从理论到工具的应用大都是泊来品,特别是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更是如此。传统文化的差异和不同的民族习俗,从而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同一结果可能会有不同的归因方式和情感反应。一种文化背景下得出的量表可能并不完全适合另一种文化,或许完全无用。所以有时在实验和研究中不同地区间的结论会相差甚远,很难有一个方向性结果。归因研究也是如此,在运用外来的理论和工具时,首先应进行本土化工作,这是一个很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

3.结果研究与过程研究相结合:现有的归因研究大多采用结果研究,即考虑不同的结果与归因的关系。这种方法多数是进行实验控制以便得出一定的结果,也有一部分完全在假设情境中完成的,然后对结果进行归因。然而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识到结果研究有明显的局限性。运动情景是激烈而变化的,因此运动员的唤醒水平也是起伏不定的,期望水平和情感反应都随任务的开始而迅速变化,这是一个连续体。操作之后仅是连续的一部分,因此,归因研究必须与过程研究相结合,特别是在归因与情感的研究中更显其必要性。

收稿:1994-03-25

标签:;  ;  ;  ;  ;  ;  ;  

运动心理运动归因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归因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